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鐵路裝備收入占比已降至44.82%,風電、儲能、氫能等新產業貢獻了三分之一的營收
文|劉穎 王靜儀
編輯|王靜儀
當“復興號”動車組以350公里的時速掠過華北平原,這個“中國速度”的供應商——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下稱“中國中車”),坐穩了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收入頭名。
近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24年,中國中車錄得2464.57億元營收,同比增長5.2%;歸母凈利潤123.88億元,同比增長5.8%;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達271.28億元,同比增長84.3%。
憑借這一成績,中國中車宣布向股東派發60.03億元分紅,占利潤一半。
更重要的是,中車正在經歷一場從傳統裝備制造商向綠色技術與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轉型:傳統鐵路裝備收入占比已降至44.82%,風電、儲能、氫能等新產業貢獻了35.05%的營收。
中車的高速電動車組,圖源企業官網
在鐵路裝備主業里,維修比賣車更賺錢。2024年中車維修服務收入達417.83億元,在總營收的占比首次突破18%。從“造車賣車”到“全生命周期服務”,這家擁有17萬人的央企巨頭正試圖通過技術升級與戰略轉型,抵御行業周期波動帶來的挑戰。
新產業則是中車的發展新重點,中車正撕掉單一的“造車”標簽,開啟業績雙輪驅動模式。財報顯示,2024年中國中車的總研發投入為166.86億元,占營收6.77%,其中60%的研發投入流向風電、儲能和氫能等新產業,新產業也貢獻了三分之一營收。
鐵路主業:維修比造車更賺錢
中國中車由原中國南車集團與中國北車集團于2015年戰略重組而成。整合雙方資源后,中國中車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
從歷史凈利潤變化趨勢來看,中國中車的盈利能力逐步增強。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64.6億元,同比上升5.2%;歸母凈利潤123.9億元,同比上升5.8%;扣非歸母凈利潤101.4億元,同比上升11.4%。經營現金流凈額為271.28億元,同比增長84.3%。
鐵路裝備是中國中車的核心業務,收入占比最高。財報顯示,鐵路裝備、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新產業(機電業務和風電、儲能、氫能等新興產業業務)和現代服務(金融類業務和物流、貿易類等業務)四大業務板塊分別占總收入的44.82%、18.43%、35.05%和1.70%。
中國中車2024年鐵路裝備業務增長顯著,主因電力機車替代內燃機車的政策驅動。
根據國家鐵路局的《老舊型鐵路內燃機車淘汰更新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老舊內燃機車報廢年限為30年,2035年底前將基本退出市場,推動裝備需求激增。疊加“十四五”規劃補償期(前三年僅完成鐵路投資2.24萬億元,低于“十三五”總規模3.99萬億元),預計2024年-2025年鐵路投資年均達8750億元,加速老舊機組更新與裝備升級。
鐵路行業的迅速發展也是一大助力。2024年,全國鐵路客運量達43.1億人次,同比增長11.9%,較最高點2019年同期增長18.16%。客運需求回升直接拉動動車組新車采購。
財報顯示,全年動車組招標金額達1245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貨運量增長則推動貨車及機車更新需求釋放,貨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2%。
造車賣車是中國中車的核心收入來源,但或許想象不到,維修的利潤率更高,維修可能比造車更賺錢。
高鐵跑久了,零件會磨損,技術也會過時。動車組高級修業務屬于軌道交通裝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環節,可以理解為給高鐵做全身保養和智能升級,包括更換磨損的零件(比如剎車片、軸承)和修補車體裂縫、加裝更先進(提速、更穩和省電等)的控制系統和延長使用壽命等。
相較22.71%的整車制造毛利率,維修業務憑借技術壁壘與客戶黏性,成為利潤結構優化的關鍵支點。2024年中車的維修服務收入達417.83億元,占鐵路裝備業務總收入的37.8%,在總營收的占比首次突破18%。
2024年國鐵集團招標高級修833組,其中五級修(全面檢修)509組,創歷史新高。財報顯示,2024年動車組高級修合同金額同比激增99%。中國中車憑借“檢修+改造+數據服務”模式,將單組維修合同價值提升至3400萬元,較五年前翻倍。
更重要的是,隨著列車存量市場擴大,維修服務有望成為長期增長點,持續提升中車的收益水平。
2024年,中國中車全年綜合毛利率達到21.38%,較2023年的20.54%提升0.84個百分點,得益于主業的毛利率大幅提升。財報顯示,鐵路裝備業務(2024年收入占總營收比重達44.82%)的毛利率為24.72%,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
新產業貢獻三分之一營收
財報顯示,中國中車2024年的研發總投入達到166.8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6.77%,較2023年的6.32%有所提升。
百億元的研發有兩大流向,其一是做好老本行,加速軌道交通裝備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其二是60%的研發投入(100.12億元)都用于拓展清潔能源與新興產業,在新興領域加速突破。
先說造車的主業。
2025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中車副總裁王鋒透露,CR450動車組已完成樣車設計并成功下線,目前正在進行型式試驗。該動車組運營時速可達400公里,成為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車。
相比以往車型,CR450動車組在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整車運行阻力降低了22%,重量減輕了10%,車內噪聲減少了2分貝,客室服務空間增加了4%。這些改進不僅提升了乘客的乘坐體驗,也進一步提高了列車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運營經濟性。
更重要的是未來,中國中車將新產業板塊(風電、儲能和氫能等)視為公司未來發展的核心增長極,重點布局清潔能源裝備(風光儲氫)和低碳零碳交通裝備領域,致力于構建以“風光儲氫”為核心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并推動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等綠色交通裝備的發展。
中車的陸上風力發電機組,圖源企業官網
財報顯示,新產業業務全年營業收入為863.75億元,同比增長7.13%,約占總營收的三分之一。其驅動因素是清潔能源裝備(風電、儲能和氫能等)收入顯著增加,推動業務增長。
公司副總裁余衛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中國中車已打造形成了以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備為核心的雙賽道雙集群產業發展新格局。
在風電領域,中國中車已經完成從“零部件供應商”到“整機+儲能+運維”的系統集成商轉型。其20MW漂浮式風電機組年發電量可達1.4億度,配套的智慧運維系統將故障響應時間縮短至兩小時。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統計,中國中車在全球風電整機商排名位列前15名,中國中車的儲能系統出貨量躋身行業前三。
氫能布局更顯野心。2024年3月,中國中車自主研制的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實現時速160公里的全系統性能驗證,標志著氫能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重大突破。
2024年公司發布了系列化新能源機車,涵蓋1000千瓦到2000千瓦多種功率,展現了其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新產業板塊仍處于波動狀態。例如,中國中車2024年前三季度新產業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0.4%至501.05億元。原因在于,當時風電行業招標延期導致交付周期延后,疊加碳酸鋰價格波動擠壓儲能設備毛利率,共同導致了風電和儲能設備收入下滑,拖累新產業盈利空間。
同時,氫能業務雖完成時速160公里市域列車全球首次滿載運行等技術突破,但商業化推廣仍受制于政策補貼退坡壓力。
新增海外訂單車占比15%
中國中車的產品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24年中車的海外業務收入為283億元,營收占比11.5%,同比增長2.18%。
在新簽訂單方面,2024年的新簽訂單合計3222億元,其中新簽海外訂單472億元,占比14.6%,表現出后續市場潛力。
雅萬高鐵的運營,標志著中國中車從產品出口向技術輸出、資本輸出和全球化經營的轉變。據中國中車官網和新華社介紹,中國中車為雅萬高鐵提供了11列具備耐高溫、高濕、防風沙、抗地震等特點的高速動車組,是全球首個“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出海項目。
同時,匈塞高鐵是中國高鐵技術首次大規模進入歐洲的標志性項目,塞爾維亞境內段預計2025年率先開通。中國中車采用輕量化鋁合金車體、高性能轉向架及先進牽引系統,為匈塞高鐵提供的定制化列車通過了歐盟TSI認證,打破了歐洲市場對“非歐美技術”的固有認知。
中國中車的地鐵也賣到了北美。繼2014年中標美國波士頓地鐵項目后,中車在2017年3月拿下了洛杉磯地鐵車輛采購合同,訂單總計282輛車。2024年底,中車制造的HR4000地鐵列車在洛杉磯地鐵D線上投入使用,此后更多地鐵列車也將投入運營。
德國SCIVerkehr咨詢公司的《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報告》稱,中國中車的軌道交通裝備業務占全球市場份額超30%,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其總營收、凈利潤、市場份額均大幅領先國際同行,總營收是第二名西門子交通的2倍以上。其地鐵車輛銷量占全球市場份額超50%,尤其在亞太、中東歐、非洲等區域占據主導地位,并在逐漸打破歐美企業區域性壟斷。
值得留意的是,在2024年海外收入的283億元中,清潔能源裝備(風電裝備、光伏與儲能、氫能與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等)占比躍升至38%。
中國中車新能源地鐵已在全球多個城市實現商業化運營,包括中國國內及新加坡、中東歐等國際市場。
中國中車12米三門純電雙層客車,圖源企業官網
中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有布局。2024年,中國中車在新加坡新達城亮相的12米三門純電雙層客車,是其在新能源地鐵領域的代表性成果。該車采用寧德時代(CATL)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通過優化電池能量管理系統,單次充電續航能力大幅提升并降低了總體功耗,同時滿足城市通勤的低碳環保需求。
當這個擁有17萬名員工的巨輪開始轉向,其掀起的產業浪潮或將重新定義中國高端制造的全球坐標。
責編 | 張生婷
題圖 | 新華圖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