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港都被這一幕刷屏:
一架飛機飛越維多利亞港,低飛至啟德主場館鄰近的上空。
(圖:網絡)
大批市民不惜冒著寒風,等待1小時只為占到最佳位置進行觀看。
(圖:am730)
當飛機出現時,還有市民不停地問“拍到了嗎?”、“看到了沒有?”。
(圖:點新聞)
現場有看到這一幕的市民激動到落淚。
(圖:點新聞)
還有正在啟德主場館附近觀賞比賽的球迷們直接親身體會了飛機掠過上空的震撼景象。
(圖:香港電臺)
那么,這到底是在做什么呢?
這場特別飛行活動名為“重回啟德機場”,主要是為了紀念啟德機場啟用100周年。
(圖:香港01)
國泰特意安排特別航班在3月30日16點左右,飛越維多利亞港,低飛至啟德主場館鄰近上空做飛行演示。
(圖:am730)
在通仔印象當中,飛機好像都是在遠離人群的高空中飛行,在鬧市的低空飛行屬實是難得一見。
但在幾十年以前,飛機低飛于九龍城密集大廈上空卻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圖:網絡)
這一波可以說是重現了一代港人的經典回憶!
港人回憶殺!
現時大家在香港坐飛機,都是到離島區的香港國際機場(也叫做“赤角機場”)候機。
但是在過去,大家都是在九龍城區的啟德機場候機。
比如當年邁克爾杰克遜、李小龍都曾在啟德機場留下身影。
(圖:當代中國)
雖說在城區大家趕飛機是方便了,但是對于飛行員來說,啟德機場可以說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啟德機場位處鬧市、三面環山。
除了區內大廈高度令飛行超越安全標準,只有一條深入維多利亞港內的跑道,并且這條機場跑道與海的距離亦低于國際標準。
(圖:東網)
在啟德機場起飛、著陸都非常考驗飛行員的技術,畢竟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撞樓、墜海...
(圖:東網)
啟德機場也因此被評為全球最危險機場之一,連續多年被當時的國際民航機師機會評為“黑星”機場。
正是因為飛機受地理環境限制,在起降時需要避開山地,緊貼山勢下降,所以造成了低空飛行的特點。
(圖:網絡)
與此同時,啟德機場又與九龍城的住宅大廈僅一街之隔,飛機降落前就需要在密集的樓群中穿行。
飛機和建筑物的距離有多近呢?光看圖片就感覺足夠震撼了。
(圖:當代中國)
當飛機滑過近距離居民樓時,可以透過飛機窗子直接看到居民樓里的人在干嘛。
(圖:東網)
如果視力夠好的話,甚至還可以看到住宅內的電視畫面。
在坊間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在天臺拿著晾曬竹竿往上揚,差點就可以碰到飛機。
(圖:當代中國)
可以說這樣的場景除了香港在世上找不到第二個。
與此同時,飛機低空掠過樓頂留下的轟鳴聲也算是一個港人的集體回憶,只是說對當時住九龍城的居民來說就沒那么友好了。
(圖:香港01)
畢竟啟德機場航班密集,繁忙時段幾乎每分鐘就有一趟航班,震耳欲聾的噪音可以說是全天候的存在。
因為貨運量越來越多,啟德機場已經達到了發展極限,比如跑道太少產生了不少延誤降落的問題。
(圖:東網)
與此同時,附近的居民對于噪音、堵車等的投訴也越來越多,最終港府決定到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
(圖:東網)
1998年,香港國際機場宣布正式啟用的同時,啟德機場宣布正式停用。
在啟德機場關閉前夕,不少人聚集在啟德機場停車場的天臺,觀看及拍下飛機快將降落香港啟德機場的場面。
(圖:當代中國)
雖說一代港人的記憶就此落幕,但啟德的發展仍在繼續!
啟德會越來越好!
在啟德機場停用過后,港府將啟德機場及其周邊都納入了“啟德發展計劃”。
(圖:香港土木工程擴展署)
比如啟德機場舊跑道的末端,現在已經改建成了啟德郵輪碼頭,是香港主要游輪??奎c。
(圖:香港01)
位于碼頭頂層的天臺公園更成了一個觀光景點,坐擁維多利亞港的全景。
沿著啟德機場舊跑道,香港還興建了啟德跑道公園。
(圖:香港01)
啟德跑道公園仍保留部分跑道痕跡,例如保留至今的紅/白色入境檢查臺等啟德機場文物,公園的主要交通流線與舊機場的跑道一致。
除了啟德機場舊址的改建之外,啟德近幾年發展勢頭也十分強勁。
(圖:香港01)
比如今年開幕正式啟用的啟德體育園,是大型活動選址的不二之選。
(圖:星島頭條)
就在上周末,香港國際七人橄欖球賽也在此舉辦,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前來觀賽。
(圖:香港01)
從昔日“九龍城看飛機”的獨特記憶到如今體育盛事的歡呼沸騰,相信啟德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