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logical Modelling Global Conference 2025
國際生態建模大會(ISEM 2025)
由愛思唯爾及國際生態建模協會(ISEM)組織、東京大學前沿科學研究院(GSFS)支持的2025國際生態建模大會(ISEM 2025)將于2025年10月19-23日在日本柏市柏之葉會議中心舉辦。MCIGI研究組陳明寶教授主持第29專題研討會:人海耦合的海洋社會生態系統建模(Marine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 modelling for the human ocean coupling),誠摯歡迎您在2025年5月2日前向專題研討會提交摘要。
會議背景
2025年國際生態建模學會全球會議將以“從數據到決策:建模賦能生態系統管理”為主題,聚焦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及資源退化等全球挑戰下生態建模技術的突破性應用。會議旨在推動定量與定性工具的創新發展,通過整合多源異構數據構建預測模型,評估管理措施成效,為制定韌性生態系統策略提供科學支撐。在環境格局劇變的背景下,會議將搭建跨學科平臺,促進前沿建模技術與生態理論的深度融合,探討如何將大數據轉化為可操作的決策依據,平衡人類需求與生態健康。重點議題包括:先進建模技術在多源數據分析中的創新應用、未來情景模擬與風險評估方法、適應性管理策略的實踐路徑,以及通過知識共享構建決策支持系統,助力全球生態管理者制定前瞻性行動方案,最終實現生態系統可持續治理的代際傳承。
專題研討會內容
海洋社會生態系統正面臨日益加劇的多重壓力,包括氣候變化、過度捕撈、海岸帶城市化及跨境污染。傳統單一學科模型難以捕捉人類行為、生態過程與制度設計間的非線性互作關系。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包括:(1)跨學科建模方法創新:整合生態動力學、社會經濟數據(如漁業政策、社區生計)與先進技術(AI、網絡分析),開發人-海耦合系統動態模型;(2)數據融合與尺度挑戰:探索如何統一衛星遙感、傳統知識與政策文本等多源異構數據,破解從局地到全球的多尺度建模難題;(3)政策協調與實踐應用:通過案例實證模型如何支持動態海洋保護區(MPA)設計、漁業沖突調解及氣候變化適應策略,強調“科學-政策-社區”協同機制的重要性。
本分會將重點探討:(1)AI增強混合建模:元學習框架在優化海洋社會生態系統模型中的應用,如預測海平面上升對沿海社區生計的級聯效應;(2)社會-生態網絡分析:運用高階網絡量化海洋連通性與治理碎片化的空間錯配,揭示制度失效的潛在機制;(3)參與式建模實踐:展示原住民知識嵌入模型開發案例(如太平洋島嶼社區主導的漁業管理),提升模型的文化包容性與實踐指導價值。
通過研討擬實現:(1)形成海洋社會生態系統建模技術路線圖,明確跨學科合作的關鍵瓶頸;(2)孵化跨境海洋保護協作網絡,推動開源建模工具(如基于Python的SES建模庫)與可視化平臺建設;(3)起草《海洋耦合系統建模指南》,為聯合國“海洋科學十年”計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供方法學支撐。
報名方式
請于2025年5月2日前于 https://www.elsevier.com/events/conferences/all/international-society-for-ecological-modelling-global-conference/participate提交摘要。
時間:2025年10月19-23日
地點:Kashiwa-no-ha Conference Centre, Mitsui Garden Hotel Kashiwanoha, 178番地4 Wakashiba, 277-0871 Kashiwa Chiba, Japan
本期編輯:MCIGI??????
信息來源:海洋科學與管理。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