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李城從一名普通保安逆襲成為央美學生的經歷曾在全國范圍內引發(fā)熱議,并被央視報道。不過,進入央美之后,他的求學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還經歷了創(chuàng)業(yè)失敗、公司裁員等一系列挫折……
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zhàn),李城并沒有選擇繼續(xù)拼搏或者向現實低頭,而是改裝了一輛三輪車,開啟了環(huán)游全國的流浪生活。
如今,他沒有任何存款,每天的生活開支僅需十塊錢,晚上就睡在自己的改裝車上。在旁人看來,這或許是一種困頓和失意,但李城卻覺得,這才是他真正向往的“慢節(jié)奏”生活方式。
那么,他是如何在汗水與淚水之間選擇了這樣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呢?
在青海湖邊,一輛老舊的電動小車靜靜地??吭谀抢?,車身經過改造,變成了一個簡易的移動畫室。
一位男子正對著鏡頭展示畫板上尚未完成的作品,神情十分放松,背景音樂也顯得格外輕快。
這個人正是李城——曾經的“央美保安”,如今的自媒體博主“央美流浪哥”。
一條粉絲留言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看到你的狀態(tài),我都不知道堅持夢想是不是正確。”
這句話似乎道出了許多人心中的疑惑,同時也揭示了李城故事的兩個側面: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沖突,以及追尋與掙扎的交織。
這個故事得從李城的老家——河南的一個偏遠村莊講起。
小時候,他的母親是一名裁縫,她用粉筆在布料上勾勒圖案的身影深深印刻在李城的記憶里,一顆熱愛繪畫的種子就此埋下。
高中時期,他便立志要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將央美視為自己少年時代的終極目標。
然而,2008年,18歲的李城經歷了第三次高考失利,手里拿著那封拒絕信,內心的失落感如潮水般涌來。
他蹲在村口,默默地抽掉了半包煙。
迫于生活的壓力,他不得不進入富士康的流水線工作,日復一日地擰著冰冷的螺絲,也曾騎著電動車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送外賣。
北京的冬天寒風刺骨,在等待外賣訂單的空隙,他總是忍不住盯著路邊廣告牌上的設計圖發(fā)呆,那些色彩鮮艷的畫面讓他回想起了央美畫室中飄散的松節(jié)油味道,心中的夢想再次被點燃。
2012年,他帶著辛苦攢下的幾千塊錢,坐上了北上的火車,來到了魂牽夢繞的央美門口。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了央美的一名保安。
在央美,李城成為一個特別的存在。
他不僅認真履行著保安的職責,更抓住每一個機會靠近自己的藝術夢想。
巡邏時,他會不自覺地走到畫室附近,感受濃厚的藝術氛圍。
午休時間,他會蹲在走廊角落臨摹學生的作品,從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
值夜班的時候,他則借著昏暗的路燈,描繪星空下的教學樓。
起初,學生們對這位“保安大叔”的行為感到好奇,后來,看到他的執(zhí)著,他們開始伸出援手,經常給他一些廢棄的顏料,并教他調色技巧。
2015年,一篇名為《央美保安的畫家夢》的報道讓李城的故事廣為人知。
在記者的鏡頭前,他靦腆地舉起自己的素描本,說道:“我只是想知道,門后面到底藏著什么秘密?!?/p>
一夜之間,他成為了一個勵志的象征,各種高薪工作機會接踵而至。
然而,他卻一一謝絕,因為他心中還有一個未竟的大學夢。
他把工資的一半用來購買教材,另一半寄回家鄉(xiāng),繼續(xù)朝著夢想邁進。
2017年,29歲的李城終于圓夢,以專業(yè)課第八名的成績考入央美中國畫系。
錄取通知書到達那天,他在保安亭里激動得淚流滿面,渾身顫抖。曾經的學生跑來祝賀他:“李哥,你的故事比電視劇還精彩!”
進入央美后,李城迅速成為“明星學生”。
媒體爭相報道,稱他是“草根逆襲的典范”,培訓機構更是開出高價邀請他代言。
但他再次拒絕了這些誘惑,表示:“我只是想安安靜靜地學習四年?!闭n堂上,他總是坐在第一排,筆記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學習筆記。
畢業(yè)展上,他的工筆山水畫得到了教授的高度評價,稱贊其“富有古典韻味”。
大家都期待他能夠續(xù)寫傳奇,舉辦個人畫展,成為一名成功的藝術家,或者至少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美術教師。
然而,現實遠比勵志劇本復雜得多。
2021年畢業(yè)季,李城和同學一起創(chuàng)辦了一家美術培訓機構。他們在胡同里租下一間小院,掛上了“央美狀元授課”的招牌。
一開始,一些家長因為“保安變學霸”的噱頭前來報名,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線下課程被迫轉為線上。
鏡頭前的李城講得嗓子都啞了,可屏幕另一端的孩子們卻忙著刷短視頻。
“我們這種小機構,根本競爭不過那些資本支持的網課平臺?!?/p>
苦撐八個月后,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機構關門那天,李城在院子里燒掉了所有沒發(fā)完的宣傳單,心中百感交集。
更沉重的打擊接二連三地到來。
他去私立學校應聘美術老師,卻因為“不會管理紀律”被調到了教務崗位。
想重返培訓機構,對方卻直接告訴他:“你早就沒有熱度了,現在的學生只認可清華北大的畢業(yè)生?!?/p>
34歲這一年,李城花了八千塊錢買了一輛二手電動車,將其改裝成“移動畫室”,開始自駕旅行。
他在敦煌的沙漠中描繪落日余暉,在徽州的老宅前勾勒屋檐輪廓,視頻配文總是充滿樂觀:“今天又賺了五十塊打賞!”
有人感嘆他“高開低走”,認為他耗費十年光陰,最后還不如當初直接做網紅。
李城對此卻不以為然。在青海湖邊露營的那個夜晚,他對著鏡頭展示了畫板上未完成的湖水:“當年考央美,我以為門后面是天堂。”
現在,他很少再提及“央美”,更多的是拍攝市集上賣糖畫的老人、山區(qū)小學斑駁的黑板、國道旁肆意生長的野葵花。
曾經教導過他的央美老師也來到他的直播間,刷了幾千塊錢的禮物,并提醒他自媒體行業(yè)充滿不確定性,剩下的路需要他自己摸索前行。
李城的生活雖然看似窘迫,但他卻說:“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對我來說已經足夠,完全夠用?!?/p>
他認為,這是他目前最滿意、最自在的生活方式。
他開著自己的“老頭樂”,過著旅居的日子,錄視頻、開直播、游覽各地,欣賞不同的風景。
直播期間,無論是黑粉還是真愛粉的爭論,都為他帶來了一些額外的收入。
他從不抱怨任何人,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生活,喜歡的事情就去做,毫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非常輕松自在。
李城的選擇是否錯誤?圍繞他的爭議,歸根結底都在探討同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生才算成功?
對于李城而言,成功并不是財富和權力的積累,而是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拓寬視野,從狹隘走向寬廣,從淺薄走向深刻,從卑微走向高尚,這才是真正的“自我突破”。
拋開過去的光環(huán),現在的他已經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無論當初堅持不懈地考入央美,還是如今全心全意經營自媒體,他從未停止努力的腳步。
李城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成功的定義究竟是什么?是社會普遍認可的功成名就,還是忠于內心,活出真實的自我?
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您的看法!
信息來源:“央美保安哥”沒有“逆天改命”就輸了嗎?——央視網2024-03-31“央美保安哥”四處“流浪”:途中綻放過色彩,便已足夠美好——紅網2024-03-26當事人抖音賬號——@ 央美流浪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