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對江蘇來說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2025年“軌道上的江蘇”將基本建成,高鐵覆蓋省內所有設區市和90%縣級以上節點;
2025年全面推進“水運江蘇”建設,全年確保完成航道建設投資140億元,京杭運河蘇南段“三改二”工程將全線建成。
從軌道茫茫到“水運”悠長,當我們沉浸于高鐵所帶來的高效便捷之時,一場靜悄悄的水上交通革新正逐漸嶄露頭角。我們也不禁好奇:全省鐵路總里程突破4700公里,高鐵里程超2500公里,均居全國前列。擁有如此優良的陸運條件,為什么還要大力發展水運?
一
眾所周知,在公路、鐵路、航空、水路等運輸方式中,水運是出了名的“運能大、成本低”。
那么,水路運輸到底有多便宜?
江蘇水網發達,據測算,在省內貨物水運成本平均約為公路運輸的1/7、鐵路運輸的1/3。
從具體實例來看,據京杭運河蘇北航務管理處統計,相比公路運輸,依托京杭運河蘇北段運輸到上海,淮安江淮漕運集裝箱公司一趟能節約70%—80%的成本,一年能為客戶節省2.4億元。
再看江淮運河,2023年8月全面開航后,成功打通了長江與淮河之間的水運大動脈,實現了兩大水系的“牽手”。這一“世紀工程”不僅縮短了航運里程200至600公里,還顯著提升了航運效率,每年為沿線工業企業節省5%—10%的物流成本,還可減少碳排放近18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日起,江蘇境內101座船閘將取消收費,新建船閘不再收費,這一政策的施行無疑為水運發展再添“一把火”。隨著過閘費的取消,水運成本優勢將更加明顯,預計會吸引更多企業從公路和鐵路轉向水路運輸,整體物流運輸結構更加優化。
同樣,相比于陸運,水運可以承載更多的貨物。
在長江沿線,一支拖駁船隊的載運能力已經超過萬噸。
據測算,一艘萬噸級的貨船與100節火車車廂或400輛大型卡車的載重量相當。
更低的價格,更大的運輸體量,這些比較優勢,吸引了砂石、煤炭、鋼鐵、工業產品等大宗商品通過水路運輸。這對于制造業大省江蘇來說,無疑非常具有吸引力。
2024年,江蘇水路貨運量占比約3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22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比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這一數據的背后,是水運對大宗貨物運輸的支撐——全省90%的能源和外貿物資通過水路運輸,煤炭、鐵礦石等戰略物資的“公轉水”“鐵轉水”顯著降低了中間環節成本。
二
為什么是江蘇?
“轄江臨海 扼淮控湖”這八個字最能說明!
在“水運”一途,江蘇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全國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和大海的省份。江蘇水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7%、居全國之首,也是全國水網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被稱作“黃金水道中的黃金航段”。
靠水“吃水”,依托星羅棋布的河道,江蘇的內河航道總里程、等級航道里程等多項指標名列全國前茅,港口貨物通過能力、萬噸級以上泊位數、貨物吞吐量、億噸大港數等多項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河港、江港、海港借助發達的水系串點成網。截至目前,全省三級及以上內河航道總里程已達2616公里,基本形成“聯網通暢、達江通?!钡摹皟煽v五橫”航道網,通達全省87%的縣(市、區)。
尤其是2023年以來,江蘇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的意見》,進一步發揮水運優勢,推動由水運大省向水運強省高質量轉變。2024年,江蘇全面啟動了更具特色“水運江蘇”建設,推動水運建設由“全面分散”向“集約高效”轉變,加快宿連航道、淮河出海航道、連申線通榆河段等二級航道前期工作,全線開工京杭運河蘇南段“三改二”等工程,屆時2000噸級船舶全天候暢行京杭運河江蘇段,形成長江橫穿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的二級及以上航道“十字形”主軸,讓“黃金水道”釋放“黃金效能”。
水運暢、經濟興。暢通的水運運輸“大動脈”,引來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干線航道等級提升納規,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和地方招商引資的新名片、新優勢。
在江蘇,一批百億級企業搶抓新機遇,沿干線航道落戶布局,石化、鋼鐵、紙業等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物流與產業的區域協同和良性互動。例如,宿遷通過運河港口鐵路專線,吸引百億級產業“江蘇宿遷經閣特種材料項目”沿航道落戶;常州依托海鐵聯運班列,積極對接光伏企業,通過擴充運能,為企業提供穩定的出貨通道。水運不僅是運輸通道,更成為產業升級與城市發展的“催化劑”。
三
水路運輸,是物理通道,也是時代印記。
從水路建興時的舟楫往來到鋼鐵時代的汽輪轟鳴,從“漕運咽喉”到“一帶一路”交匯點,對于江蘇人來說,水運承載著歷史傳承與開放創新的雙重使命。
790公里的大運河江蘇段縱貫全省南北8個設區市,兩千多年的漕運史積淀了江蘇悠久的運河文化。時至今日,京杭運河江蘇段至今仍是全球最繁忙的內河航道之一。2024年,京杭運河無錫段船舶通過量超38.35萬艘,貨物載運量約2.93億噸;運河沿岸的蘇州工業園區港,將現代集裝箱碼頭嵌入古典水鄉景觀,成為“古今交融”的縮影。
從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太倉,到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出??谶B云港,水運始終是江蘇聯通世界的窗口?!八\江蘇”發展意見提出,到2025年,新增加密近洋航線15條,基本實現集裝箱近遠洋航線覆蓋60%的重要貿易國家和地區。水運的開放基因,正助力江蘇打造“一帶一路”交匯點強支點。
高鐵追求的是“速度”,水運則詮釋了“厚度”。在江蘇,水運的低成本、高能級與深文化,共同構成了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當“水運江蘇”戰略與“交通強國”目標交匯,這條流淌了千年的水脈,正以更智慧、更綠色、更開放的姿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孫秦旺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