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研究團隊在《前沿研究雜志》(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刊發(fā)了一項研究。
這項研究基于2.6萬人近20年的飲食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不同組合對壽命的顯著影響。
研究找到了“長壽飲食公式”:較低蛋白質(zhì)+中等脂肪+中高碳水化合物。按照這樣搭配吃,最高可以降低27%的死亡風險!
研究人員根據(jù)不同營養(yǎng)素(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將飲食模式分為24種類型,發(fā)現(xiàn)只有下面這4種飲食搭配,可以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1)中等蛋白質(zhì)+偏高脂肪+中等碳水化合物(死亡風險降14%)
(2)中等蛋白質(zhì)+中等脂肪+中高碳水化合物(死亡風險降21%)
(3)中等蛋白質(zhì)+偏高脂肪+中低碳水化合物(死亡風險降24%)
(4)較低蛋白質(zhì)+中等脂肪+中高碳水化合物(死亡風險降27%)
研究特別指出,當主食(碳水化合物)攝入處于在42.5%-46%時死亡風險最低,蛋白質(zhì)攝入在12.5%-25%時死亡風險最低,而極端高蛋白飲食或低碳水飲食反而有害。
研究指出:長壽飲食搭配,需要注意這三點——
一、蛋白質(zhì):每日攝入60克,優(yōu)選來源
上述研究的長壽飲食搭配中,每天蛋白質(zhì)攝入占總能量的12.5%(約60克)。我國最新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推薦,成年女性每天的蛋白質(zhì)攝入量為55克,男性為65克,和我國膳食指南的推薦攝入量基本保持一致。
建議選擇優(yōu)質(zhì)蛋 白質(zhì)來源,如瘦肉、魚類、豆類、堅果和低脂乳制品。 建議成人每日吃一個雞蛋,蛋白蛋黃都要吃 。
二、脂肪:每日50-70克,優(yōu)先選擇不飽和脂肪
研究中“中等脂肪”每天攝入占總能量的25%-37.5%( 約57~85克),在脂肪的選擇上,建議選擇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魚油、堅果和種子。控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
研究特別指出,菜籽油、大豆油和橄欖油的攝入量增加與總死亡率的降低有顯著關(guān)聯(lián)。比如,每天多吃5克的菜籽油,總死亡風險降低15%,大豆油為6%,橄欖油則為8%。
三、碳水化合物:200~300克,全谷物代替部分精米精面
研究中碳水化合物攝入占總能量的42.5%-46%(約217~233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谷類食物200~300克。下面是中國營養(yǎng)學會多位專家在2017年全民營養(yǎng)周期間評選出“中國好谷物”品類前10名:
參考:健康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