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的六大階段
第一階段,解放戰爭的序幕期
抗戰勝利到1946年6月。
國共兩方和平談判,老蔣在“軍調”的掩護下抓緊調兵遣將,以爭奪中原、華北和東北地區。
國共兵力430萬對127萬,野戰軍約為200萬對61萬。
第二階段,我軍的“戰略防御期”
從1946年6月26日至1947年6月。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老蔣倚仗軍力優勢,搞得是“全面進攻”。蔣軍損失了30多個建制整編旅,70余萬兵力。
1947年3月間,蔣軍由于兵力損失較大,被迫放棄了“全面進攻”的戰略計劃,而改為所謂的“重點進攻”,即集中兵力進攻陜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其他戰場則維持均勢。
第三階段,我軍的“戰略反攻期”
1947年6月至1948年7月。
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插蔣管區的腹心地帶。這個階段我軍雖然轉入了反攻,但是敵人的軍事力量仍然很強。
第四階段,蔣軍轉入“戰略防御期”。
1948年8月,以豫東戰役勝利和南京“軍事檢討會議”為標志。
解放軍轉為全面的戰略進攻,雙方的攻守角色徹底換位。
第五階段,“戰略決戰”時期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蔣軍總兵力下降到365萬人,一線正規軍僅有190萬人;解放軍總兵力上升到280萬人,野戰軍兵力達到180余萬人。
第六階段,“戰略追殲時期”
1949年4月至全國解放。
三大戰役結束后,蔣軍總兵力下降到204萬人,一線作戰部隊只剩下115萬人,解放軍壯大到近400萬人,其中野戰軍達到200多萬人。
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此后四大野戰軍解放全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