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中國人的艾草DNA再次啟動,把它榨成青汁,和粉成團,軟糯外皮,帶著咸香甜蜜,咬一口,滿足!
我們找來了三款清明粿,有甜有咸,可蒸、可煎,拿捏住專屬春天的味道。
杭州老底子清明粿,3年賣出16萬只,西湖邊知名大酒店的同款,雪菜筍肉款,吃起來那叫一個鮮爽。
江山柴大姐做的清明粿,濃濃的衢州風味,帶點辣,非常開胃,小姐姐也能一口氣吃上三個。
杭州小丁食事處青團,臺州風味,口感軟韌糯性,又不過分黏膩,餡料超豐富。
▲戳圖可購買。
▲雪菜筍肉清明粿。
自2022年起,我們推薦的老底子杭州味兒的清明粿,3年賣了16萬多只,也是西湖邊知名大酒店的同款。
艾草的香,咸味的鮮,甜味的甜,深受大家的喜愛。
▲豆沙清明粿。
▲麻心清明粿。
▲雪菜筍肉清明粿。
這款清明粿出自老杭州張錦燦的企業(yè), 也是我們的老合作伙伴,普陀素月餅就出自他們家。 他們每年要制作幾十萬只清明粿。
清明粿的主理——樊師傅, 全名樊志軍,今年69歲, 做了50年的米面糕點,在 杭州百年老店“杭州大吉祥糕點”做了30年的糕點師 ,后來在浙大食堂干了10年、杭州市民中心食堂干了6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食堂又干了4年。
▲樊師傅(左)和應姐合影。
樊師傅說:“我們的清明粿好吃,用的是地地道道的本地艾草,不是加工過的艾粉哦。”
艾草都是張廠長從郊區(qū)農(nóng)家老太太手里收來的,經(jīng)過清洗、切碎,揉進米團里,這樣做出來的清明粿,艾香足。
▲艾草。
面皮,是粳米粉+糯米粉配比而成。考慮到現(xiàn)代人的飲食習慣,粳米粉占大頭,因此,渣渣脾胃也可以放心享用。
▲雪菜筍肉清明粿。
清明粿:
3款口味——雪菜筍肉、麻心、豆沙。每盒6個裝,每個60克,共360克(甜味款比去年增加了10克,也是60克/個),江浙滬包郵。
規(guī)格
口味
數(shù)量
售價
拼團價
單口味
豆沙
1盒
54元
46.2元
2盒
76元
66元
麻心
1盒
54元
46.2元
2盒
78元
68元
雪菜筍肉
1盒
59元
50.6元
2盒
86元
75元
組合
口味
豆沙+麻心
+雪菜筍肉
3盒
(各1盒)
114元
99元
豆沙+麻心
2盒
(各1盒)
76元
66元
豆沙
+雪菜筍肉
2盒
(各1盒)
82元
72元
麻心
+雪菜筍肉
2盒
(各1盒)
82元
72元
拼團時間:即日起-4月10日。
1.為了便于運輸和保存,清明粿都是蒸熟了,攤涼后,再快速冷凍。沒有任何添加,保鮮期特別短,收到盡快食用。不馬上吃掉的,建議放冰箱冷凍儲存。
2.清明粿是熟的,電飯煲隔水蒸個2-5分鐘,粿子變軟熱透即可。不要馬上吃,晾個三四十秒,更好夾,口感更好,還不會燙嘴哦。
3.手工制作,克重大小會有誤差,介意者慎拍。
作為一個糯嘰嘰愛好者,我每年都會被這款清明粿征服,年年試吃,年年如是。
清明粿的大小真的太友好了,沒吃過的,方便嘗嘗鮮;喜歡吃,多吃一個也不會覺得膩。
我先嘗了咸口的:粿皮先征服了我,糯嘰嘰的口感,不會軟塌,有點QQ的,贊;雪菜筍肉餡又征服了我,筍脆,肉香,雪菜鮮,調(diào)味剛剛好,贊。
吃完咸口的,我又忍不住討了兩個芝麻糖的,再次被征服了,咬一口是芝麻流心,不會過于甜膩,還帶點豬油香,真的太好吃了。
一不小心,就干掉了四個清明粿,有點“小罪惡”啊,午飯都省了。
我打算咸口和甜口都入手一份,甜配咸,吃起來剛剛好,超贊。
01
豆沙清明粿
手工熬制的純紅豆沙+白糖適量+植物油。
豆沙是他們自己做的,用的是純紅豆,熬制過程費時費力——浸豆、煮熟、搗碎。做一鍋豆沙,起碼要個把小時,一般小作坊都懶得做。
市面上有些所謂的豆沙餡,是添加了蕓豆之類的,好看成本低,但味道可差遠了。
02
麻心清明粿
黑芝麻醬+白糖適量+新鮮豬油。今年加的白糖少了,采用豬油,吃起來更香。
03
雪菜筍肉清明粿
筍,選用天目山野生石筍;肉,是當天新鮮的肉;咸菜不多,主要為提鮮。
為什么不用眼下的鮮筍呢?不夠入味,且多少有些澀味。
▲柴大姐。
柴大姐,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她的清明粿已售出近4000份,好評很多。每年清明前夕,我們還沒來得及推薦,不少用戶自己就先下單回購了。
▲柴大姐家的“金元寶”清明粿(咸口)。
柴大姐曾經(jīng)是一位富家太太,但因為家庭變故,她靠自己的雙手,帶著幾位阿姨,做起了江山小吃,一邊獨自拉扯一對兒女,一邊還帶著阿姨們致富。
因為堅持用料扎實、純手工、口味正,她還獲得衢州“巾幗共富標兵”,而且還被納入“浙江省農(nóng)家小吃會員”,在去年衢州市土特產(chǎn)擂臺賽上還獲得三等獎。
▲柴大姐在剪野艾草。
江山柴大姐清明粿:
咸口20個(辣或不辣),優(yōu)享價99元;甜口20個(芝麻或豆沙),優(yōu)享價99元;咸口10個(辣或不辣)+甜口10個(芝麻或豆沙),優(yōu)享價108元;純艾粿20個,優(yōu)享價59元。
江山清明粿,今年感覺更好吃了。
樸實的包裝,真材實料的味道,簡單的配料表。
甜味的豆沙餡料,扎實綿密;麻心爆漿香甜,還有很多花生顆粒。配上艾葉清香的外皮,非常好吃。
辣味的,真是一絕!薄皮大肚,江山的辣椒鮮辣刺激,餡料口感豐富,筍丁清脆,還有豆干、胡蘿卜、咸菜,鮮肉丁肉香四溢,油潤不干,好吃。
為什么值得買?
1.新鮮。
柴大姐家的清明粿,全部是用當季的新鮮野艾草制作,絕不用冰凍艾草,味道更鮮,香味更濃,營養(yǎng)更好。
▲新鮮艾草。
2.純手工。
每一個清明粿,都是柴大姐和阿姨們手工包的。
3.無添加劑。
絕對沒有防腐劑、增味劑,收到要盡快吃,吃不完要放冰箱冰凍。
4.寓意好。
江山清明粿,咸的是金元寶形狀,甜的和純艾的是圓銅錢形狀,寓意生財、健康。
01
咸口“金元寶”
江山特色清明粿,經(jīng)典口味,非常推薦,有辣和不辣兩個口味。
餡料非常豐富,有豬肉丁、鮮筍丁、煙熏豆腐丁、胡蘿卜丁、豆芽,再加少量榨菜和咸菜提鮮,加香菇和蔥提香。
▲咸口清明粿的餡料。
02
甜口“圓銅錢”
有兩種餡兒,分別是黑芝麻和豆沙。
▲外面壓著字的哦,很容易區(qū)分口味。
豆沙餡和芝麻餡都是柴大姐買來手工制作的,非常香哦,用料扎實。
▲芝麻餡兒(左)VS豆沙餡兒(右)。
03
純艾“圓銅錢”
米粉+艾草,沒有餡料,不甜不咸,主打一個純純的艾草香味。
包也很簡單,把艾草團放在模具里,一壓、一抬手柄就好了,連康康都輕松包了幾個。可蒸可煎,直接吃、蘸紅糖或夾菜吃。
在杭州,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臺州菜餐廳。
小丁食事處 無疑是這之中的佼佼者之一,他一天只燒兩桌,老板自己采購食材,自己燒每一道菜,沒有固守陳規(guī)的菜單,小而美,細而精。
盡管難訂,但吃過的客人鮮少有不滿意的,多少美食家、老饕、探店刺客,將信將疑而來,吃得點頭扶墻詠而歸。
套用以前香港邵氏公司的廣告語:小丁出品,必屬精品!
快到清明節(jié)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小丁都會開始做 青團 。
青團,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唯獨在臺州叫“青餣”。“餣”是古字,普通話讀yè。按照字典的釋義,餣是“糕餅或糍粑類食品”。
青餣之所以叫青餣,除了它的外表是青色的以外,更主要的是它最關鍵的原材料叫做“青”。
“青”,是一種野菜,小圓葉子,帶白色絨毛,開黃花,有香氣。青有艾青、綿青、花青等不同品種,臺州人多用綿青(學名鼠曲草)。
市面上最常見的是由小麥青汁或者菠菜汁做的青團,沒有香氣,只是純粹染個色。
小丁的青團是用新鮮采摘的鼠曲草,細細摘去雜質爛葉,焯水去除青澀苦味,再剁碎成糊狀,揉進按比例調(diào)好的糯米粉和粳米粉中。
這樣的青團,口感才能軟韌糯性,又不過分黏膩。
料頭也有講究 。小丁選用的是梅花肉或者前夾肉、蝦皮、鹵豆腐干、冬筍、胡蘿卜、芹菜和小蔥。
每樣食材都仔細切成大小均勻的小粒。豬肉先下鍋煸炒出油,再下冬筍和胡蘿卜,炒出金黃油脂,再下蝦皮和鹵豆腐干增添風味,最后下芹菜、小蔥添香。
每種食材有各自下鍋的時機,也提供了不同的口感和風味。
餡和面團的比例也要注意,面團要薄,又不能過分薄。要恰到好處的 清晰展現(xiàn)青團外皮 的口感,和 餡料豐富的口感 交相呼應。
買回家只要重新蒸個五六分鐘,就可以享受到這份美味。
6個裝,常規(guī)售價88元,優(yōu)享價86元。
2023年,小丁食事處搬到了運河邊。開放預約,每天接兩桌,周末差不多提前一兩個星期才可以訂到。
小丁實在是熱愛燒菜,當他系上圍裙,戴上頭巾,套上手套,他就是這個廚房里的“神”。
有朋友在網(wǎng)上分享了點評——“一家并不存在的店”。
結果,被好吃者發(fā)現(xiàn),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
▲一家實際上并不存在的飯店,網(wǎng)上收藏竟破萬
一桌桌的反饋叫好,有了全職的底氣。在江城路,水門南弄,錦繡工坊,小丁借了片場地,正式開店了。
江城路做了八九個月,預訂一直很緊張。但畢竟是借來的場地,絕非長久之計。
于是有了運河邊這家新小丁食事處。
“一大一小,兩只包廂,帶點板前散客,我自己一個人是可以燒得過來的。”
一個人買菜、燒菜,一天就服務兩桌客人,這種私房菜其實跟家宴沒什么兩樣,現(xiàn)在有個概念叫主理人餐廳。
所有的酒席宴會,家宴是最深情的。因為是給你的愛人、孩子、父母燒菜。
小丁是臺州人,燒的臺州菜,加上他的理解。
每天上午,小丁都會親自去挑選食材,每上一道菜,會和你介紹這道菜的來歷。私房菜的妙處就在于主理人的個性和偏好,會帶來食物更多的張力。
小丁常說:“你從廚房端出來的,都是你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