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小球濾過率是什么?
腎小球濾過率是評價腎功能好壞的「金指標」,每個關心腎臟健康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它。(腎小球濾過率簡稱GFR,單位mL/min/1.73㎡)
腎小球濾過率是指每分鐘經所有腎小球濾出的血液量(原尿量)。
腎科醫生就是用它來衡量你的腎臟工作效率怎么樣!
因此一般情況下,腎小球濾過率高,說明這個人腎臟過濾血液的能力強,腎功能好;
腎小球濾過率低,說明這個人腎臟過濾血液的能力差,腎功能不好!
2.腎小球濾過率怎么測量?
腎小球濾過率不能直接化驗測量,而是用某種標志物的腎臟清除率/血漿清除率來計算,因此稱為“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
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方法是用血肌酐估算腎小球濾過率。
做過檢查的朋友,現在拿出你的腎功能化驗單,找到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這一項,跟隨腎上線一起來對照學習!
例如這個患者,可以看到他的估算腎小球濾過率為7mL/min/1.73㎡,意思是每1.73㎡體表面積下他的腎臟每分鐘過濾7ml血液,腎臟過濾的血液量很少,接近報廢狀態▽
如果腎功能化驗單沒有腎小球濾過率這一項,別著急,你自己也能算!
打開「腎小球濾過率計算工具」(這是腎上線根據國際指南推薦的計算公式做的、供大家方便使用的小程序)。
輸入你的血肌酐(注意單位,大部分醫院肌酐單位是umol/l,但部分醫院如南京東部戰區總醫院肌酐單位是mg/dl)、年齡、性別,查了胱抑素C還可以輸入胱抑素C,點擊計算即可知道你的腎小球濾過率是多少。
注:包含舊版、新版、兒童版GFR計算工具?
胱抑素 C 與肌酐聯合一起計算的工具比單獨的血肌酐估算或單獨胱抑素C估算可能更加準確。尤其是當肌酐不能準確反映腎功能的人群中,加入胱抑素C計算腎小球濾過率的準確性更具優勢。
這些人建議聯合血肌酐+胱抑素C計算GFR
1.肌肉質量高、補充肌酸、肌肉質量低(如兒童、慢性心力衰竭、截肢、神經肌肉疾病)、高動物蛋白膳食、素食者、肝臟疾病、極度虛弱。
2.肌酐估算腎小球濾過率在45-60之間,但是沒有其他腎臟病證據(尿液異常、影像學異常),需要判斷他是否為慢性腎臟病患者。
注意, 正常情況下,由于血肌酐、胱抑素C會上下起伏波動(±10-20%),因此估算腎小球濾過率也會有輕微的波動,不用緊張。
3.腎小球濾過率正常范圍是多少?低于90就是腎功能不全嗎?
大部分正常人的腎功能,一般不會低于60mL/min/1.73㎡。因此KDIGO指南建議,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1.73㎡持續3個月以上可診斷慢性腎臟病,腎功能不全(高齡人群閾值需降低)。
但注意,腎小球濾過率的正常范圍,應該要結合人的年紀來具體細分。
年輕人(40歲內)腎功能處于一生中的頂峰,一些人腎小球濾過率上限可以高至130-140mL/min/1.73㎡,下限可以低至75mL/min/1.73㎡,均屬于正常范圍。
隨著年紀的增長,腎功能逐步衰退,這是人老了之后的正常生理衰退。
因此,年紀大之后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不被視為病理狀態,不能診斷為腎病或腎功能不全。
40-60歲之間,腎小球濾過率正常下限可以低至60mL/min/1.73㎡。
65歲以上人群,腎小球濾過率正常下限可以低至45mL/min/1.73㎡。
而對于兒童、青少年,腎小球濾過率<90mL/min/1.73㎡可視為腎功能降低。
對照看看,是不是有與自己年紀不匹配的降低。
4.怎么用腎小球濾過率對腎病患者進行CKD分期?
已經為確診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存在持續性腎性血尿、蛋白尿或其他腎損傷證據),需要對腎病進行分期,這是為了讓醫患對其腎功能下降的嚴重程度有清晰的認識,以便醫患更好監測和管理病情。
腎小球濾過率從高到低,一共分為5期,從CKD1期到5期(見下圖),代表腎功能越來越差。(注意CKD分期和腎穿刺病理中的分級是兩碼事,需分開看。)
5.腎小球濾過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總體來說,腎小球濾過率偏高不用緊張,怕的是太低了。
腎小球濾過率高有兩種情況:
1)生理性的,顧名思義就是正常的,不用緊張
2)病理性的(見于早期腎病代償期)
大多數偏高屬于生理性的。研究發現 一些18-29歲的人腎功能特別好,腎小球濾過率可以高到130、140mL/min/1.73㎡(有個體差異)。
還有,當女性懷孕時,體內血容量增多,經腎小球濾過的血液變多,也可以導致腎小球濾過率偏高,這也是正常生理性的腎小球濾過率高。
但注意腎小球濾過率估算誤差。當患者比較矮小、瘦、營養不良、身上肌肉太少,導致血肌酐低下,計算后高估了腎小球濾過率,實際腎小球濾過率沒那么高,這種情況建議校正體表面積后再計算(使用腎小球濾過率計算工具時選擇校正體表面積帶入身高體重)。
還有另一種是病理性的,不容易被發現。主要 見于:早期的肥胖相關腎病、早期的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這些疾病早期腎臟代償性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如果不及時糾正病因,后續發生腎功能損害,腎小球濾過率就會出現下降。
6.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有什么癥狀嗎?
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癥狀,不要誤以為會有腰疼提醒你,因此很多人有癥狀就診時是晚期腎病,尿毒癥,腎工廠已經基本倒閉了。
當進入晚期腎病,腎功能嚴重衰竭,就會引起水、代謝廢物潴留、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常見癥狀有水腫、乏力、口腔異味、皮膚瘙癢、胸悶憋氣、頭痛、少尿等。
如果發現有尿檢異常、高血壓、貧血、腎小球濾過率存在與年紀不匹配的降低,應及時去腎內科檢查。
7.腎小球濾過率低怎么修復?還能恢復正常嗎?
有的能修復,有的不能,千萬別信那些提高腎小球濾過率99%有效的夸張宣傳。基本化驗、基本病理都不分析,修復啥腎小球濾過率。
對于腎小球濾過率是在幾周、幾個月(3個月之內)迅速下降腎友,有希望恢復腎功能。因為這種患者通常是由急性的(如感冒、拉肚子、結石梗阻等)、活動性病變(腎穿刺病理顯示存在炎癥浸潤、細胞性新月體等可逆病變)導致的腎小球濾過率暫時性下降,通過腎臟自身修復或治療誘導疾病緩解,腎功能恢復。這類活躍病變的患者可能會酌情使用激素、嗎替、環磷酰胺、他克莫司/環孢素、布地奈德腸溶膠囊等誘導緩解,并不是每一個腎友都適合用,需醫生綜合判斷,遵醫囑用。
對于多年的慢性腎臟病,腎小球濾過率低已經持續6個月以上,這種情況盡量穩住就很棒了。因為這些患者通常是由慢性的、不可逆性病變(纖維化、萎縮這些慢性化病變導致)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目前治療手段不能逆轉。
因此,腎病強調早診、早治,在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尚處于可逆階段時,接受規范治療,盡可能的保留腎功能。
8.這些用來提高腎小球濾過率的方法統統不靠譜!
刻意不運動不鍛煉讓肌肉量減少
刻意不吃肉讓營養狀態差
拉肚子排肌酐
或者其他藥物增加腸道或腎小管增加肌酐排泄
統統不靠譜!
實際腎小球過濾血液的能力還是那樣,腎功能并沒有本質上的改善。
僅僅是因為你通過一些途徑增加肌酐從腎小球以外的其他地方排泄,或者減少肌酐生成,導致腎小球濾過率增加的假象!
假的真不了,不要執迷于這些假象!
9.怎么讓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速度慢一點?
第一,堅持遵醫囑使用降尿蛋白、保護腎臟的藥,如普利/沙坦類、格列凈類、非奈利酮等。
第二,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體重、痛風,以及貧血、酸中毒等腎病合并癥和并發癥。
第三,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低鹽飲食,優質低蛋白飲食(主要是針對慢性腎臟病3期及以上的腎友),適度運動,充足睡眠,戒煙限酒,放松心情,不濫用腎毒性藥。
10.腎病最終都是尿毒癥?所以治不治結局都那樣?
在腎友群體中很流行一種觀點:‘腎病治不治都那樣,反正結局都是尿毒癥透析’。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貌似在說反正人都要死,所以怎么活無所謂?
悲觀者永遠正確,樂觀者永遠前行!慢性腎病確實不好治愈,但延緩腎功能的區別在于,是5年就要透析,還是20年、30年、50年、60年后才要透析。
誰說治愈才算成功呢?如果現有醫療手段治愈不了的情況下,盡量延緩,使患者晚一點透析,甚至延緩到壽終正寢才要透析是不是也是成功?誰說成功的定義只有治愈那一種!
科技進步,醫療發展是需要時間的,在還沒發展到能治愈慢性腎病的時代,難道就不值得過了?別做顧影自憐的那個悲觀者,去做那個大膽前行的樂觀者吧!
參考文獻:
1. In defense of age-base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thresholds to defin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點開下方圖片,可關注、查看、搜索腎上線所有歷史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