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存到生態。
穿越五年逆流,華為以硬核創新重歸增長主航道。2024年,華為以8621億元營收、1797億元研發投入的亮眼數據,宣告其戰略韌性:ICT基礎業務基本盤穩健,終端業務借鴻蒙生態強勢復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以474%增速破局盈利,云計算與ICT基座穩守技術制高點。
在全球化受阻的裂縫中,華為用“壓強式創新”劈開生存空間——專利霸權、生態閉環、技術自主三線并進,不僅重構了自身增長邏輯,更向業界說明:科技突圍的本質,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在當前產業大形勢下,如何以硬核技術為矛、生態協同為盾,在逆周期中穿越成長,華為能給我們啟示什么?華為年報中哪些數據應該關注?
8621億元
營收五年重回高位
華為在2024年實現了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凈利潤為626億元。與去年相比,2024年的營收增長了22.42%,2023年的營收為7042億元,而核心業務方面,終端產品持續回升,推動了增長。凈利潤則同比下降了28.05%,2023年為870億元。2023年凈利潤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華為出售子公司及相關業務時,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帶來了558.53億元的收益,因此基數較大,剔除該因素后,華為2024年凈利潤實為增長。
與近年來的業績波動相比,華為的規模已經基本恢復到2019年和2020年的巔峰水平。2020年,華為的營收為8914億元,經過五年,華為再次突破8500億元的大關。
華為2024年營收重返8500億量級,反映出企業已逐步走出美國制裁后的低谷。作為中國科技領軍企業,華為在維持技術突圍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經營效率,全球化受阻背景下華為做到了平衡戰略投入與財務健康,為新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ICT基礎設施業務基本盤穩
從華為業務構成來看,六駕馬車都實現了增長。特別是華為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699億元,同比增長4.9%,在嚴苛的市場環境下穩住了華為增長的基本盤。
與此同時,終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390億元,同比增長38.3%;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63.53億元,同比增長474.4%;云計算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85.23億元,同比增長8.5%;數字能源業務實現銷售收入686.78億元,同比增長24.4%;其他業務196億元,同比增長79%。
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華為與全球運營商一起打造極致體驗、全融合聯接、敏捷自治運維、綠色低碳的泛在萬兆網絡,支持運營商探索體驗經營模式和以網興智、以智賦網的成功路徑,實現收入新增長。
可以看到,核心業務上,華為公布的五大業務板塊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長,其他業務更增長近80%。尤其營收占比最高的是ICT基礎設施業務(約占總營收的42.91%),雖然增速不高,但在全球5G投資放緩的背景下仍保持了穩定表現。而終端業務(約占總營收的39.32%),大幅增長進一步推升了華為的營收規模。
3390億元
終端增長38.3%
2024年是華為終端業務全面復蘇的一年,手機、穿戴設備、平板等產品線協同增長。Counterpoint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全年中國市場份額達18.1%,第四季度銷量同比激增24%,Mate 70系列推動600美元以上價位段出貨量增長32%。折疊屏市場份額以35%超越三星(23%),成為高端市場標桿。穿戴設備方面,華為連續三個季度全球累計發貨量第一,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增長66.2%,市占率3.7%。
不難發現,在芯片供應受限的背景下,終端業務憑借鴻蒙生態的突破性增長,華為終端業務已從“生存模式”切換至“擴張模式”,通過高端化錨定品牌價值、生態化提升用戶忠誠度、核心技術自主化保障供應鏈安全,構建了獨特的“技術-產品-生態”三角增長模型。未來若能進一步打通全球化通道并深化服務變現,有望開啟新一輪增長周期。
在業內看來,華為2024年終端業務的全面復蘇,是其技術韌性、生態協同與高端戰略共同作用的結果。
1797億元
研發十年累計投入超過12490億元
對于華為而言,2023年是從求生存狀態中恢復的一年,而2024年,則是各項業務恢復至正常發展的一年,并且在研發投入金額上創下了歷史新高。
2024年研發投入達到1797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2490億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發員工約11.3萬名,占總員工數量的54.1%,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超過15萬件。
華為在蜂窩通信、短距通信、音視頻編解碼等多個主流標準專利領域居于領先地位,已經有數百家企業通過雙邊協議或專利池付費獲得了華為的專利許可。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簽署超230份許可協議。
華為持續不斷地研發高投入說明其通過“壓強式創新”構建技術壁壘——既以標準專利主導行業話語權,又以專利授權實現技術變現,形成“研發投入→技術壟斷→商業回報”的閉環,鞏固全球科技領軍地位。
裝機量10億臺
鴻蒙生態持續擴張
2024年鴻蒙生態正在快速成長。截至2024年底,鴻蒙開發者超過720萬,生態設備超10億臺。華為認為,鴻蒙生態處于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歷史節點。2025年,華為將持續做強根生態。
其中,TOP 2000應用原生開發率超80%。華為家庭存儲用戶突破500萬,全屋智能解決方案覆蓋超200萬家庭,通過超級終端功能實現設備互聯效率提升30%。
華為表示,鴻蒙生態,我們將持續飽和投入資源和力量在生態的發展上,不遺余力支持好我們的伙伴,共同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選擇、更多的可能性、更極致的使用體驗。
同比增長474.4%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盈利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作為近幾年的新興業務,在2024年也迎來全面增長,實現銷售收入263.53億元,大增474.4%,并首次實現當年盈利。
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領域,發布以智能駕駛為核心的乾崑系列解決方案。乾崑智駕與鴻蒙座艙為消費者帶來優異的駕乘體驗,乾崑車控、乾崑車載光和乾崑車云快速發展,智能部件發貨量超過2300萬件;攜手600多家產業鏈伙伴,共同為車企交付高質量、高品質的智能汽車部件產品。
乾崑智駕行駛總里程數超過14億公里,智駕里程占比30%。華為堅持開放合作,為更多車企提供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此外,鴻蒙智行全年交付超44.5萬輛,高端市場均價穩居第一,問界新M7交付19.59萬輛成新勢力年度銷冠,ADS 3.0智駕系統裝車量突破50萬臺,實現全國95%道路“無圖”覆蓋,接管頻次降至0.2次/百公里,在技術合作方面,華為與江淮、奇瑞等車企深化智選車模式,同時,華為云聯合車企打造AI訓練平臺,支持自動駕駛模型迭代周期縮短50%,推動行業智能化進程。
665萬名開發者
鯤鵬、昇騰生態已熟
華為堅持打造開放的計算產業生態,聚焦鯤鵬、昇騰根技術和架構創新,攜手伙伴和開發者共同打造堅實的算力底座,為世界構建新的選擇。鯤鵬、昇騰不斷增強基礎軟硬件能力,從可用走向好用易用;推出創新使能計劃,加速開發。
截至2024年底,鯤鵬、昇騰已發展超過8500家合作伙伴、665萬名開發者,完成22800多個解決方案認證,與產業界共建開放、可持續的計算產業生態。
鯤鵬產品全面升級,持續深耕行業場景,為更先進的數智世界而計算。從主板開放到模組開放,鯤鵬推出適配不同業務場景的板卡,支持伙伴打造靈活多樣的設備,滿足數據中心、邊緣等不同算力場景的需求。基于DevKit開發套件和BoostKit應用使能套件,鯤鵬升級全流程工具鏈和性能加速引擎,全面使能客戶和伙伴更便捷地進行開發。截至2024年底,已有400多家伙伴基于鯤鵬完成應用開發,17000多個解決方案通過鯤鵬兼容性測試認證,覆蓋金融、電信、電力、教育、醫療等行業核心系統。
昇騰AI充分發揮華為在算、存、網、光、管的技術優勢,以系統級架構創新打造堅實的算力底座,規模應用于互聯網、電信、金融等行業。昇騰AI堅持全面開放,圍繞“硬件、算子、加速庫、模型、應用”5大方向,聯合伙伴開發160多個高性能算子、孵化38個大模型和380多個大模型應用,全流程使能大模型從創新到落地。異構計算架構CANN深度開放,新增200多個深度優化的基礎算子,典型算子開發周期從2人月縮短至1.5人周。昇騰推理引擎MindIE持續升級,使能伙伴開發更高效的推理系統,已聯合50多家伙伴發布大模型推理行業解決方案,加快AI落地部署。
688億元
云計算業務增長24.4%
華為云作為中國云服務市場的第二大廠商,云計算業務營收385.23億元,同比增長8.5%。尤其在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穩健增長,營收同比增長22%,市場份額升至20%。
華為云致力于做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黑土地”,加速AI重塑千行萬業。截至2024年底,華為云通過全球33個地理區域、96個可用區,為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優質的云服務。
為滿足AI算力爆炸性增長,以及高可靠、高效能的要求,華為云通過系統性架構創新,打造了AI-Native云基礎設施架構CloudMatrix,為客戶提供澎湃的AI算力;全面升級數據治理生產線DataArts及數據庫全系產品,幫助企業降低使用數據的難度,更高效地進行模型訓練;發布主機上云解決方案,打造云上新核心,幫助以銀行為代表的企業更敏捷地響應市場和智能時代的變化。
秉承共創、共享、共贏的生態理念,華為云加快聚合千行萬業應用,使能全球開發者與合作伙伴。截至2024年底,華為云已攜手全球超過780萬開發者、450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構筑開放共贏的全球生態。
華為的2024年財報,是一張技術自主與商業智慧交織的答卷。當終端業務從“生存戰”轉向“生態戰”,當智能汽車以顛覆性增速改寫行業規則,當15萬專利筑起“技術高墻”,其背后是十年萬億研發投入的篤信,更是對“創新即護城河”的踐行。全球化受阻下的市場割裂、AI算力競賽的軍備升級、生態盈利的深層轉化,仍是橫亙在業界前路的荊棘。
對于2025年華為發展,正如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所指,華為將進一步把“以質取勝”落實到各項管理制度和業務活動中,堅持質量目標牽引,不斷提升質量競爭力。同時,華為將持續做強根生態,秉持“開放、協作、利他”的理念,圍繞鴻蒙、鯤鵬、昇騰、云計算等業務,面向生態伙伴開放平臺能力,向開發者持續提供好用易用的工具和產品,加速生態繁榮,共促產業活力。
采寫:李洪力
圖表:曙念
編輯:曉燕
指導:辛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