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并不是國民黨不追了,而是從“追擊”變成了“圍剿”。為什么呢?因為紅軍最后會落腳陜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這里活動著劉志丹的陜北紅軍,以及先前到這里的紅二十五軍,他們已建立了一塊根據地。
毛主席在哈達鋪意外得到這個消息后,非常地激動,馬上派人與他們聯系,這才得知,劉志丹、徐海東已等候中央紅軍多時,于是毛主席當即決定,帶著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會師,暫時扎根陜北。
這時候的國民黨并沒有停止追擊,老蔣從紅軍的動向分析出,這是要去和劉志丹會師呀,毛主席開辟根據地的能力他是領教過的,所以決不能讓兩支紅軍合在一起。
他命令東北軍出五個騎兵團、馬家軍出一個騎兵團共同追擊,企圖在兩軍會師前將中央紅軍消滅。雖然中央紅軍疲憊不堪,缺糧少彈,但毛主席清楚,與陜北紅軍會師是翻盤的最好機會,決不能把敵軍帶進根據地,否則就亂套了,必須把這個尾巴切掉!
在史冊里,吳起鎮的這場戰斗并沒有被寫太多,但卻非常地重要,關系到中央紅軍能不能在陜北站穩腳跟,所以彭德懷、101等戰將全部出馬,毛主席放心不下,也冒著生命危險到了前線。
紅軍做了充足的準備,僅用兩小時就結束了戰斗,畢竟來的是軍閥部隊,不是老蔣的嫡系中央軍,他們只要吃一點虧后就想著保存實力,能走到這里的紅軍官兵,個個是身經百戰的骨干,軍閥部隊從沒有遇到過這么強的對手,幾個回合下來敗下陣逃走了,紅軍用陣亡200余人的代價,擊斃了400余名敵軍,另外還俘虜了1000余人,徹底把敵人阻擋在根據地之外。
接下去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結束長征,之后這里成為紅軍長征的最后落腳點,紅二、四方面軍也是到這里和中央紅軍會師。
兩軍會師已成定局,追是不用追了,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像對中央蘇區那樣的圍剿。
蔣介石大罵娘希匹,責怪軍閥沒有大局意識,只顧著打小算盤,不盡全力追剿。但轉念一想,陜北是貧瘠之地,不比江西,他們應該發展不起來,從江西出發的時候有8.6萬人,到陜北時不足萬人,大部分都被消滅了,不需要派中央軍費心費力地圍剿,交給地方軍閥部隊就行。
這也是蔣介石的小算盤,陜北紅軍所處的地方,晉軍、馬家軍、西北軍犬牙交錯,他們的領地意識很強,不會允許紅軍在自己的地盤上做大做強,于是讓楊虎城的西北軍和張學良的東北軍,充當圍剿紅軍的主力。
蔣介石一箭雙雕,既能消滅紅軍,還能消耗到軍閥的力量,達到削藩的目的;蔣介石和這些地方軍閥面和心不和,早就想把他們取締了!
在內戰這種事情上,只要老蔣不派中央軍出馬,光靠那些隨時會撂挑子不干的軍閥,是很難成事的。張學良和楊虎城剛開始打得很賣力,不過紅軍別看裝備一般般,戰斗力是非常強的,每次都被按在地上重重地摩擦,蔣介石嘴上說是要給他們補貼,實際卻遲遲不能到位!
楊虎城的情況還好一點,他是本土軍閥,有資金來源,能補充兵員。最慘就是張學良了,他的部隊是從東北逃過來的,主要得靠蔣介石的接濟,每次都是空頭支票,哪里扛得住?這不就是想要削藩嗎?
和紅軍硬剛幾次后,張、楊也想明白了,不能百分百執行蔣介石的命令,不然老本都得賠進去。與此同時,日寇步步緊逼,有對中國發動大戰的苗頭,老蔣你不想著怎么抗日,只顧著“攘外必先安內”,沒法配合你,于是對圍剿紅軍,開始不那么地盡力。
我黨中央也及時捕捉到了張學良、楊虎城的思想變化,主動和他們接觸,在抗日等問題上達成了統一的意見。從這之后,張、楊圍剿紅軍變成了走過場。
有伙伴會問,難道老蔣不知道嗎?其實老蔣是有察覺的,只不過他暫時顧不上了,因為這時候后院起火,廣東的陳濟棠和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等實力派,起兵反蔣,俗稱兩廣事變。
與圍剿紅軍相比,鎮壓兩廣事變更重要,這一片是國民黨統治的核心區域,萬萬不可出問題,遠在陜甘的紅軍還無法直接威脅到他,于是把精力暫時用在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身上。
不得不說,在對付軍閥的問題上,蔣介石還是技高一籌,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兩廣事變。把后院的大火撲滅后,他又回過頭對付起了紅軍。
見張學良、楊虎城圍剿紅軍這么久都沒有什么進展,還越剿越多,看來得親自到西安督戰了,不然不行!
不過當蔣介石在處理兩廣事變的時候,張學良、楊虎城與紅軍接觸頻繁,升華了思想境界,他們厭倦了打內戰,當務之急是“抗日,抗日,再抗日”,誰抗日就支持誰,誰窩里斗就反對誰!
蔣介石來勢洶洶,直接和楊虎城、張學良攤牌:你們要么執行命令,全力圍剿紅軍!要么干脆退出陜西,讓中央軍來圍剿!
張學良、楊虎城知道沒有什么回旋的余地了,只能用武力的方式,逼迫蔣介石停止內戰,槍口一致對外抗日。于是乎,爆發了西安事變。
接下去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蔣介石被迫停止內戰,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停止圍剿紅軍!
作品聲明:取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