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能行,所以處處爭強斗狠,結果自己傷痕累累,最終還是什么也沒有得到。到了不惑之年,才逐漸明白了一些道理,當初看歷史劇,也就是當作有趣的歷史故事看看,如今才發現里面有很多職場或人生的道理,只是沒有一定的經歷,自己看不懂罷了。今天我就先談談“示弱求存”的道理,希望通過歷史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兒,能夠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所裨益。
示弱是智慧,求存是目的。西漢時的竇嬰作為竇氏外戚的頂梁柱,就犯了處處爭強的錯誤,說的通俗點這個人有點軸,連自己的姑母竇太后都不待見他,表哥漢景帝劉啟更是評價竇嬰這個人是“以信取威”。竇嬰還認為漢景帝劉啟是在夸贊他,實際上他這個表弟在漢景帝劉啟的眼里,經常出任“攪屎棍”的角色而不自知!
西漢藩王尾大不掉已經是由來已久,于是漢景帝劉啟采納老師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開始推行“削藩策”。當然在頒布削藩策之前,漢景帝劉啟還要象征性的召開一次朝會,讓大家“暢所欲言”,對削藩策的內容說出個一二三來以示公允,表示這是大家的公議,而不是他自己的獨斷。實際上哪有什么討論和建議,領導開會不過是為了頒布自己的決定,如果你真上了頭要去提點意見、甚至唱點反調的話,你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究竟是幾斤幾兩了。
當然漢景帝劉啟在朝會上的態度是很“誠懇”的,他對大臣們說:“今天朝會只有一件事,就是大家議一下晁錯大夫擬的這個削藩策,大家都不要藏著掖著,平時想說而沒說,或者說了沒有盡興的,今天盡管說出來,大家盡可暢所欲言!言者無罪!”漢景帝說完,下面卻是一片死寂,沒有人說話,那位列朝堂之人,都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在沒有搞清楚漢景帝劉啟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之前,是沒有人想去觸這個霉頭的!
為了打破這種尷尬的局面,漢景帝劉啟只好主動點將,他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他的表弟竇嬰。“竇嬰,你的主意多,今天別藏著掖著,說說你的想法!”漢景帝劉啟原本的打算,是讓竇嬰支持削藩策,這樣其他大臣們自然會隨聲附和??勺屗f萬沒有想到的是,竇嬰一張嘴,就爆出了一個天雷!“既然陛下讓臣說,臣有些話就不吐不快,我想問晁錯大夫,削藩策這樣的大動作,究竟有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有沒有應對的策略?一旦這些藩王被逼急了鋌而走險,到了那時候我們該怎么辦?”晁竇嬰錯不解的問:“請問你說的萬全準備是什么?”竇嬰心里暗罵:書呆子,真是一竅不通呀!“這些藩王個個實力雄厚,他們在自己的封地無法無天傭兵自重,削藩策一旦頒布,直接損害的是他們切實的利益,他們一旦聯合起來作亂,我們該怎么辦?”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們怎么敢這么做呢?”晁錯的語氣變得有些急促,顯然竇嬰所問的是他沒有考慮過的,這也是梁王身邊的智囊韓安國評價晁錯:“其人精于大政,而疏于人情”的原因所在。竇嬰冷哼了一聲,“先帝之所以不去削藩,那是因為他用了溫水煮青蛙的辦法,用小火去熬,一點一點消耗掉藩王們的實力,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晁錯大夫的辦法,卻是架起大火去燒,這樣的雷霆手段,想不發生激變是很難的!”面對竇嬰的咄咄逼人,晁錯顯得有點手足無措,漢景帝劉啟打斷了竇嬰的話,“看來這個削藩策是必須要實施了,在我看來就八個字‘尊君強國,懲治不法’!”竇嬰不說話了,你都定好了的事兒,還讓我在這兒說什么呀!
吃一塹,長一智。按道理說竇嬰應該有所收斂了,可他還是忍不住,七王之亂爆發后,漢景帝劉啟被迫啟用竇嬰,可竇嬰卻白起了譜,說自己身體不適,沒法為朝廷效命,直到漢景帝劉啟請母親竇太后出面,竇嬰才勉為其難的來到了漢景帝劉啟這位表哥身邊,表示愿意效犬馬之勞。但漢景帝劉啟看得很清楚,竇嬰可不是為自己效力,而是為竇氏謀利益,他聽命于竇太后,而非他這個皇帝!漢景帝劉啟讓竇嬰鎮守洛陽,竇嬰表示自己干不了,除非漢景帝劉啟答應自己啟用兩個人才行,借著這個機會要挾領導,你說竇嬰這做法不就是作死嗎?
七王之亂平定后,竇嬰因功被拜為魏齊侯,他和條侯周亞夫都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很多大臣見了他,也要行跪拜之禮才行。但漢景帝自始至終都沒讓竇嬰做丞相,甚至為此拒絕了母親竇太后的推薦,他對母親說:“母親,竇嬰這個人太輕佻,不夠沉穩,讓他做丞相是難以服眾的!”聽漢景帝劉啟這么說,竇太后也就不繼續說下去了,隨著太子劉榮被廢,竇嬰這個太子太傅也被束之高閣,竇嬰也認為自己的政治生涯算是到頭了。
但漢景帝劉啟在臨終前,卻單獨召見了竇嬰,他對竇嬰說:“這些年你受委屈了,朕心里清楚,你心里對朕有意見,朕這么做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朕不再藏著掖著了,太子劉徹年幼,急需有能力的忠順之臣來輔佐,朕賜給你一份詔書,事到危急時,你可以憑借此詔書,行臨機專斷之權!”竇嬰此時已經熱淚盈眶,他跪倒在地不斷叩頭,用顫抖的雙手接過詔書,嘴里還不停的說著:“臣有罪,臣一直忿忿不平,沒有理解陛下您的一番良苦用心!臣一定輔佐太子不會有半分懈??!”望著竇嬰遠去的背影,漢景帝劉啟的嘴臉上揚,露出了一絲不為人察覺的笑,看上去陰森而冷酷!竇嬰手里的遺詔,最后卻成了要他性命的武器。
田蚡弄權,竇嬰下獄。為了救灌夫,竇嬰拿出了那份遺詔,可在宮里卻找不到本該有的副本,這意味著竇嬰手里的詔書就是偽詔,這是謀逆誅九族的大罪。當漢武帝問張湯,“偽詔?偽詔是什么罪呀?”張湯回答:“偽詔是謀逆大罪,按大漢律法,本人腰斬于市,誅九族!”漢武帝劉徹皺了皺眉,緩緩的說:“這是不是太狠了?”張湯不說話了,他意識到自己被漢武帝劉徹給耍了,繼續說下去,恐怕自己就要步郅都的后塵了,酷吏注定是被帝王利用的工具,打工人也不過是老板眼里的棋子,只不過是發揮的作用不同,但最后都會成為老板手中的棄子而已。
在竇嬰被處死之前,漢武帝劉徹到大牢中見了自己表叔最后一面,從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中,深刻的透視出了人性?!氨菹拢懿荒芫瘸家幻??”“表叔,你千不該萬不該拿出那份詔書,你手里有這樣的東西,任何人做了皇帝,都不會放過你呀!”“臣明白了,先帝把什么都預料到了,唯獨沒有想到的是陛下如今已經十分強大,根本就不需要老臣來輔佐了!”最后竇嬰被腰斬于市,而竇氏也滿門抄斬,表面上的勝利者田蚡也沒高興多久,最后就算是散盡家財也沒能活命,因為漢武帝說過:“朕的這個舅舅可是個聰明人呀!”
,一家之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