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小米汽車高速爆燃的事情刷屏了。
這件事情的大概內容,是3名女大學生從湖北自駕小米su7到安徽參加考試,而后在高速上發生了事故。
據南方都市報稍早時候報道,有自稱系車乘人員家屬的網友表示:“3月29日晚,車輛撞擊護欄后,導致車門鎖死,電池爆燃,車上三人活活燒沒了”
而且據涉事家屬表示,當自己的女兒出事后,小米從沒有聯系過他,也沒打過電話慰問:
其實我也是一個小米用戶,我自己家里就有不少小米的產品,同時我對雷軍這個人也是很認可的,至少很多時候對他的一些品格我是很贊賞的。
但是,當今天的小米汽車爆燃事件刷屏之后,截止到現在,這個“爆”的熱搜已經掛在網上將近一天了,然而遺憾的是,目前的雷軍,還是依然保持沉默。
相比于前段時間雷軍在發布會上的高調發言,雷軍這時候的沉默,顯得非常震耳欲聾。
眾所周知,雷軍的個人IP,是小汽車破圈的利器。
雷軍在自媒體以及在面對記者采訪的時候,很多時候他都是在分享車主故事、工廠探訪視頻,雷軍在很多時候,都似乎在將“和用戶交朋友”刻入小米汽車的品牌基因里。
然而,當3月29日的小米SU7爆燃事故導致三名年輕女孩喪生時,這位“頂流企業家”卻選擇了沉默。
他的微博停留在櫻花、攝影相關話題上,與家屬控訴的“4天無人慰問”形成刺眼對比。
最近網絡上一直在流傳一個段子——雷軍昨天的友商,是華為、Oppo、Vivo;雷軍今天的友商,是奔馳、寶馬、奧迪;雷軍明天的友商,是王一博、肖戰……
什么意思呢?
大概意思就是,非常擅長搞流量營銷的雷軍,如今已經往“哥哥”、“寵粉”等話題上發展了,再發展下去,估計很多頂流明星都干不過雷軍了。
其實,當一個企業家用流量來驅動自家的產品營銷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個致命弱點:企業家日常的“寵粉”人設如果抬高了公眾期待,那此時企業一旦發生危機,那么此時企業家的沉默,就會讓粉絲的信任斷崖式崩塌。
正如此時雷軍的沉默,就很容易被解讀為“重營銷、輕責任”——活生生的生命消逝于自家產品,你連一句哀悼都成了奢侈?
其實當雷軍在前段時間的發布會上,他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汽車跟“紐北賽道”結合起來宣傳的時候,我的腦海里就出現了一個詞——“病態的性能軍備競賽”。
“病態的性能軍備競賽”這個詞,不僅可以用在小米汽車上,也能用在很多車企上。
那么這個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一輛家用車,可以刷新紐北賽道紀錄、能擁有1548匹馬力、零百加速只需要1.98秒……等等這些極致的性能參數,在公共道路場景下,到底是不是“性能過剩”呢?
為了與其他車企競爭,搞出一些超出絕大多數客戶使用場景的技術競賽、軍備競賽,用超跑的標準造家用車的競爭策略,實質是將用戶置于“能力與工具不匹配”的風險中。
讓普通人的日常用車達到專業賽車手才能駕馭得了的超跑標準,車企的安全系統跟上了嗎?車企的技術水平跟上了嗎?車企對普通人購買這種“危險品”的駕馭培訓,到位了嗎?
這兩天,我看到有一些車主,在大街上拉橫幅:
一些車企,總是喜歡在發布會上表示自己的車有紐北破紀錄的水平,有1秒破百的加速度,但是他們卻從來不說自己的車到底在安全性和技術支持上到底跟上了沒有。
總是用很吸引年輕人的詞匯來勾起年輕人的購買欲,但是卻對安全性、技術支持等這些最底層的東西一筆帶過甚至只字不提,這合適嗎?
為了和其他車企搞軍備競賽,一些車企不惜投入重金,搞出家用車根本用不上的加速度,這其實就是在批量向社會輸出一些“危險品”。
為什么說超出家用車使用場景太多的加速度,對普通人而言是一種“危險品”?
因為一輛2噸的汽車以150km/h速度碰撞到其他物體時,這其中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30公斤TNT炸藥爆炸的威力。
所以,當一些車企總是喜歡用速度、性能來宣傳自己的汽車時,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應該反過來問這些車企幾個問題——你的車性能如此厲害,安全性跟上了嗎?背后的保障技術做好了嗎?更重要的是,你們的車速度那么快,你們對車主的安全教育提醒,做到位了嗎?
其實在中國,很多普通車主,是不具備性能車的駕駛資質的。
打個比方。比如在中國,只要車主有駕照C照,就可以駕駛馬力超1500匹的車輛,而在一些國家呢,駕駛保時捷918 Spyder(887匹),就需要額外認證。
我們這里的“一證通吃”制度,使得SU7 Ultra的1548匹馬力與五菱宏光MINI EV(27匹)共享同一準駕門檻。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我們的很多新能源汽車工程師都在追求“最快家用車”的光環時,他們是否意識到家用車的每個性能參數的提升,都是在改寫車主的生死概率?
其實我一直認為雷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家。
但是在今天的這件事上,雷軍的沉默震耳欲聾。
希望雷軍在這件事上,他能像自己在新車發布會的時候一樣,高調地站出來。因為你不能只想享受流量帶來的榮光,而不想背負流量衍生出來的責任。
希望雷軍能打破沉默,慰問遇難者家屬,同時告訴每個消費者,速度、科技有時候不一定是自由的翅膀,而是需要敬畏的自然法則。
畢竟“汽車性能平權”的終極目標,不應是讓每個駕駛者都能擁有像駕駛超跑一樣的速度和快感,而是讓每個駕駛者,都能平安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