“聽說‘零彩禮、低彩禮’新人可以申請婚禮免費服務,咱快去瞧瞧……”春風和煦,鑼鼓喧天。3月31日上午,鄆城縣郭屯鎮人民政府前的廣場上人頭攢動,一場以“移風易俗新風尚 文明節儉惠萬家”為主題的“幫囍團”志愿服務啟動儀式在此拉開序幕。
為培育健康文明的婚嫁新風,落實移風易俗禮遇政策,連日來,鄆城縣整合多方資源,探索成立婚俗改革志愿服務組織——“幫囍團”,為“零彩禮低彩禮”新人提供場地布置、設備支持、禮儀主持等全鏈條服務,讓簡約婚禮不減莊重,文明承諾更有溫度。
1
流程“瘦身”情更濃:特色服務亮新招
9時整,活動在廣場舞《中國夢》的躍動中拉開序幕。郭屯鎮黨委書記劉燦星登臺致辭:“政府搭臺成立郭屯鎮閃電救援‘幫囍團’,就是要用溫情服務替代鋪張浪費,讓喜事回歸文明本質,減輕咱老百姓的負擔!”
“我們備好了拱門、充氣墻、紅地毯、音響設備、婚禮主持,讓新人不花一分錢也能擁有儀式感!”隊長張來政介紹道。一系列新穎的形式、特色的服務讓圍觀群眾直呼“比婚慶公司利索”。
隨著劉燦星與張來政共同為“幫囍團”牌匾揭開紅綢,這支由郭屯鎮閃電救援隊“跨界轉型”的婚俗改革志愿服務組織,正式扛起“喜事新辦”大旗。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及群眾紛紛上臺簽名打卡,“不拼排場拼真情,婚禮照樣辦得靚”“婚禮要暖心,何必掏空心”的留言傳達了群眾的心聲。
2
舊俗“換裝”有新意:傳統文化巧賦能
舞臺旁邊,志愿者搭起了現場展示區。非遺剪紙傳承人楊秀玲手把手教群眾剪“囍”字,“將剪紙作品裝裱成婚房裝飾,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又代表了對新人濃濃的祝福,是無價的。”楊秀玲說道。
一旁展臺上,紅棗、花生、桂圓、瓜子不再鋪張拋灑,而是被拼成“早生貴子”的鏤空藝術字;竹編喜餅籃里,印有“勤儉持家”四字的粗糧喜餅散發著麥香。充氣拱門、地毯等共享婚慶用品采用可循環材質,既莊重又環保,吸引不少群眾前來圍觀。
“過去租套拱門要幾百塊,現在‘幫囍團’免費提供,還教我們DIY喜糖盒!”適齡青年王曉慧邊學剪紙邊感慨。
拿到“幫囍團”明白紙的趙大爺算起賬:“場地布置省租金,公益司儀免紅包,加上‘幫囍團’自制的喜餅、窗花,一場婚禮竟能省出兩頭牛錢。”群眾的歡笑聲與大喇叭的宣傳聲此起彼伏,共同奏成了一曲文明的“交響樂”。
“移風易俗不是一陣風,而要成為浸潤日常的文化自覺”,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夢溪指出,“‘幫囍團’作為一項落實移風易俗惠民政策的創新舉措,要主動靠前服務,以實際行動破陋習、樹新風,讓婚姻回歸愛情本質,讓喜事真正成為‘幸福事’。”
下步,鄆城縣將為“幫囍團”建立長效護航機制,通過創新“共享婚慶用品+志愿服務+極簡婚禮”模式,打造出“政府引導+社會組織運營+群眾參與”的婚俗改革樣板。并依托“幫囍團”開展“最美新婚禮”評選、“家風故事會”巡講等活動,讓文明新風吹遍田間地頭。
附:《郭屯鎮“幫囍團”明白紙》
來源:文明新鄆
便民消息
鄆城中央悅府臨街商業公寓出租,房間44m2,有獨立入戶大廳,可住、可辦公、辦營業執照等!每個房間獨立衛生間!
聯系電話:158646957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