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的競爭已從租賃面積爭奪升級為心智產權登記。一個清晰的理念,是穿透周期波動的戰略羅盤,它讓招商組合成為價值表達,讓運營節奏化作體驗交響,讓傳播內容生長為文化符號。
在睿意德的服務場景中,常常聽到客戶提出以下需求:
“我們需要一場震撼全城的營銷盛事!”
“如何將這座商場打造成為全國性的話題中心?”
“能否策劃一場活動,讓客流量實現井噴式增長?”
面對這些訴求,我們也都會問一個問題:“項目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通常,在這個時候,客戶會陷入短暫的沉默,隨后給出的回答可能是:“這不就是一座集購物、餐飲等功能于一身的高端綜合體嗎?”或者是:“我們是區域內的商業地標,定位為高端生活方式,專注于構建體驗式消費空間……”盡管這些描述聽起來似乎并無不妥之處,但問題在于市場上已經充滿了類似缺乏獨特性的項目,消費者對此早已產生了審美疲勞。因此,無論推廣的聲音多么響亮,也可能難以引起他們的興趣。
缺乏鮮明的價值主張,就難創造理念共識,那么推廣活動便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試想一下,在沒有明確的獨特賣點的情況下,如何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并促使他們采取行動?又怎能期望制造出預期中的轟動效應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市場推廣,也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更不用說建立起持久的品牌忠誠度了。
泰國CentralWorld通過舉辦“centralwOrld Rhythm of Pride 2024”盛大活動,攜手世界知名品牌與機構,在80米彩虹跑道上,聚集500多名LGBTQIAN+人士和名人,以特別的“巨人驕傲翅膀秀”展示平等的力量慶祝驕傲月 ?網絡
正如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言:“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這一深刻見解在商業領域同樣適用——一個擁有清晰意義和理念的商業項目,能夠穿透市場的喧囂與干擾,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且持久的印記。相反,如果一個商業項目的理念不夠清晰,即便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推廣,也僅僅能在短時間內堆砌熱度,最終難以避免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沒的命運。
近年來,我們見證了無數“網紅商場”如流星般劃過夜空,卻又迅速黯淡。盡管這些商場在活動策劃、推廣力度上不遺余力,短期內吸引了大量人流,品牌商戶也一度蜂擁而入,但最終卻發現,這些客流大多只是“看客”,實際轉化率低下,租金回報不盡人意。許多商業項目雖然拼命在營銷、IP打造、短視頻推廣等方面下功夫,但一旦話題熱度消退,流量便迅速退潮,商場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依然模糊不清,甚至無法讓人說出其獨特之處。
大量的投入浪費也讓更多人看到問題的本質:不是推廣力度不夠,而是推廣的對象——商業項目本身,缺乏堅實的核心理念支撐。
你在用力推廣,但消費者根本不知道你是誰
在社交媒體時代,推廣的方式早已從傳統的廣告投放、媒體公關,進化為全方位的品牌敘事。一個好的商業項目,能夠讓消費者主動傳播它,而不是依靠單向度的信息輸出。然而,現實中太多商場的推廣策略仍然停留在“流量戰術”階段——
推出短視頻投放,制造社交媒體話題
策劃一場高流量的展覽,吸引人潮
邀請品牌打折促銷,試圖促成短期轉化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消費者必須先知道你是誰。如果商場本身沒有清晰的理念,所有的推廣努力都不過是讓消費者短暫“來過一次”,但他們不會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再來。
東京中城2024年圣誕慶典“MIDTOWN CHRISTMAS 2024”,室內的Feathery Snow Tree宛如被輕柔的雪花全面包裹,于室內燈光的映照下,散發出高雅溫馨的氣氛 ?網絡
東京中城(Tokyo Midtown)便是一個典型的反例——或者說,是一個成功的正面樣本。從規劃之初,它就明確了自身的核心理念:“藝術、創意、生活”。這一理念不僅體現在招商策略上——吸引高端設計品牌、藝術機構入駐,也體現在長期運營中——持續策劃高規格藝術展、文化活動,形成內容自生長機制。這種理念驅動的推廣,使得東京中城無需依賴大規模廣告投放,消費者和品牌商戶自發傳播,最終讓這個商業體成為東京文化地標之一。
國內的不少項目,在開業初期傾盡全力制造熱度,試圖靠“打卡經濟”贏得關注。然而,消費者的興趣一旦消散,商場便迅速回歸“普通”狀態,無法形成長久的品牌認知。
招商、運營、推廣各自為戰,項目便無法建立形象勢能
市場認知模糊會導致消費者流失,而內部認知不統一則會讓商業項目從根源上陷入混亂。招商、運營、推廣三大團隊,雖然目標看似一致,但缺乏統一理念的指引,最終的執行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招商團隊追求高端品牌入駐以提升調性,而推廣策略卻主打折扣營銷,吸引的客群與品牌目標消費者嚴重錯位;
運營團隊試圖通過文化藝術活動提升場景體驗,但招商部門引進的卻是標準化零售品牌,文化氛圍難以落地;
推廣團隊努力吸引年輕人,社交媒體內容緊跟潮流,但業態組合卻以傳統零售為主,缺乏社交屬性,導致年輕客群流失。
曼谷ICONSIAM通過展示泰國77府特色的SookSiam市集、還原傳統水上市場的景觀、提供超過3000種地道美食、融合農耕文化的田園主題餐飲、匯集本土與國際品牌店鋪以及舉辦世界級文化活動,讓游客在購物、用餐和互動中全面體驗泰國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網絡
曼谷ICONSIAM(暹羅天地)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級的商業地標,正是因為它在理念上建立了堅實的共識:“用逛一個MALL的時間,體驗整個泰國。”這一理念被精準貫徹到商業項目的每個層面——
招商層面,不僅僅引入國際品牌,還特別打造泰國本土文化市集、街頭美食體驗區,讓商場既具有國際化購物體驗,也保留了泰國文化的獨特性。
運營層面,商場內設有水上市集,讓游客在現代商業空間內體驗泰國傳統市場氛圍。
推廣層面,所有營銷活動都圍繞“全泰國文化體驗地”展開,精準鎖定全球游客市場。
這樣的理念不僅幫助ICONSIAM在社交媒體上持續保持高熱度,也讓它成為泰國旅游行程中的“必去之地”,其國際游客占比遠超同級別商場。
沒有理念,就難以實現差異化,只能在難以突破的“功能差異”上鏖戰
商業的本質,是贏得消費者的選擇。如果一個商業項目沒有建立清晰的理念,消費者就不會有“必須來這里”的理由,最終導致——
他們更傾向于選擇已有認知度的商場
商戶不愿意支付更高租金入駐
線上傳播難以突破,沒有可供消費者主動討論的內容
在全球商家費盡心機吸引年輕顧客的當下,蔦屋書店T-SITE逆勢將“熟年人”作為主要目標用戶,以園林般自然設計風格,為讀者營造愉悅的閱讀感受?網絡
當年日本代官山T-SITE的崛起,就是一個典型范例。面對傳統書店的衰落,它沒有簡單地做一個“更豪華的書店”,而是重新定義了書店的價值——“書店+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一個買書的地方,而是一個完整的文化消費空間,既有書店、咖啡館,也有黑膠音樂店、藝術展覽,甚至連選址都特意避開商業中心,創造出獨立靜謐的文化氛圍。這種理念驅動的商業模式,使得代官山T-SITE成為日本乃至全球文藝青年的文化地標,消費者平均停留時間遠超傳統書店,帶動周邊商業價值大幅提升。
如何建立清晰、可落地的商業理念?
一個真正有效的商業理念,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它不僅能被消費者感知,還能指導招商、運營、推廣,最終形成商業資產。
第一步:定義項目的“核心敘事”
商業空間的理念,本質上是一個敘事邏輯,它需要回答三個問題:
1.我們是誰?(定位)
是城市級商業、區域級購物中心,還是社區型商業?
目標客群是誰?高端人群、Z世代,還是跨境游客?
商業屬性是消費主導、社交驅動,還是文化沉浸?
2.我們提供什么獨特價值?(差異化)
是強調業態組合的創新,還是打造場景體驗?
是以文化、藝術、科技等賦能商業,還是深挖本地生活方式?
消費者來到這里,能得到什么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體驗?
3.我們希望被消費者如何記住?(品牌認知)
是一個“藝術與文化交融的空間”?
還是“年輕人第二生活場所”?
或者是“城市客廳,商業與自然共生”?
第二步:確保理念可以落地到招商、運營、推廣
理念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要通過三大核心商業動作 “招商-運營-推廣” 形成閉環。
1.招商匹配:讓理念變成“看得見的品牌組合”
如果你的理念是“年輕人的第二生活場”,招商就不應該以傳統零售為主,而是要引入潮流品牌、社交空間、體驗類商業。
如果你的理念是“科技未來場”,就應引入智能體驗店、XR空間、數字藝術展廳等新業態。
2.運營匹配:讓理念變成“沉浸式體驗”
文化型商業要有長期展覽、論壇等內容策劃,而不是靠單一IP創造短期流量。
社交型商業需要持續舉辦類如音樂節、派對等活動,而不僅僅是增加餐飲配比。
3.推廣匹配:讓理念變成“市場心智”
線上推廣要統一價值主張,不能今天說“購物天堂”,明天又變成“藝術空間”,讓消費者認知混亂。
所有社交媒體內容,應該圍繞理念進行內容策劃,而不是僅僅“有活動就推活動”。
第三步:讓理念具備“時間的韌性”
理念需要隨著市場變化而調整,但核心價值應保持穩定。面對市場波動,商業項目應堅守核心理念,靈活調整策略,而非盲目跟風或放棄原有定位。
結語
當消費者在商品洪流中做出選擇時,他們并非在進行簡單的交換行為,而是在用每一次消費投票,確認自己在世界存在的意義坐標。推廣活動的終極使命,絕非流量的瞬時狂歡,而是構建一種召喚結構。那些真正贏得人心的商業存在,往往因其理念的本真性而具有宗教般的感召力——它們不是商品的販售者,而是現代人尋找意義的朝圣路上豎立的路標。真正的商業智慧從不因時間改變:讓理念先于交易,讓意義超越符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