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沒有裁員,但有待崗!文件來了!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最近,一則“某央企公示大裁員”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主角是中鐵某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這一舉措不僅關系到眾多員工的職業生涯,也為整個職場生態帶來了值得深思的信號。
此次裁員,某央企發布了詳細的《關于公司待崗人員相關管理規定的通知》。根據人員履職業績、個人能力、項目考核等情況,員工被分為合格類和不勝任崗位類進行管理。合格類人員涵蓋因公司本部考核、末位淘汰、精簡改革分流等原因待崗的,以及項目因工程息工、完工收尾無崗位安排的。他們待崗期間能拿到不低于重慶當地最低工資標準80%的工資 。而不勝任崗位人員,即項目中無法勝任本職工作或年度考核為D級的,項目會先嘗試崗位調整或培訓再上崗,若依舊無法勝任,公司將解除勞動合同,待崗期間同樣按上述標準支付工資。
之前,曾有某運營商出臺了待崗管理辦法,不勝任崗位人員將被調離原崗位,進入待崗中心,聲稱已經有員工收到待崗通知書了。
這些裁員消息確實引發了廣泛討論,從中可以看出企業在面對市場變化和內部改革時采取的措施。某央企公司的做法既體現了對員工基本權益的保障,也展示了企業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決心。
從職場生態的角度來看,這種以績效為導向的管理模式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無論是央企還是其他類型的企業,都在逐步強化競爭機制,提升組織效率。對于員工而言,這意味著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技能與適應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職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同時,這一事件也提醒我們,終身雇傭制正在逐漸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靈活、動態的職業發展模式。企業和個人都需要重新審視彼此之間的關系,并尋找更可持續的合作方式。你認為這樣的裁員政策會對行業內外產生哪些具體影響呢?或者,你是如何看待這種基于績效考核的人員分流方式的?
以 草 根 記 錄 通 信 時 代
作者@好5G :資深分析師|特約撰稿人|新媒體專欄作者|手機評測專家
環球通信
通信行業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