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一千多位開國將軍之中,吳忠是最年輕的開國將軍,1955年大授銜時,年僅34歲的吳忠被授予少將銜。雖然吳忠年紀小,但是他的資歷和貢獻一點也不小,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
與眾多開國將軍不同,吳忠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他是四川蒼溪縣人,父親是當地有名的教書先生,家境富裕。自幼父親就對他管教嚴格,7歲就被送進私塾啟蒙,可惜他求學不到6年,家中就遭遇橫禍。
當時四川軍閥爭奪地盤,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不得安寧。在吳忠12歲那年,有一個軍閥的營長對他家動了壞心思,想從家境殷實的吳家弄點錢花,于是伙同土匪把吳家搜刮了干凈。
飛來橫禍讓吳忠中斷了學業,家中頓時一貧如洗,12歲的吳忠已經明白了事理,他渴望著有一天能報仇。后來他聽說了紅軍的故事,就盼望著紅軍能夠早點來,終于在1933年春,紅軍進入了吳忠的家鄉蒼溪縣木門鎮。
當時紅軍宣傳招兵,吳忠和哥哥吳光玉商量好了一起去報名當紅軍,然而年僅12歲多的吳忠沒有被錄取。眼見紅軍不收自己,吳忠就在招兵處放聲大哭,邊哭邊訴說自己家中的悲慘遭遇。
負責招兵的人被他感動了,出于同情決定破格收下他,讓他跟著一起走。起初吳忠只干一些宣傳和送信的工作,勇敢和機靈的吳忠深受大家喜歡,他在紅軍隊伍中成長很快,絲毫不像只有十來歲的人。
1935年,14歲的吳忠被任命為紅30軍的一個排長。在與川軍閥田頌堯的戰斗中,吳忠的一個排打得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仍堅持戰斗,后來敵人沖上了陣地,負傷的吳忠就裝死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敵人剛上陣地不久,紅軍的團長熊德就帶著戰士們展開了反攻,吳忠見狀當即朝敵人的機槍手扔去手榴彈,率先炸掉了敵人的機槍手,從而減少了紅軍反攻時的傷亡,幫助團長重新奪回了陣地。
后來吳忠參加了長征,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之后,吳忠擔任過排長、連長和大隊長等職。在解放戰爭時期吳忠參與了中原突圍,擔任過旅長、師長等職,由于作戰勇猛,吳忠多次負傷。
新中國建立后,吳忠參加了抗美援朝,擔任過志愿軍第12軍第31師師長,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1954年,吳忠回國,出任機械化師師長,后來他還擔任過北京衛戍副司令、司令和廣州軍區副司令。
1979年2月,在決定展開對越自衛作戰時,吳忠給許世友將軍當副司令,協助指揮東線作戰。時年58歲的吳忠雄風不減,在對越作戰的戰場上,他親自到一線指揮,甚至還親自拿沖鋒槍殺敵。
在吳忠的具體指揮和帶領下,所部接連攻克越南6座城鎮,打得越軍聞風喪膽,大顯我軍軍威,我軍的雷霆打擊之下,東線取得大捷。遺憾的是,1990年2月26日,吳忠將軍在海南遭遇車禍不幸去世,享年69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