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經(jīng)過了1/4了。追劇的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爆款劇或者寶藏劇嗎?
感覺支棱了三五年的國劇市場,近期屬實有些不盡如人意。
要知道,過去三五年,幾乎是每年一大爆,三五個月一小爆的狀態(tài)。
2022年開年,年代劇《人世間》大火;暑期檔古偶《夢華錄》《蒼蘭訣》雖各有爭議,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爆款。
2023年,《狂飆》與《繁花》一頭一尾掀起全民狂歡。后者熱度一直延續(xù)到第二年春天。年中更是有《漫長的季節(jié)》這種極具風格化且口碑熱度炸裂的懸疑劇。
到了2024年,“爆劇”規(guī)模影響力雖不及往年,但也還有《山花爛漫時》這樣9.6分的超高口碑制作。散文詩式創(chuàng)新作品《我的阿勒泰》和都市劇《玫瑰的故事》都讓人眼前一亮。而盡管口碑不及前作,但《慶余年》第二季至少維持了討論度。
然而進入2025年,對標以往大熱爆款的類型集齊了——比如《六姊妹》《北上》算是年代劇;《漂白》《黃雀》則是被寄予厚望的懸疑種子選手;古偶則有《國色芳華》《似錦》這樣的S+……客觀地說,有些劇不差,制作也算用心。但毫無疑問,離大爆款有明顯差距。
這樣的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棋士》被寄予厚望。
這份期待一方面來自平臺。作為騰訊主打懸疑罪案題材的“X劇場”,出品不多,但上一部《漫長的季節(jié)》足夠驚艷。
另一方面來自王寶強。這是繼《我的父親是板凳》(《我的兄弟叫順溜》姐妹篇)之后,王寶強時隔14年在劇集擔當主演的回歸之作。14年,電視劇已經(jīng)不叫電視劇了,網(wǎng)絡平臺成了更為強勢的播出制作平臺。可觀眾對于他的熒屏印象還停留在《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與《暗算》里的阿炳時期,此番飾演身陷罪案之中的圍棋老師,形象轉型吊足胃口。
然而上線以后,兩方聲音吵得不可開交。一說“封神”,無論劇情演技和表現(xiàn)風格均在線;一說爛劇,開篇的情節(jié)和人物設定有《絕命毒師》的影子……追平更新的10集過后,比由覺得兩種聲音都太過極端,接下來不吹不黑分析一下作品的亮點和遺憾。
第一大亮點當然是以棋局謀人生之局的互文。
王寶強飾演的少年宮圍棋輔導老師崔業(yè),少年因圍棋有多得意,中年就因只會圍棋而有多失意。
代表學校參加業(yè)余比賽,不僅獎杯被校長征用,連獎金都是集體的。明明是他的表彰大會,連給他發(fā)表獲獎感言的時間都不給。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意丟他圍棋子欺負,回到家,兒子和母親明顯也更崇拜和尊重自己那當刑警隊長的大哥。
就連他珍視的一方凈土——棋局,也要成為校長諂媚贊助商的社交工具。要求他必須輸給企業(yè)家王紅羽。甚至是在他的妻子、王紅羽秘書的面前!
而即便人生已經(jīng)如此艱難,他也都忍下來了。直到親歷一場搶劫案,為了兒子的醫(yī)藥費,他的人生開始逆轉……
自此,他用自己對于棋局的深刻洞察,設下層層圈套,與奸商王紅羽、與警察大哥展開較量。
怎么樣,這個設定是不是讓人眼前一亮?
這兩年的懸疑劇,反派風頭更盛,從《狂飆》的高啟強到《漂白》的鄧立鋼。片方致力于塑造“圓形人物”、完整人物前史、展現(xiàn)劇集張力、制造營銷噱頭的同時,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也讓劇集的價值觀陷入搖擺之中,進而引發(fā)爭議。
相比之下,《棋士》也是以一個“罪犯”為第一主角的戲。但是劇集卻沒有刻意美化王寶強飾演的崔業(yè)。你能感受到他失意人生的委屈、無奈與身不由己,但也能通過王寶強的微表情和哥哥崔偉回憶的暗示,明確感知到他人性本就有的暗面與性格偏執(zhí)。這樣一來,這部劇雖然以反派為主角,但在同情他的遭遇、贊嘆他的能力之時,觀眾絕對不會姑息他的犯罪事實。
這一點的拿捏,既有劇本的功勞,也有王寶強演技的功勞。
可以說,崔業(yè)這個棋癡,對王寶強既是舒適區(qū)也是新挑戰(zhàn)。
有網(wǎng)友說,前兩集的崔業(yè),正應了《士兵突擊》高連長對許三多的評價“明明是個強人,天生一副慫樣”。曾有過圍棋天才少年的稚拙爛漫,但他卻能在中年默默承受所有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委屈與不公。從許三多到阿炳,王寶強此前出圈的角色身上或多或少有著這樣的特點。但也有挑戰(zhàn)。王寶強此次塑造的崔業(yè),有著明里示弱暗里較勁的陰狠。面對社會與家庭中更為風光的哥哥崔偉或是企業(yè)家王紅羽,他是不甘心的。這種不甘心從棋局延續(xù)到了現(xiàn)實,他要用他棋盤上練就的洞察力,一步步將對方的成功、金錢、權力收入囊中。這種矛盾與層次,對于觀眾印象里憨憨的王寶強,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轉折。目前來看,王寶強演技進步不小,較好地展現(xiàn)出了這種層次。
與此同時,本劇的配角也相當亮眼。從《漫長的季節(jié)》瘦身成功的陳明昊,給人脫胎換骨之感,他與弟弟展開貓鼠游戲,可謂有來有往絲毫不落下風。商人王紅羽可謂李乃文的舒適區(qū),表面有多體面慷慨,內(nèi)里就有多狠辣貪婪。此外,飾演“尿褲子”劫匪的新人陳永勝,憨直莽撞的他與王寶強形成“沒頭腦與不高興”組合,幾場互動戲都做出了笑果。讓人看到了成為“下一個蔣其明”的潛質(zhì)。
當然,想要扛起2025年“劇王”,《棋士》也面臨挑戰(zhàn)。首先,相較于受眾更廣泛的年代劇或是粉絲能夠貢獻更多熱度的偶像劇,亦或是踩中當代人生活痛點的都市劇來說,《棋士》選定的懸疑賽道受眾群體相對垂直,這兩年屢有爆款佳作,但實際上來看,其破圈全靠硬核敘事,對劇集品相要求更高。
放在兩三年前,《棋士》是絕對的大爆之相。然而近幾年因為《隱秘的角落》《漫長的季節(jié)》等劇的爆火,極大地吊高了觀眾對于國產(chǎn)懸疑劇品質(zhì)的預期。劇情上要一波三折,反轉不斷;正派反派都要智商在線,人物飽滿;剪輯畫面都要有電影質(zhì)感,年代感道具不能錯一點……這種背景下,《棋士》必然會接受觀眾更嚴苛的審視。
因而也就不難理解有關《棋士》是抄襲還是致敬《絕命毒師》的討論。對于海內(nèi)外市場,懸疑劇一直是硬通貨,觀眾對于經(jīng)典劇集更是熟稔,所以稍有雷同相似,都無法歸結為“純屬巧合”。但由于基礎設定的兩樣,顯然不在抄襲范疇。而從借鑒角度,能否借助成熟的設定框架,帶給觀眾敘事的新意,才是最有說服力的答案。不過,相信隨著劇集的推進,觀眾的這種疑慮也慢慢消除。尤其是在第七、八集,崔業(yè)設下連環(huán)套,即便在金夏生這個“豬隊友”的拖累下,還是能夠成功從警察哥哥的眼皮子底下擺脫嫌疑,還成功預判了王紅羽的預判,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段故事的設計可謂一波三折高潮迭起。
當然,從劇情上來說,的確也存在為了機巧而犧牲真實性和合理性的細節(jié)。比如開篇的搶劫案,銀行明明裝有攝像頭,卻沒有為警方在調(diào)查時提供更多線索鎖定嫌疑人。盡管這是為了給崔業(yè)后續(xù)模糊嫌疑人身份李代桃僵留出敘事空間,但顯然不符合刑偵真實。
此外,相比于這兩年被用爛的“東北黑暗往事”,《棋士》與近期播出的《黃雀》等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改革開放之初的南方小城。只可惜,兩部劇的主角都在方言表達上,沒能做好功課。這也就讓“南方”淪為一種扁平的背景板,無法與劇情、與人物做到渾然一體,也就離真正的精品差了一口氣。
看來2025“劇王”花落誰家,有待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