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5028字 | 閱讀需11分鐘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也是現(xiàn)在中國大陸版圖的最南端。
然而在古代,中國版圖的最南方是比海南緯度更南的越南。從時間上來看,越南被納入中國版圖的時間甚至比海南還早。
自漢代起,中國就在越南建立了有效的行政區(qū)劃建制。海南則被中原王朝占領又棄守,直到隋唐后才逐步建立穩(wěn)固統(tǒng)治。
▲越南曾是中國領土的最南端
即便如此,歷史的最終結果卻是,越南在歷經1000年的中國統(tǒng)治后,最終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海南島則徹底留在了中國的版圖之內。
為什么中國丟失了越南,卻能穩(wěn)固控制海南島?
一、海南越南盡入中華
公元前221年秦國統(tǒng)一六國后,秦始皇發(fā)兵南下征服了從嶺南到越南北部的廣袤領土,越南北部被納入象郡管轄。
▲秦朝版圖
秦漢更替后,公元前111年,漢武帝隨即命令軍隊跨過瓊州海峽,首次將海南納入中國版圖,比越南要晚了一個世紀。
▲西漢地圖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從中原王朝統(tǒng)治腹地進入嶺南地區(qū),受大量丘陵山地和河網影響,中原王朝的統(tǒng)治力開始變弱,但中原-嶺南-越南的陸路通道是現(xiàn)實存在的,紅河平原土地肥沃適合開發(fā),便于越南的駱越人吸納中華文化并最終發(fā)展成京族。
▲從中原到越南,需要穿越重重山嶺
越南北部面積近15萬平方公里,其中紅河平原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這里地勢平坦、河網稠密。水稻、甘蔗等農作物在此能實現(xiàn)一年三熟,因此農作物產出總量較多。
西漢初年,官方統(tǒng)計的兩廣及越南地區(qū)的總人口約120萬(漢族+少數(shù)民族),其中63%生活在紅河平原。即便考慮到大量嶺南漢族被地主隱匿戶口,但仍需承認紅河平原是當時嶺南地區(qū)人口最集中的區(qū)域。
足見當時紅河平原是中國南方自然環(huán)境、人口承載力最為優(yōu)越的地區(qū)之一,甚至優(yōu)于同時期的珠江三角洲。
▲三角洲及其適宜人類開發(fā)
反觀海南島,面積僅3.3萬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比38.7%,另有臺地占49.5%,平原僅占11.2%,地形并不利于農業(yè)開發(fā)。
瓊州海峽的跨海障礙嚴重制約了中原王朝對海南的控制力,當?shù)卦∶駷橘等耍樤降囊恢В笱莼衫枳澹麄冊谖幕曀咨吓c漢人差異巨大,且當時的俚人經濟社會發(fā)展滯后,尚未走出原始部落狀態(tài)。俚人頻繁起義反抗?jié)h朝統(tǒng)治,華夏文明在當?shù)氐膫鞑ヒ惨虼耸芟蕖?/p>
▲西漢對海南統(tǒng)治限于北部
西漢也不重視海南島這個狹小的荒島,其統(tǒng)治范圍實際上僅覆蓋島嶼北部沿海平原一帶。西漢對海南全島的統(tǒng)治只是名義上的。
同時期的越南正在穩(wěn)步開發(fā),紅河平原上阡陌縱橫,已然成為西漢王朝重要的農業(yè)產區(qū)。
公元前46年“珠崖(海南)再反”,此時中原遭逢大災,國力下降的漢朝無力兼顧,在位的漢元帝下詔放棄海南島。
▲海南地形
被放棄的海南島依然是原始蒙昧的樣子,當時黎族生產力和社會組織形態(tài)都十分落后,缺乏自主發(fā)展的動力,即便西漢放棄海南,黎族依然沒有能力在當?shù)亟医M織。
與此同時,兩漢時期的越南得到進一步開發(fā),中國的控制區(qū)長期維持在今越南中部,這里是漢朝的最南端。不斷接收華夏文明的京族逐漸形成自身文化特色,有了初步的民族意識。
▲越南京族分布(綠色)
漢朝后,中國進入三國分裂時期,偏居江南的吳國更為重視開發(fā)完善的越南,吳國將越南與兩廣分離,單獨設置一級行政區(qū)劃——交州,行政中心位于紅河平原。
吳國也曾出兵海南島,終因氣候等原因撤退。畢竟相較于越南,海南開發(fā)難度大且投入成本高,吳國也沒有繼續(xù)向海南用兵。
隨著五胡入華、衣冠南渡,中國再次進入長期分裂的南北朝時期。南朝為了同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對抗,無力顧及海南島。自西漢棄守以來,海南始終游離于中華版圖之外,越南卻已成為中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孫吳地圖
相較于面積狹小、地形崎嶇且發(fā)展落后的海南島,越南肥沃的紅河平原經過兩漢魏晉的開發(fā),已發(fā)展成中國重要的農耕區(qū)。
即便在分裂時期,中國依然不斷完善在越南的行政體系,對當?shù)貙嵭兄苯咏y(tǒng)治。儒家思想和漢語通過官學在這里傳播,越南和嶺南等地快速融入中華。
被棄守的海南依然是黎族占主導的原始部落社會結構,越南融入華夏文明的速度和開發(fā)程度是海南無法比擬的。
▲紅河平原
公元6世紀,此時中國南方被梁朝統(tǒng)治,梁朝拉攏嶺南俚人大族冼氏,在冼氏家族支持下,大量海南島的土民前來歸附。
梁武帝決定乘勢恢復對海南島的直接統(tǒng)治。公元540年左右,梁朝在島上設置崖州。時隔近500年,海南島重入中華版圖。
▲南朝梁代重新控制海南
二、大唐余暉:北部灣的地緣裂變
隋朝統(tǒng)一中國后,在海南島南北設置了三個郡,首次實現(xiàn)了在全島設郡。
唐代在鞏固前代環(huán)島行政建置的同時,嘗試政權機構設置向海南島內陸山區(qū)延伸。
此時,海南島沿海被隋唐時期遷徙而來的漢人移民勢力控制、內陸山地仍是黎族部落(生黎)的天下,二者之間是少部分開始漢化的黎族(熟黎)。
隨著建制恢復,各類被貶官員及農業(yè)移民的到來,海南才正式開啟融入華夏文明的進程,這比越南晚了近800年。
▲唐朝地圖
除了行政區(qū)劃體系上的日益完善,海南島在隋唐時期成為失寵得罪宗室官吏的謫逐避難之地,海南沿海的漢族聚居區(qū)不斷擴大,貶謫官員、弄農業(yè)移民的到來也加速了海南島的漢化進程。
唐朝此舉加劇了漢人與與土著黎族的矛盾,但此時唐朝國力強盛,有足夠的實力應對海南島上黎族的叛亂,在海南島南北設置統(tǒng)治機構,黎族的生活區(qū)域限定在島內陸地區(qū)。
▲黎族
如此一來,黎族想要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就只能通過與漢族合作,這為中原政權徹底消化海南島打好了堅實基礎。
但生產力落后的黎族和漢族移民保持著各過各的心態(tài),海南島的漢化和開發(fā)只能憑借規(guī)模有限的漢族移民推進,海南沿海各州縣官員均由漢人擔任。
▲唐朝擴大了對海南的控制范圍,但中部山區(qū)仍未控制
唐代海南隸屬嶺南道,沒有獨立行政地位。反觀越南,設置有獨立行政區(qū)劃——安南都護府。當?shù)鼐┳逶谏a力、社會組織形態(tài)、人口規(guī)模都遠強于海南的黎族,紅河平原的開發(fā)主要依靠漢化的京族,而非漢族移民。
越南豪族在漢化過程中發(fā)展壯大,諸如愛州(今越南清化)大族黎氏從南朝梁、陳再到隋朝,連續(xù)三朝世襲愛州刺史。唐代京族大族杜氏族人杜英策、杜懷璧等人甚至未經科舉就被任命為越南本地州郡刺史。
▲唐代越南與海南
唐玄宗時期擔任安南都護的李鄠因擅殺京族豪族,唐朝為安撫京族豪族,將流放李鄠海南。由此不難看出京族在本地的巨大影響力,這一點是仍處在原始生產狀態(tài)的海南黎族不具備的。
應當說明,漢族移民是海南開發(fā)的主力,因為黎族原始落后的社會組織無法推動海南的開發(fā),海南在行政上也始終是兩廣的一部分。
而開發(fā)越南的主力是京族作為主力,京族已然形成民族文化認同。紅河平原可單獨構成一個地緣板塊,當?shù)卦O立為獨立的行政區(qū),這都為日后越南脫離中國控制奠定了基礎。
▲越南遠離唐朝統(tǒng)治中心
唐朝中后期,中國對越南的控制力下降,京族豪族崛起。10世紀初,隨著唐朝滅亡中國分裂,越南豪族趁機獨立,越南豪族擊敗了割據兩廣、海南等地的南漢政權的控制,擺脫了中國對越南長達1000年的統(tǒng)治。
▲越南獨立
海南島上的黎族仍處于刀耕火種的落后狀態(tài),沒有能力像越南京族那樣,利用中國亂世獨立建國。
公元971年,北宋滅亡南漢,兩廣、海南島盡入北宋版圖。海南島再度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隸屬于廣南西路(今廣西前身)。
北宋初年,宋朝試圖再度征服越南。公元981年,北宋趁越南內亂出兵南下,結果在白藤江被越軍擊敗。
▲北宋
面臨北方遼國、西夏的巨大威脅,北宋無心也無力繼續(xù)在蠻夷居住的越南投入更多資源。白藤江一戰(zhàn)后,北宋放棄征服越南,越南最終以朝貢國的地位加入中國宗藩體系,徹底取得獨立。
隨著中國社會重心南移,鄰近對外貿易路線(海上絲綢之路)的海南島愈發(fā)受到重視,宋代對海南島的行政區(qū)劃更為細致。
▲海上絲綢之路
從兩晉到南宋建立,中國北方在數(shù)個世紀中遭受了多場大規(guī)模戰(zhàn)亂,大量北方人口經歷三輪大規(guī)模南遷。在江浙一帶人口膨脹的基礎上,福建承載了新一輪人口外溢。
但福建山地多、平原少,人地矛盾尖銳。隨著閩南地區(qū)人口膨脹,大量閩南人通過海路移居海南島,宋代移民潮的興起奠定了海南島的閩南+土著文融合的文化底色,中原王朝對海南島的實際控制力度顯著不斷加強。
▲福建地形圖
從唐宋到蒙元,閩粵漢人大規(guī)模南遷的過程中,海南島始終是重要目的地之一。這是海南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移民潮,奠定了如今海南的文化底色和人口構成。
海南落后封閉的面貌逐步改變,漢語閩南語扎根海南島,最終形成海南話,反觀開發(fā)完備的越南卻鮮有閩粵移民。
▲閩南語分布
這是因為海南黎族發(fā)展滯后,尚未形成獨立民族意識,因此對漢人移民的戒備心較弱。從唐末到宋元,隨著漢人移民的增加,海南沿海已悄然完成漢化。
越南的京族文化較為完備,族群實力強大,已然成為紅河平原的地頭蛇,漢人移民來此不僅很難融入,甚至可能成為被排斥的對象。
越南獨立后,在閩粵漢人眼中,這片淪為異域的土地的移民價值更比不上仍是中華版圖的海南島了。
▲宋元時期,越南徹底淪為異域
三、海南與越南的迥異發(fā)展之路
14世紀中葉,漢族建立的最后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明朝登上的歷史舞臺。
明朝設立的行政區(qū)劃基本框架延續(xù)至今,海南島全境設立為瓊州府,歸廣東省管轄。到15世紀中葉,瓊州府下轄三州十縣,該行政格局一直延續(xù)到清朝末年。
15世紀初,隨著越南改朝換代,國內政治動蕩。明成祖朱棣以此為由軍事介入越南。
▲明朝短暫征服越南
明朝憑借體量優(yōu)勢征服了越南,但此時,越南已經獨立發(fā)展400余年,雖然政治制度、社會風俗上包含了諸多華夏文明底色,但京族等土著民族的文化特點也十分明顯。
此時的越南人已經形成了獨立國家觀念,并不認可明朝的統(tǒng)治,越南各地起義不斷。由于消耗巨大,明朝在1427年徹底退出越南,越南再度獨立,越南人的身份認同進一步增強。
▲越南南進,國家實力不斷增強
此后,越南封建王朝不斷向南開拓領土(南進),隨著占族、高棉等族聚居區(qū)的融入,越南整體國力增強,戰(zhàn)略加大,中國封建王朝已難以輕松吞并越南。
越南文化通過多民族融合,與華夏文明的差異性也不斷拉大。越南雖然承認自己是中國主導的東亞宗藩體系中的一員,承認中國為其宗主國,但越南的獨立地位已無法扭轉。
▲越南模仿漢字創(chuàng)建的喃字
反觀海南島,明清兩代在前代基礎上繼續(xù)推動海南融入華夏文化體系。明清在海南實行雙軌統(tǒng)治結構,除了沿海漢化地區(qū)的府州縣,內陸黎族聚居區(qū)設置土舍推廣漢化,任命黎族首領出任土官。
19世紀末,歐洲列強加大對遠東地區(qū)的殖民入侵,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被法國占領,中國主導的宗藩體系趨于瓦解。
▲法國控制越南
列強互相制衡下,法國放棄割占海南島的企圖,但仍強迫清廷簽訂條約同意“不將海南島割讓給他國”。
民國建立后,中國面臨的海疆危機并未解除,將海南島獨立建省,增強中國對海南統(tǒng)治效力的提議一時熱絡,但民國的軍閥混戰(zhàn)讓海南建省化為泡影。
▲近代列強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劃分
新中國建立后,海南島于1950年5月獲得解放。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海南島的到有效貫徹,近千年來一直高度自治的山區(qū)黎族建立了本民族自治區(qū)域,徹底被整合進國家行政架構。
此后的38年間,海南島依然是廣東省的一部分,因地處國防前線,海南的經濟發(fā)展一度十分緩慢。
▲建國初期,海南隸屬于廣東省
改革開放后,海南作為沿海開放地區(qū)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1988年,海南島脫離廣東獨立建省,成為中國第31個省級行政區(qū)。這是海南被納入中國版圖一千余年后,首次成為獨立一級行政區(qū)。
▲海南建省
黎族也獲得了新的發(fā)展,1953年至2024年,海南黎族人口從33萬增長至163萬,在當?shù)氐娜丝谡急葟?3.8%提升至15.9%,海南島內陸依然是黎族聚居區(qū),設立了黎族自治縣。
▲海南行政區(qū)劃
回溯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越南和海南島最早同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邊疆之地,但海南島面積狹小,山地占比過大,外加島嶼地位帶來的客觀影響,古代的黎族文化水平發(fā)展緩慢,缺乏獨立發(fā)展國家文明的動力和能力。
唐宋之后,漢族移民遍布島嶼四周沿海,海南黎族無論從哪個方向對外交流、獲得文化進步,都只能接觸到漢人,這讓海南黎族只能有漢化-融入華夏這一條道路可以選擇,海南也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海南少數(shù)民族語言分布
越南被納入中國版圖的時間早于海南,紅河平原肥沃的土地也便于當?shù)匕l(fā)展農業(yè)文明。當海南黎族仍在過著刀耕火種的部落生活的時候,漢化的京族已經是開發(fā)紅河平原的絕對主力。
在吸取大量華夏文明之后,已經形成族群認同、人口規(guī)模龐大的京族立足紅河平原這一獨立地理單元,趁著中國分裂之機脫離中國政治軌道。
▲紅河平原是越南國家的基本盤
時至今日,海南島人口剛剛突破1000萬,而面積小于海南島的紅河平原上承載著約2500萬人口,如果算上整個越南北部,人口則接近4000萬。
紅河平原不僅是越南經濟的重要引擎,更是該國政治中心所在地,確保了越南獨立后發(fā)展成東南亞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自然條件的差異,最終決定越南和海南,一個走向獨立,一個徹底融入華夏版圖。
▲海南與越南之間是一條海上國界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