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因高級官員在非機密聊天軟件上討論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空襲計劃,并意外將《大西洋》月刊主編杰弗里·戈德堡拉入群聊,引發軒然大波。盡管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堅稱“沒有人分享作戰計劃”,戈德堡3月26日發文反駁,披露赫格塞思曾在空襲前詳細描述行動細節,包括時間、目標和武器部署,稱“若這些信息誤發給敵方,后果可能是災難性的”。為反擊政府不實言論,《大西洋》月刊公布更多內容,揭露美軍對胡塞武裝的精確打擊意圖。
根據披露,赫格塞思在群聊中寫道:“現在情況:天氣有利。剛與中央司令部確認,我們可以發起行動。”他列出計劃:東部時間12時15分F-18戰斗機起飛,13時45分首次打擊“目標恐怖分子”,14時15分首枚炸彈落下,15時36分海基戰斧導彈發射。這暴露了美軍對胡塞武裝的強硬態度。然而,這場“泄密風波”只是前奏,五角大樓的動作顯示,一場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正在醞釀。
衛星照片和開源情報顯示,過去幾天,大量軍機向印度洋迭戈加西亞基地集結,包括至少5架B-2隱形轟炸機、7架C-17戰略運輸機和18架KC-135加油機。美國“動力”網站稱,48小時內3架C-17和10架加油機抵達該基地;英國“防務周刊”援引美國消息人士分析稱,加油機從加州、夏威夷等地調往迭戈加西亞,C-17運送人員、補給和彈藥。航空記錄顯示,多架B-2從美國本土懷特曼空軍基地出發,目標直指迭戈加西亞。迭戈加西亞作為美軍中東行動跳板,B-2可攜帶GBU-57鉆地炸彈,足以摧毀胡塞武裝加固目標,且其3795公里距離伊朗的地理優勢,確保美軍免受反擊。
與此同時,以色列的動作進一步揭示了美以間的戰略配合。據鳳凰衛視援引《金融時報》報道,以色列軍方已制定重新占領加沙的計劃。新任以軍總參謀長提出,入侵加沙、鎮壓哈馬斯,控制大部分地區,將220萬居民遷至地中海沿岸“人道主義區”,并接管援助分配,以切斷哈馬斯資源。以色列官員坦言,這一計劃因特朗普重返白宮得以推進,此前拜登政府曾反對此類行動。
美以配合的意圖顯而易見:美國打擊胡塞武裝,削弱伊朗在中東的代理人網絡;以色列則趁機鞏固對加沙的控制,打擊哈馬斯,共同遏制伊朗影響力。胡塞武裝與哈馬斯均受伊朗支持,若美軍以B-2重創胡塞武裝,搭配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行動,將形成雙線夾擊之勢。特朗普一再揚言“伊朗須為胡塞行動負責”,而B-2攜帶的GBU-57鉆地炸彈不僅威脅胡塞據點,也能摧毀伊朗地下核設施,釋放對德黑蘭的強硬信號。此外,12架F-35A已部署中東,若胡塞或伊朗反擊,將為美軍更大規模空襲提供借口。
此番美以聯手,規模之大、部署之快、下手之狠,顯示雙方意在迅速重塑中東局勢。對胡塞武裝而言,面對B-2的毀滅性打擊和美軍龐大機群,生存空間將被極大壓縮;對哈馬斯來說,以軍的重新占領計劃將使其面臨空前壓力。美以此舉不僅針對地方武裝,更是對伊朗的戰略警告,胡塞武裝能否挺過這一輪狂轟濫炸,答案即將來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