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兩個月,從高歌猛進到黯然退場! 馬斯克的政治生涯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短暫,首富的光環(huán)也未能挽救他。
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讓馬斯克的雄心壯志如此快速地熄滅?
信息來源:《突發(fā)!馬斯克宣布將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職務》,海峽網,2025年4月1日。
馬斯克將要辭職
埃隆·馬斯克作為科技界的弄潮,最近宣布5月將告別他奮斗了幾個月的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職位。 這場短暫的“政治實驗”,就這么戛然而止,留下一地雞毛。
這結局,說實話有點倉促,甚至帶著幾分灰頭土臉的味道。 跟馬斯克在商業(yè)領域攻城略地、高歌猛進的姿態(tài),簡直是天壤之別。
他當初夸下海口,要給美國聯(lián)邦赤字砍掉兩萬億美元,這目標別說普通人,就是那些在華府混跡多年的老政客,聽了都得直搖頭。
馬斯克離職聲明倒是寫得漂亮,依舊信心滿滿,說自己已經啃下了一萬億美元的硬骨頭,完成了“KPI”的一半,還信誓旦旦能在走之前再多砍點。
這話,聽著更像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真要說改革成果,恐怕還得打個大大的問號。DOGE這攤子事,以后會怎么發(fā)展,誰也說不準。
特朗普總統(tǒng)倒是給了幾句“好話”:“馬斯克這人,真了不起,就是攤子鋪得太大,還得管好幾家大公司,他絕對是個人才。” 這話,聽著像是夸獎,細品品更像是一種委婉的“送客”,暗示馬斯克還是老老實實回商界待著。
說起來,馬斯克這位科技大佬,怎么就一腳踏進了美國政客? 早些年,他心思全在科技創(chuàng)新上,電動汽車、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哪個不是走在世界前頭?
那會的他,更像是個“科技瘋子”,腦子里全是新點子,手底下敢玩真的。 可自從社交媒體這玩意兒越來越火,特別是2022年他把推特給買了之后,馬斯克就變了,開始在政治上指點江山了。
從言論自由,到移民政策,再到稅收制度,什么熱點話題他都敢插一嘴,推特也從一個科技產品發(fā)布平臺,硬生生變成了他的“政治辯論場”。
馬斯克自己也解釋過,他摻和政治,是擔心美國未來的走向,覺得有能耐的公民,都該在關鍵時刻站出來。 這話似乎也解釋了他從科技大佬到“政治評論員”,再到“政府官員”的角色轉變。
但這轉變也暴露出這些科技精英,對政治現實,可能真有點想當然了。
激進改革與重重阻力
馬斯克搞政治也跟他搞科技一樣,上來就是一套“組合拳”,激進得不行。他一上任,就揮舞起“改革大刀”,又是裁員,又是砍預算,據說幾個星期內,就把聯(lián)邦政府的崗位砍掉了近十分之一。
他想用企業(yè)那一套裁員、降薪的手段,來提高政府效率。可他忘了政府機構跟企業(yè),那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政府的復雜性,職能的多樣性,利益相關者的廣泛性,并不是簡單的企業(yè)管理經驗能搞定的。
為了實現兩年砍掉兩萬億美元聯(lián)邦開支的宏偉目標,馬斯克團隊搞了一系列清理行動。
例如,查福利系統(tǒng),發(fā)現一大堆去世多年,還在領福利,再砍掉沒什么價值的政府合同,科研項目,社會援助項目和國際援助項目,能砍的都砍。
平心而論,馬斯克的改革,在老百姓那還真有點市場。 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支持政府“瘦身”。
政府效率低下,亂花錢,一直是美國民眾的心病。 馬斯克這套“猛藥”,似乎正對了他們的胃口,迎合了民眾對政府改革的期待。
可問題是,馬斯克的改革,阻力太大了。 政府內部,反對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官員、專家都跳出來批評,說他改革方式太簡單粗暴,根本不懂政府運作的門道。
更要命的是,一些關鍵的安全部門,直接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配合DOGE的工作,暗地里抵制馬斯克的改革。 他們擔心,馬斯克這套激進的玩法,會損害國家安全,把政府搞癱瘓。
馬斯克和他團隊成員,甚至收到了“死亡威脅”,特斯拉的設施,也被人搞破壞。
當然,馬斯克這場“政治冒險”,不僅在政壇上碰了一鼻子灰,還連累了他的商業(yè)帝國。
商業(yè)帝國的陰影
自從他深度參與政治以來,特斯拉的市場表現一路下滑,股價大幅下跌,市值蒸發(fā)數千億美元。“自從馬斯克開始深度參與政治,特斯拉的市場表現就開始走下坡路。
數據顯示,在不到半年時間里,這家電動車巨頭的股價跌去了近一半,市值蒸發(fā)數千億美元。
當然,這特斯拉的頹勢,原因也復雜。 一方面,馬斯克心思明顯不在特斯拉上了, 一天到晚,在政治上躥下跳, 精力分散了,特斯拉這攤子事自然就顧不上了。
另一方面,他政治立場一變,消費者也不買賬了。 特別是歐洲那些環(huán)保意識強的市場,特斯拉銷量那叫一個慘淡,品牌形象也跟著一落千丈。
更倒霉的是,美國國內也鬧起來了,抵制特斯拉的示威游行,一波接一波,特斯拉的店面、充電站,被人砸的砸燒的燒。
更何況,馬斯克那張嘴,也是真敢說,公開質疑國會議員的財產來源,說人家年薪才20萬,哪來的2000萬家產? 這話一出口,直接捅了馬蜂窩,政治壓力山大,特斯拉更是雪上加霜。
馬斯克這回算是栽了,想把商業(yè)上的成功經驗,復制到政治領域,結果碰了一鼻子灰。 這也給那些科技精英們提了個醒,政治不是光靠技術和效率就能玩得轉的。
筆者認為
馬斯克這場政治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回了商界。 這也算是個教訓,科技和政治,終究是兩碼事,隔行如隔山,跨界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