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買房真相大起底:蘇東坡當房奴,白居易租房20年,穿越回去照樣買不起!
(友情提示:看完這篇,你可能想給現代房貸鞠個躬~)
一、古代房價刺客:名人們都買不起房!
1. 唐宋頂流也崩潰
白居易:京漂20年蝸居實錄
27歲中進士的白居易,月薪1.6萬文(約合年薪13萬人民幣),卻只能租長安東郊的破茅屋。他在《卜居》里哭窮:“游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活脫脫唐朝版《北京折疊》。直到50歲才在渭南郊區買下首套房,網友銳評:“這不就是現代人住燕郊、通勤北京的劇本嗎?”
蘇轍:70歲高齡房奴
蘇轍70歲才在許昌買下百間豪宅,花光積蓄還賣藏書,自嘲“我老不自量”。他哥蘇東坡更慘:50歲找弟弟借3000貫(相當于現代數百萬)買房,結果剛買完就被貶海南,房子還沒捂熱就充公了。
韓愈:副國級干部奮斗30年
吏部侍郎韓愈(相當于中央組織部部長)在長安打拼30年才買房,氣得寫詩吐槽:“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此有屋廬。”
2. 宋朝房價天花板:武大郎都得租房!
北宋開封一套普通民宅30-50貫(折合現代數百萬),普通打工人月薪僅3-5貫,不吃不喝得攢50年。《水滸傳》里武大郎在陽谷縣“賃房”賣炊餅,連宋朝“中產”都只能租房度日。更離譜的是蘇洵借8000貫(約2300萬人民幣)買別墅,直接讓兒子蘇軾背了7年房貸。
白居易
二、古代房價鄙視鏈: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1. 一線城市VS十八線小城
宋朝開封:寸土寸金
宋徽宗時期市中心豪宅“數十萬貫起步”,蘇轍在開封郊區花50貫買十間破房,被網友戲稱“宋朝版鶴崗”。
唐朝長安:兇宅都搶手
貞觀年間長安兇宅打五折賣210貫(約124萬人民幣),普通人年薪才5貫,相當于現代月薪5000的打工人想買北京四合院。
清朝北京:乾隆年間的買房奇跡
新街口七間半四合院僅85兩白銀(約9200元人民幣),低級官員兩年工資就能全款拿下,氣得紀曉嵐吐槽:“京師欲得庇身之屋,難也!”
2. 限購政策早就有
漢朝《二年律令》規定“買房只能買鄰居家”,唐朝限制官員購房,違者打五十大板+沒收房產。網友調侃:“這不就是古代版房住不炒?”
三、古代人買房騷操作:分期付款、眾籌建房、以物抵債
1. 蘇軾家族:祖傳房貸
蘇洵借二哥蘇渙的錢買房,死后債務傳給蘇軾蘇轍,完美演繹“父債子還”。蘇軾邊還債邊做慈善,網友辣評:“宋朝羅永浩”。
2. 杜甫眾籌茅草屋
杜甫在成都發起“眾籌建茅屋”,金主嚴武贊助,結果被秋風掀了屋頂,熊孩子還來偷茅草。
3. 白居易的“衛星城戰略”
學現代人“郊區買房+城里租房”,在渭南置業后每天騎馬通勤長安上班,堪稱唐朝版跨城打工人。
四、穿越買房指南:選對朝代很重要!
漢朝:剛需友好型
剛需住宅1萬錢(普通打工人2年工資),但限購令讓你只能買鄰居房子。
明朝:軍人的春天
戚家軍士兵年薪10兩白銀,北京33兩的四合院3年就能拿下,網友羨慕:“比現代軍人公積金香多了!”
清朝乾隆年:官員福利局
七品官年薪45兩,北京85兩就能買七間半四合院,工作兩年全款拿下。
總結:
從白居易的蝸居到蘇轍的晚年房貸,古代買房同樣讓人頭禿。下次抱怨房貸時,不妨想想蘇東坡——他要是穿越到現代,估計會抱著你的房貸合同哭:“兄弟,你這利率比宋朝錢莊良心多了!”
(溫馨提示:本文參考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唐宋八大家哭窮文學、《水滸傳》租房實錄及現代房奴共鳴,請放心食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