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最近有沒有發現,藍莓變便宜了? 125克的小盒裝藍莓,過去要20多元錢,折算成一斤,就要八、九十元。 現在,半斤裝的國產藍莓,個頭更大、更香,只要30塊左右,那種125克的小包裝,甚至跌到了9塊9一盒。
藍莓是怎么從高高在上的神秘進口貨變得既便宜又親民了?
這種變化可不是偶然。原產于北美的藍莓,特別適合在中國,尤其是云南種植。云南是塊寶地,白天曬得暖,晚上涼得快,晝夜溫差高達15℃以上,農作物白天吸收,晚上沉淀,種啥啥行!再加上山坡高低錯落,不同海拔可以種不同品種,市場競爭力也強。
更了不起的是,現在咱們中國人種藍莓早就不挑地方了,東北人用溫室種出“雪地藍莓”,江蘇人用椰糠配方征服鹽堿地,廣東農科院則搞出了耐熱品種,30℃高溫下照樣能豐收,甚至就連咱們家里陽臺上都能種藍莓盆栽!
今年開春以來,在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盆栽藍莓也賣爆了,根據統計,光是3月份一個月,就已經賣出了超過100萬株,深受年輕人喜愛。
據了解,這種藍莓盆栽不僅有趣、解壓,而且很簡單,只要保證光照充足,定時澆澆水,從收貨到結果,只用兩三個禮拜,對“手殘黨”很友好!
從全國范圍來看,去年全國的藍莓種植面積高達143萬畝,產量突破178萬噸,是五年前的三倍多。這數據已遠超美國,咱們早在2020年就登頂全球第一了!不僅如此,國產藍莓就連上市時間也能玩出花樣:進口貨夏天才來,廣東人用大棚技術硬是讓本地藍莓1月就上市,直接承包春節的黃金檔期。
所以說,現在,實現“藍莓自由”不是夢。其實不僅僅是藍莓,這幾年陽光玫瑰葡萄、車厘子、榴蓮等等“貴族水果”走下神壇的新聞幾乎不間斷,可以說,從云南高山到海南沙灘,從科研實驗室到咱家陽臺,這顆“藍莓”的故事,就是中國農業把“不可能”變成“日常”的千萬個故事中的一個。
最后再說說營養價值,藍莓確實是個"實力派",富含花青素和維生素C,不過營養師也提醒,雖然它有助于保護視力、抗氧化,但糖尿病患者每天別超過50克,腸胃弱的朋友更要適量,現在超市里125克的標準裝,恰好是專家推薦的一天食用量。好東西,也別吃多了。
農視點述評員 | 楊婧軒
剪輯 | 胡旭
主編 | 楊公元
監審 | 宋錦峰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溫度融化數字,用視角剖析現實,讓每一聲嘆息都被聽見,每一份堅守都有回響。《農視點》,看懂生活褶皺里的光——這里沒有宏大敘事,只有與你血脈相連、與時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農視點》屬中央新聞網站農視網原創欄目
版權歸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