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周潯)為迎接第30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3月24日上午,由九江市公安局、市教育局主辦,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隊、九江市鶴湖學校承辦的“護‘未’成長·交警‘童’行”九江市交通安全趣味游園宣傳活動在鶴湖學校舉行。據悉,本次活動創新采用沉浸式體驗、場景化互動與文化浸潤相結合的形式,通過全省首創的200余平方米的交通安全迷宮、交通路口“找茬”、交通安全創意工坊、交通安全智慧擂臺等趣味游戲環節,激發學生主動探索交通安全規則的熱情,推動知識向行為的轉化。
寓教于樂
在實景迷宮內,11處交通安全問題和30處針對中小學生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海報,在指引他們走出迷宮了解交通安全知識的同時,還讓同學們體驗到了探索解謎的樂趣。在兩組“交通場景找茬”圖片面前,同學們討論得熱火朝天,不斷指出圖片中存在的交通違法行為。通過游戲將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具體的生活場景記憶,從而提升同學們對危險行為的敏感度和預判能力。
在“創意工坊”區域,同學們和爺爺奶奶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手工方式,共同完成專屬于自己的“交通安全”作品,通過“在操作中學習”的強化記憶,精準針對“一老一小”人群進行宣傳,實現了“小手拉大手”的聯動教育效果。
在最后一個環節——交通安全智慧擂臺前,孩子們隨機組成5人小組進行交通知識大比拼搶答。趣味的題目覆蓋了日常生活出行的各個場景,孩子們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積累了知識、提升了自我保護能力。
順利完成所有游戲的孩子們可以獲得“禮讓”“守規”“文明”“平安”四枚勛章和相應的禮品。
警校家三方共治
“今天的活動太好玩了!我在迷宮中認識了很多交通標志,還通過找茬游戲學會了如何識別危險行為。我覺得這些知識很重要,以后我一定會更加注意交通安全。”剛剛從交通安全迷宮順利出來的曹伊然同學告訴記者。
“我最喜歡創意工坊了,我和媽媽一起做了一個交通安全小模型,很有成就感。我以后要告訴身邊人,遵守交通規則很重要。”汪昊洋同學興奮地說。
“這次活動形式新穎,將交通安全知識融入趣味游戲中,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效果非常好。我們老師也從中學到了很多,以后可以將這些有趣的元素融入日常教學中,讓交通安全教育更加生動有趣。而且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孩子們將所學知識傳遞給家長,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這對孩子們的成長非常有幫助。”鶴湖學校老師張云對記者說。
近年來,九江市統籌推進學校周邊道路交通安全、校園內部區域交通安全、學校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三大提升工程”,持續開展“打開門、護下車、送進校”護學行動,打通校門前“最后10米”堵點;“一校一策”優化交通組織,暢通校園周邊道路“微循環”;科技賦能“綠波”提速,提升送學高峰通行效率;“分流疏導”強化停車管理,緩解送學“停車難”;廣泛開展“知危險、會避險”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打造上學“平安路”;不斷提升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推動學生交通安全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創新活動形式,激發學生主動探索交通安全規則的熱情。同時,以學生為紐帶,串聯交警、校園與家庭三方力量,形成‘教育賦能學生、學生帶動家庭、家庭輻射社會’的鏈式共治效應,為學生群體筑牢全鏈條出行安全屏障。”
來源:《新法治報·交通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