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句話說道:“親人的離去不是一場暴雨,而是此生漫長的潮濕。”
為了緬懷死者,我們往往會給逝者舉行一場隆重的儀式,以此來緩解內心的悲痛之情,但細心之下你會發(fā)現逝者在去世后往往會用布蓋住面容。
有很多人說這是一種封建迷信,并沒有什么作用,但其實用布蓋臉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甚至它在很早之前就被古人運用到葬禮之中了。
?——【·用布蓋臉的起源·】——?
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的葬禮上還是醫(yī)院的太平間里,亦或是電視劇里的劇情里,去世的人臉上往往會蓋上一塊兒白布遮擋面容。
這都主要和我們的文化歷史發(fā)展有關,關于給逝者覆蓋面容的來源,在我國流傳比較可信的一種說法是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吳王夫差和伍子胥兩人的故事。
當時伍子胥勸吳王不要攻打齊國,越國對他們具有極大威脅,極有可能招來滅國之難,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但吳王并不相信,覺得他擾亂軍心,就下令誅殺了伍子胥,結果真如伍子胥所言吳國被越國滅掉。
吳王臨死前覺得自己無顏面面對伍子胥,于是就要求自己死后用布蓋住自己的臉,到了地下就不會被伍子胥認出來。
但其實覆面的習俗,早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那時候的蓋面的物品多有不同。
紅陶缽、樹葉、樹皮、蚌殼、玉石、黃金面罩、木板面罩、青銅面罩、絹帛等等各種各樣的材質物品來遮擋逝者的面容。
發(fā)展到我們現在,大多數就采用一種較為常見白布來替代了,不過白布也講究材質,普通人家大多都是普通布料,富貴人家可能就采用一些綢緞絹帛一類的布料。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給死者蓋布遮臉是一種封建迷信,是文化糟粕,甚至有的人說這是為了阻擋邪祟擾亂生人。
但其實并不是如此,它是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哪些科學依據?·】——?
先說第一種,也是最重要的一種,蓋白布是為了防止有“起生回生”現象。
有的時候,人并沒有死去,但是生者并不知道,就把人放進棺材里埋到土里了。
考古學家在很多棺材的內側看到許多抓痕,那就是人在被埋入地下后醒來發(fā)現不能呼吸也不能逃脫時,痛苦絕望下留下的抓痕。
還有我國歷史上的著名的神醫(yī)扁鵲,他就遇到了一個“假死”的病人,扁鵲在查看了虢國太子的“尸體”后發(fā)現他并沒有死亡,只是患有“尸厥”而造成假死。
所以后來的人們?yōu)榱朔乐惯@種假死現象的出現,往往會給逝者臉上蓋上一塊兒薄薄的白布,如果沒有死亡,微弱的呼吸會打濕布料,人們就會及時發(fā)現。
第二點就是要尊重逝者,防止有分泌物流出影響逝者的面容。
人在死去后,身體的新陳代謝停止,就會導致尸體出現腐爛發(fā)臭等現象,會從人的鼻腔、口腔滲出來,影響逝者的面部整潔。
大家常說死者為大,我們作為死者的親人朋友更希望他能體體面面的走。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給逝者準備壽衣、花圈、紙錢等等各種物品,就是為了能讓逝者能夠安心體面地離去。
第三點是為了減輕生者的悲痛和恐懼之情,也能讓生者能有一個好的感官體驗。
一般人在死后都會停放三天,一是為了緬懷死者,二也是像是第一條我們所說的那樣防止有“假死現象”發(fā)生。
親人朋友的離世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傷心的一件事,尤其是在葬禮上又看到他安安靜靜地躺在那里,失去了以往的自然模樣,會更加的傷心。
并且人在死去后,面容會變得非常可怕,臉色發(fā)白、肌肉松弛、表情僵硬,嚴重的還會發(fā)生扭曲,真的是比較嚇人。
所以為了防止逝者的“不自然”面容嚇到生者,蓋布也不失為一種合理的方式,這樣既給了死者尊重,也給了生者好的感官體驗。
最后一點就是為了防止病菌的傳播,起到防疫的作用。
因為人在去世后,身體的各個機能包括各種系統都會停止運行,就給了病菌病毒可乘之機,讓尸體產生各種毒氣和病毒。
還有很多病毒會隨著空氣進行傳播,對周圍的人產生感染的影響,所以用一塊兒布來遮擋逝者的面部,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攔作用。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參加葬禮搬運尸體、埋葬尸體或者火化尸體的時候很多人會戴著口罩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紅事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洞房花燭夜”更是被稱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但其實葬禮白事正在我國也同樣深受重視。
?——【·其他死后的禮儀形式·】——?
在我國,是非常注重喪葬儀式的,甚至有的時候白事比紅事還要格外受到重視,因此喪葬的各種禮節(jié)也是比較錯綜復雜的。
人去世后我們會給逝者舉行一場隆重的儀式,并邀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前來參加,葬禮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著非常多的禮節(jié)。
這種濃厚的喪葬氛圍在農村更為體現,城市中的喪葬則是會選擇一種比較簡潔的方式,而在農村葬禮一般要進行3天。
在農村,老人去世后,往往會給其穿好壽衣放置提前準備好的棺材中放置3天,第一天的時候家里的男性就會邀請村里主持這類事宜的人來商量流程。
晚上的時候會有親人守在死者的棺材靈前,3天之后就會各個親朋好友就會來到逝者家中進行吊唁,緬懷逝者。
等一切流程完成后,土葬的時候就直接把逝者連著棺材下到墓地里去,現在大多數都是先帶去火化再回來下葬。
傳統葬禮上還有很多的儀式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摔火盆是為了讓逝者前往陰間后在喝孟婆湯的時候能夠少喝一部分,記得生前的親人。
點長明燈,是為了給逝者照明前往陰曹地府的路,燒紙錢、轎子是為了讓逝者在那邊有錢花、有福享。
這葬禮上的一切儀式都是生者對逝者的懷念和尊重,也是我國傳歷史文化的一種傳承。
?——【·結語·】——?
綜上所述,給死者蓋布遮臉并不是大家所認知的只是為了阻擋邪祟、隔絕魂靈等各種迷信的說法,還是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并且現在我們的喪葬儀式也有了很大多的變化,尤其是在城市中這種變化尤為明顯。
參考
人民政協網:覆面漫談:人們?yōu)槭裁匆o死人覆面? 2021-08-05
齊魯壹點:農村紅白喜事中的那些事 2022-11-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