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動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確保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協同育人工作機制更加完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建構更富質量的協同育人體系,形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協同育人機制。濱州實驗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積極建構“13334”家校社高質量協同育人新模式,形成濱州特色的“教聯體”學校實踐。
一、黨建統領,構建科學育人體系
學校依托“潤德”黨建品牌,發揮黨建統領作用,健全黨團隊一體化建設和全環境立德樹人工作機制,將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項內容細化到各學段,通過系列活動在五育融合中形成工作合力和整體效應,形成德育有目標、育人有方向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學校建立健全學生發展中心為主導、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支持、家長積極參與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確保“教聯體”育人工作落實落地。
二、課程賦能,豐富家校共育內涵
1.以“呵護成長指南”課程形成“慧”育人
學校通過知識普及、家庭教育宣講等幫助家長深入了解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精準把握不同階段孩子的特點;線上線下結合,每學年開展講座20余次,沙龍10余次;每學年邀請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專家進行專題培訓12期。本課程幫助家長提升教育能力,共同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2.以“家校橋梁連心”課程搭建“融”育人
建立學校與家庭之間常態化、高質量的溝通機制,增強家校互信度;每學期2次序列化家長會、4次個性化分類家訪、問題導向精準溝通常態化。本課程助力學生在認知、情感、社會交往等多方面全面發展。
3.以“守護少年關愛”課程打造“愛”育人
通過“心光追蹤”一生一案案例集、“心橋心語”親子溝通技巧指導、“心途同行”主題研學,為萬余名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每學年組織540次社會實踐活動。本課程提升了關愛教育的質量,共同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和幸福成長。
三、三維網絡,保障家庭教育普及
1.縱向貫穿,健全“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庭教育指導機制體系。學校成立“同心圓”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組建家庭教育宣講團;年級設立家庭教育指導站,創建“家校共育項目組”;班級建立家庭教育指導點,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進行評估。
2.橫向聯動,建立多科室合作的家庭教育指導支持體系。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與各科室密切合作,每學年開展20期家長大講堂;進行家庭教育優質課評選活動,評出優質課20節,促進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的提升;開展家庭教育專項課題研究11項,完善家校共育實踐模式。
3.多方互動,構建多部門參與的家庭教育指導協同體系。學校與關工委、婦聯、工會等社會各界聯合,聘請專家擔任顧問,與濱醫附院心理科共建聯合基地,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健康評估、咨詢和治療服務,向家長提供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操作指南等心理健康“服務包”。
四、三支隊伍,指導家庭教育高質
1.打造專家型校長隊伍。校長帶頭舉辦家庭教育講座10余期,通過家長大講堂等各種形式,引導廣大家長強化家庭教育中責任意識。同時校長堅持進行“親子教育分享”193期,家長的認知模式悄然發生改變,教養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2.打造服務型教師隊伍。學校現有“省家校協同育人首批名校長、名師”3 名,省市家庭教育志愿服務總隊專家團成員4名、志愿者14名,為各地市宣講近百次。2009年我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示范家庭教育指導中心”;2017年我校被評為山東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
3.打造合作型家長隊伍。學校成立家校共育委員會,開辦家長學校,倡導召開“家庭會議”,引導組建“家長護學崗”,開展家長讀書沙龍196期,讓家長與學校在互動交流中同心同行。
五、四大工程,推動家庭教育優質
1.實施“百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工程。組織600名教師下沉到10000多個家庭,解決家長遇到的養育難題。走進社區開展個體咨詢服務,與家長進行零距離溝通,增進校家社協同育人效果。
2.實施“家校共育三個一”親子工程。利用家庭教育宣傳月舉辦“實驗家庭幸福日”主題活動,圍繞“媽媽讀書會”“爸爸運動隊”“全家總動員”構建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利用“家長進課堂”、研學活動,在互動中共同成長。
3.實施“家長養育力”提升工程。學校從學生發展、教養策略、家庭建設、合作共育等四個領域開發了通識課程、模塊課程、主題課程,刊發《家庭教育導報》64期,形成家長養育力課程體系。
4.強化“一生一案”學生關愛工程。學校落實“一生一案”個性化教育,為每名學生建立檔案和臺賬,記錄他們的成長印跡。定期與家長溝通,討論教育策略的調整。
濱州實驗學校以立德樹人為圓心,以“13334”家校社高質量協同育人新模式為半徑,通過探索與實踐,全面建立了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共同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培育了身心健康、樂觀自信的陽光少年。在未來的道路上,濱州實驗學校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創新的實踐,書寫家校共育的新篇章,為學生的幸福成長保駕護航。
聲明
本文來 源于濱州實驗學校。以 上圖 文,貴在分享,版權 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 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本文編輯:鐵扇公主
責任編輯:林美妮
山東教育發布 |
| | | |
投稿/新聞線索/爆料視頻
一經采用將獲得線索獎勵
點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