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說,就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致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伊朗方面已正式回信,重申伊方不會在脅迫下與美國直接談判,但愿意進行間接談判。一些國際軍事媒體報道,美軍近來秘密調遣多架B-2A型隱形戰略轟炸機前往印度洋基地。伊朗方面不甘示弱,展示導彈設施。“伊方立場不變,我們不會在美方‘極限施壓’與軍事威脅下與之直接談判,但以前有過的間接談判可以繼續進行。”阿拉格齊沒有披露其他有關回信的詳情。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稱,如果伊朗方面不與美國就其核計劃達成協議,美國將對其“進行轟炸并征收二級關稅”。報道稱,這是特朗普自伊朗拒絕與美國直接談判以來首次發表相關言論。他表示,美伊官員正在對話,并稱,“如果他們不達成協議,等待他們的將是轟炸,”特朗普在電話采訪中表示,“這將是他們前所未見的轟炸。” 他還補充道:“如果他們不達成協議,我有可能像四年前那樣對他們實施二級關稅制裁。”
特朗普(資料圖)
此前的關稅威脅僅在經濟領域的制裁,而此番表態則在挑起真實的戰火。伊朗的回應也十分強硬。《德黑蘭時報》周日晚間在社交媒體平臺“X”稱,收到的信息顯示,伊朗的導彈“已裝載到所有地下導彈城的發射架上,隨時準備發射”。帖子稱,“打開潘多拉魔盒將讓美國政府及其盟友付出沉重的代價”。
特朗普一度認為,撤出伊核協議、實施最大化制裁、孤立伊朗、施加軍事威脅,可以迫使德黑蘭就范。但他低估了一個民族被圍困多年后所培養出的戰略耐力和抗壓能力。伊朗不僅頂住了制裁浪潮,還成功鞏固了其在中東的地緣影響力,從也門到黎巴嫩,從敘利亞到伊拉克,德黑蘭的網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頑強。
B-2戰略轟炸機(資料圖)
近日,至少6架美空軍B-2戰略轟炸機從本土起飛,跨越半個地球遠赴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島上的空軍基地。另有多架擔負支援任務的C-17戰略運輸機和KC-135加油機,也陸續抵達該島。不過,美聯社也指出,僅靠轟炸無法徹底擊敗胡塞武裝,地面戰同樣是美方重要選項。外媒分析,美軍氣勢洶洶而來,或為貫徹美國總統特朗普“徹底消滅胡塞武裝”的指令。
對象無非就兩個,一個是胡塞武裝,另一個則是伊朗。看美國這架勢,又是最先進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又是雙航母戰斗群,更像是沖著伊朗來的。伊朗方面也心知肚明,所以近期再度對外展示了地下導彈庫,而且還與中俄舉行了聯合演習。美伊之間的氛圍,已然是針尖對麥芒,連談的空間都沒有,接下來必然是雙方不斷增加籌碼,甚至不排除最終爆發軍事沖突。
伊朗導彈(資料圖)
早前,伊朗試射了一枚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反艦巡航導彈,能打擊位于波斯灣和阿曼灣的美國海軍艦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司令阿里禮薩·坦格西里在一份展示伊朗南部海岸地下導彈設施的報告中表示,“這是Ghadr-380 英里L型(導彈),射程超過1000公里,具有抗干擾能力”。報道援引坦格西里的話說,該設施“只是衛隊導彈系統的一部分”,這些導彈可以“給敵人的軍艦制造一個地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