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對于他們的工作,亦是如此
軌道道岔是他們實戰的舞臺
檢修岔尖縫隙必須精確至
連一根繡花針都無法插入
嚴謹細致是他們必備的素養
他們就是保障地鐵安全運營的幕后英雄
信號檢修工
跟著福寶的腳步,今天咱們一起
探索第四期的崗位“趣”體驗
瞧瞧凌晨時信號檢修工們的
“熱火朝天”
隨著末班地鐵回庫
車站出入口卷簾門緩緩落下
一天的時光看似接近尾聲
但對于信號檢修工來說
他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
守護著萬千乘客的安全出行
接下來,福寶將繼續為大家揭秘
這群夜間軌道人不為人知的一面
分秒必爭
3.5小時的“檢修窗口期”
地鐵線網通江達湖、串聯錫城的背后,離不開軌道上的一個特殊裝置——道岔。它就像是“轉向器”,決定了股道的方向,也引導了列車運行的方向。道岔一般由兩根基本軌、兩根尖軌、各種聯結零件及轉轍機械組成。
道岔一旦出現故障就會導致列車停運,因此信號檢修工會定期對道岔進行全面檢查。每天的凌晨0點30分到4點,列車回庫、接觸軌斷電后的3.5個小時,是留給信號檢修工們的“天窗”作業時間。
蓄勢待發
開在深夜的班前會
“開會了!開會了!”信號檢修工長張愛鵬的一句喊話,打破了值班室內的寧靜。這也意味著,他和小伙伴們今晚的道岔檢修工作即將拉開序幕。“今晚的任務是對梅園開原寺站的P201、P203號道岔進行檢測和維護,一組人和我去測試道岔轉轍動作、檢查轉轍機、道岔拉桿等,其他人給設備上油……”實際上,當天的作業內容和分工,張愛鵬早早就制定出了一份長長的表格。他拿著作業明細表,分配了當晚整個班組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
凌晨0點33分,張愛鵬給每位作業人員明確當晚作業現場停電范圍、接地線搭設情況等安全注意事項。張愛鵬介紹說:“作業前宣讀作業令、安全交底是落實道岔檢修安全的必要環節。”施工請點通過后,一切準備就緒,張愛鵬和同事們“全副武裝”,手提工具包,向目標道岔出發!
萬無一失
精確到毫米的檢測標準
凌晨3點半,張愛鵬和同事們忙碌的身影依然穿梭在現場。只見張愛鵬打開手電,蹲在地上,查看轉轍機后很快就得出結論:“這個零件的磨損小于2毫米,符合標準。”接著,他拿出尺子精確測量,果真符合標準。僅一次常規維護,轉轍機涉及的檢修環節就有上百個,光是準確掌握作業程序,道岔檢修人員就需要通過大量實操訓練形成強化記憶,同時不斷提升作業效率。
開蓋、緊固、測量、潤滑注油、參數調整、壓力調試、電控測試,工具在手中不停替換,似一場外科手術,節奏緊張、工序精準。合上機蓋,多道工序逐一完成,嚴格標準下的精細作業,守護的是道岔運行狀態的穩定,兌現的是行車安全的承諾。
隧道中的忙碌身影
頭燈上的點點星光
匯聚成了地鐵平穩運行的燈塔
無錫地鐵人用夜以繼日的堅守
為市民乘客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信息來源:無錫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