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315晚會,曝光了“精準獲客”的灰產和黑產的套路鏈條,揭露了個人信息被肆無忌憚地偷取、販賣和使用的現象。最后受害的民眾感嘆:“騷擾電話和短信,就像城市里的霧霾,無處不在,卻又無可奈何。”
但是在這些違規違規的灰產和黑產盛宴中,不約而同的大家都指向了虛擬號碼,他們成了套路的幫兇。德先生做了一些案例分析,看看在個人信息被販賣后,后續有著多少灰產和黑產的用途,以及未來讓大家損失金錢的套路。個人信息被販賣后,都用于干什么了?
個人信息被偷開各種賬戶,用于非法交易與洗錢
公安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因個人信息泄露導致的洗錢案件超過5萬起,涉案金額超過2000億元。犯罪團伙通過購買個人隱私信息,開設銀行賬戶和各類資金子賬戶,進行非法交易或洗錢。案例:某犯罪團伙通過購買大量個人信息,開設多個銀行賬戶,用于轉移非法資金,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元。例如被披露的借貸寶的“神秘放款人”,不就是查不到信息,甚至去世的人的信息都被拿來做放款和收款賬戶了嗎?
商家對于潛在用戶群的精準營銷,或者說進行推銷的騷擾電話。
也有商家通過購買個人信息,進行精準營銷,向目標人群推銷產品或服務。例如在晚會上被揭發的一些耳聞能詳的大用戶,一些莆田系醫美醫院,就是使用這些軟件精準的找到潛在用戶,并且持續的發短信和打電話進行誘騙。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騷擾電話日均撥打量超過1億次,其中80%以上與個人信息泄露有關。
3.用作詐騙設計騙局,集中詐騙民眾
有詐騙團伙利用個人信息設計騙局,誘騙受害者轉賬或泄露更多信息。公安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超過1000億元,其中70%以上與個人信息泄露有關。2023年,某地警方破獲一起詐騙案,犯罪團伙通過虛擬號碼群發“中獎信息”,誘騙受害者點擊鏈接,進而盜取銀行卡信息,涉案金額高達數百萬元。
4.盜用個人信息,進行網絡和工商部門虛假注冊
這方面案例更是多,盜用他人隱私身份信息,用于注冊公司、辦理貸款或進行其他非法活動,結果導致受害人“被法人”、“被貸款”、“被敗訴”央行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因身份盜用導致的貸款欺詐案件超過10萬起,涉案金額超過500億元。曾經某市民眾的身份證信息被泄露后,被他人用于注冊公司并辦理貸款,導致他莫名其妙背上了巨額債務。后續為了還原真相,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和金錢。
5.用于注冊賬號后,進行網絡攻擊、做水軍和網絡勒索
中國網絡安全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網絡勒索案件同比增長30%,其中60%以上與個人信息泄露有關。黑客通過購買個人信息,進行網絡攻擊或勒索。但是也不僅僅如此,網絡水軍盛行,其中大部分賬號都是通過侵犯個人信息,進行違法違規整策的。他們都是被操縱的僵尸賬號。
其實我們都知道,有可能我們的個人隱私信息被很多機構和公司偷取,否則每天是收不到那么多騷擾電話和短信的。但是民眾無可奈何,只能選擇與這些騷擾共存,來了電話不接,來了信息不看。仔細想想,這些公司為什么如此肆無忌憚的偷取個人隱私信息,并且進行販賣和使用呢?
但是不論是爬蟲竊取,還是內部人泄露,又或者非法內部交易,但是如果購買人,不通過一些通訊手段,也無法觸達受害人。這個手段現在看來就是通過虛擬號碼實現的。他們發虛擬號碼的短信,他們打虛擬號碼的電話,通過虛擬號碼,他們碰上了受害人,開展了他們的套路或者騙術。
后續展開的連環三思考,大家想想對不對?有沒有道理呢?
1.出售購個人隱私信息的公司個人,要抓要處罰。那么購買個人隱私信息的公司或者個人,是不是也要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呢?仍然也可以適用刑法第253條。一口氣就買幾十萬條,幾百萬條信息,那么頂格處理,也一樣能受到法律的震懾作用。就以莆田系醫美公司收到那么多舉報投訴也查證那么多違法,為什么他們仍然能夠在全國到處開花呢?
2.雖然在刑法中已經對個人隱私侵犯行為入刑了,但是現在執行的可能還不是很嚴厲。刑法第253條:【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像這類爬蟲偷取信息的公司,從老板到責任人都頂格處理,頂格罰款,他們還敢頂風作案嗎?
3.幫助他們實現哄騙客戶的媒介或者渠道,尤其是那些虛擬號碼提供商或者自動打電話給套餐的公司。那么針對如此嚴重問題的虛擬號碼,我們是不是應該有進一步的管制呢等?為什么會有虛擬號碼這么一個號。段呢?當初是為了一些集團公司做客戶服務的,但是現在變成了什么?是不是應該取消呢?
“虛擬號碼本是便民工具,如今卻成了黑產的利器。我們不能讓便利變成傷害,更不能讓黑產在虛擬號碼的掩護下逍遙法外。” 我們下定決心,加強管理,這場霧霾終將散去。虛擬號碼,不該成為黑產的“幫兇”,而應回歸其便民服務的初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