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位、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頂級門閥士族。太原王氏,源自姬姓,先祖可追溯至周靈王太子姬晉。
東漢末年,王允擔任司徒,曾經聯合呂布誅殺了董卓,他在國家、社稷上的力挽狂瀾而把這一家族推為天下名門。
南北朝時期,王氏與北魏皇室聯姻,并出過多位皇后和駙馬。唐朝時期,王氏出過11位宰相,在政治上仍然很有影響力。王氏也是文人輩出,如唐代詩人王之渙、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清代學者王夫之等都屬于太原王氏。
第七位、滎陽鄭氏
滎陽鄭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鄭國,其王室國滅后仍以鄭為姓,以故地滎陽為郡望。
東漢末年,以鄭當時一脈的鄭渾、鄭泰等人為開始,逐漸發展為高門望族。歷經變遷入唐之后,鄭姓仍為望族,先后有十一人擔任宰相。
第六位、范陽盧氏
范陽盧氏出自姜姓,始祖為東漢盧植,以儒學顯名天下。
三國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盧欽、盧珽、盧志、盧諶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首應旌命”,入局朝廷,盧氏成為北方一流高門。
唐朝時,范陽盧氏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盧照鄰, “大歷十才子”之盧編等。
第五位、瑯琊王氏
瑯琊王氏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祖先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王翦和王賁。
東晉時期,王導擔任宰相,王敦擔任大將軍,在政治上掌握了實權。王羲之則是書法大家,在文化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南朝時期,王氏出過8個皇后和36個駙馬,并培養了35位宰相和186位文人名士。
王氏被稱為“華夏首望”,在南方士族中無人能及。
第四位、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先祖為春秋時齊國公卿之一。
東漢時期,崔林擔任司空,在政治上很有地位。曹魏時期,崔琰擔任司徒,在文化上很有名氣。南北朝時期,崔浩擔任尚書令,在軍事上很有才能。
唐朝時期, 清河崔氏出過23位宰相,在政治上仍然是頂級門閥。
第三位、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家族之一,他們從春秋時期開始興起,直到宋朝還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漢初時期,楊喜隨劉邦攻滅項羽,并被封為赤泉侯。東漢時期,楊敞擔任丞相,在政治上很有聲望。
隋朝時期,楊堅推翻北周,建立隋朝,并傳位給楊廣。唐朝時期,楊氏出過11位宰相,以及楊貴妃、武則天的生母、李世民的楊妃等皇后皇妃。
第二位、隴西李氏
李姓中最尊貴的一支是哪個?南宋鄭樵編《李氏源流》時,“言李者稱隴西”。隴西李氏,是李姓中最顯要的一支。
隴西李氏久負盛名,據說老子李耳、“飛將軍”李廣都來源于隴西李氏。
到了東晉時期,李氏分為兩支,一支是李暠、李淵、李世民等人,建立了西涼和唐朝;另一支是李寶、李充、李白、李煜等人,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第一位、曲阜孔氏
曲阜孔氏的先祖為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去世后,魯哀公為其上謚號為“尼父”。
漢朝追謚為“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時追封孔子為文宣王,這是孔子第一次被封王。
北宋真宗時,為避宋圣祖趙玄朗名諱,將孔子的謚號,改為至圣文宣王,地位依舊崇高。
孔子最后一次變更謚號,是1935年,由國民政府為孔子上“大成至圣先師”的謚號。
孔氏家族的家譜非常完備,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每一代子孫都記錄的清清楚楚,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世界最長家譜”。
傳承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共83代,無愧中國史上第一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