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成功后,革命軍隊立即引來了各路敵軍的圍剿,見此情景,中共決定讓起義軍南下,先進入廣東一帶建立新的根據地,等到起義軍發展起來了,再找機會北伐。
可令大家沒想到的是,起義軍在南下的過程中連續遭遇諸多變故,許多立場不堅定的人,也紛紛選擇了叛逃。
其中有一人,他在南昌起義的時候已經擔任要職,起義軍受挫后他離開了隊伍投靠了國民黨,而在二十年后他更是成為粟裕面前的一大強敵,此人便是歐震。
歐震出生在廣東曲江一個書香門第,受到家人的影響,從小他就勤奮好學,有著十分出色的天賦。靠著自己的能力,他順利進入韶州中學念書,可好景不長,他家道中落,不得不放棄了學業。
之后,歐震做過一段時間的教師,他也在這期間接觸到了革命思想,這讓歐震備受鼓舞,投筆從戎成為粵軍中的一員。
1924年,歐震從粵軍講武堂畢業之后,進入部隊擔任了排長,他能力出色又有著一定的文化,迅速在粵軍部隊中脫穎而出。
短時間內,歐震就從基層升了上來,次年就成為一名營長。他跟隨部隊征討陳炯明,又討伐周圍各反動勢力,在這個過程中歐震立下了諸多戰功,而到了北伐戰爭期間,歐震迎來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
北伐軍進入兩湖之后,歐震的表現十分英勇,在攻打湖北汀泗橋的時候,他設妙計率先奪下汀泗橋。到了攻打武昌的時候,歐震更是親自帶著敢死隊攻城,他第一個爬了城墻,迫使墻上的守軍全部投降。
就這樣,歐震成為北伐軍中的戰斗英雄,他也被任命為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第七十一團團長。正是在這一年,葉挺成為二十四師師長,他非常欣賞歐震的能力,將他視為自己的愛將。
南昌起義爆發后,歐震作為葉挺的部下,跟隨他一起參加了起義。
起初,起義部隊打得非常順利,可當部隊南下之后,蔡廷鍇帶領第十師離開了大部隊,這對起義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這也讓起義軍的領導者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起義部隊內部的問題,于是部隊抵達撫州一帶的時候,開始對全軍將領進行了調整。
歐震由原先的團長,一下子升到了第二十四師副師長的位置,然而歐震本人卻非常不滿,因為他認為這是剝奪了自己的權力。
歐震的擔心也是有一定道理,在起義部隊中,他并非中共黨員,只是因為自己屬于葉挺的部下,才跟著一起行動。
為了防止再出現蔡廷鍇那樣的情況,歐震等人才被調離了原先的崗位,葉挺也將他與另一名團長古勛銘扣押了起來。
原本,葉挺是有機會除掉他們的,可考慮到歐震等人在北伐等戰事中的貢獻,又是跟著自己一路走來的部下,葉挺最終沒忍心下手,這也給了歐震離開的機會,他趁著起義軍南下受挫的機會,成功投靠了國民黨。
此后,歐震官運亨通,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就一路升遷,成為第九十師的師長。隨著蔣介石開始剿共,歐震也帶著部隊到了前線與紅軍戰斗,他忠誠執行著蔣介石的命令,跟著紅軍橫跨五省,打了許多的硬仗。
到了抗戰時期,歐震的表現也非常出色,他率部先后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等諸多戰事,在與日軍的戰斗中打得十分神勇。之后他又奔波于國內各個戰場,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抗戰勝利后,歐震被任命為第十集團軍司令,隨著解放戰爭爆發,歐震奉命來到了山東戰場,開始與華野作戰。
他靠著自己的能力,給粟裕等人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在山東打得相當不錯。不過,粟裕還是更勝一籌,成功消滅了許多國民黨精銳,歐震也狼狽地離開了山東。
此后,他的發展依舊非常順利,盡管國民黨一敗再敗,歐震仍在不斷升遷,蔣介石對他倒也是非常放心,先后安排他負責廣州、海南等地的防衛工作。
后來,歐震與諸多國民黨將領一起逃往了臺灣,雖然并非蔣介石嫡系出身,但歐震在臺灣依舊過得相當不錯。蔣介石也讓他擔任了一些職務,歐震就這樣在臺灣過著新的生活。
然而在正面戰場的失敗,還是讓歐震受到了不小的打擊。雖然在臺灣的生活還算不錯,但自己已經沒有機會回到家鄉了。
若是再給歐震一次機會,不知道他還會不會離開起義軍,不過如今已經沒有如果,一切都已成定局。1969年歐震病死在臺灣,被追授了上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