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美國蒙大拿州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抵達北京展開訪問。這一消息經多個外交渠道確認后,迅速引發各界對此次訪問目的及對中美關系影響的猜測。美國駐華大使館通過海外社交平臺發布了戴恩斯抵達的消息,并配發了與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武安妮的合影,這一官方動作也在向外界釋放著某種信號。
特朗普(資料圖)
戴恩斯的個人背景也為此次訪問增添了別樣色彩。他是美國資深政治家和前企業高管,上世紀90年代,作為美國企業駐華高管,曾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工作了6年,其參議員個人網頁上還介紹說,他有兩個孩子在香港出生。2012年他當選蒙大拿州國會眾議員,2014年當選蒙大拿州聯邦參議員并于2020年成功連任,2023年成為共和黨參議院全國委員會主席。在政治立場上,他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他與特朗普的公共政策立場吻合度高達86%。
在戴恩斯訪華期間,中方進行了高規格接待。3月21日,中國副外長和戴恩斯會晤;3月22日,中方高層會見了戴恩斯,就中美關系面臨的諸多問題交換了意見 。3月23日下午,戴恩斯來華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和部分美國企業界人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中方高層的接見。這些外交互動彰顯了中方對中美關系的重視,也表明中方愿意通過對話溝通解決雙方存在的問題。
魯比奧(資料圖)
從此次訪問的時機來看,當下的中美關系正處于復雜微妙的階段。美國近期在全球范圍內濫用關稅政策,不斷挑起貿易爭端。特朗普上任以來,分別在2月4日和3月4日宣布兩輪對華商品加征關稅措施,中國商務部和財政部于3月5日宣布了有關反制措施。美國這種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僅損害了中美兩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也對全球經濟秩序造成了沖擊。在此背景下,戴恩斯訪華被外界普遍認為與中美經貿問題的溝通協調有關。
戴恩斯本人在訪華前也曾表達過對中美貿易關系的看法。他在17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希望美國與中國可以有更好的貿易關系,認為美國“可以向中國出售更多商品,這將有助于增加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美國企業“需要更好地進入這些(中國)市場” 。這表明美國國內部分有識之士認識到中美經貿合作的重要性,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政府面臨著來自國內企業界和就業市場的壓力,需要改善與中國的經貿關系。
然而,在戴恩斯訪華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據《聯合早報》報道,戴恩斯在3月23日接受彭博新聞社電話訪問時稱,“在制止制造芬太尼流入美國問題解決之前,中美之間難以就關稅和非關稅障礙進行任何對話” 。但事實上,中國早在2019年就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今年3月10日,中國又發布了關于芬太尼管制的白皮書,詳細列出了中國關于芬太尼的管制措施。美國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后查獲的芬太尼類物質90%來自墨西哥而非中國。戴恩斯拿芬太尼問題說事,顯然是在無理取鬧,是美國一貫的談判施壓手段,企圖借此掌握談判主動權。
戴恩斯(資料圖)
此次戴恩斯訪華,為中美雙方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溝通平臺。盡管在一些問題上雙方存在分歧,但通過對話交流,有助于增進彼此的了解,減少誤判。從外交互動的頻繁程度和高層接見的規格來看,中美雙方都有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意愿。中方一直秉持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致力于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而美國方面,在國內經濟壓力和國際輿論的雙重影響下,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系。
對于國際社會而言,中美關系的走向至關重要。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兩國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系不僅影響著兩國自身的發展,也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如果中美能夠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實現互利共贏,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大動力,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此次戴恩斯訪華雖未達成最終的“大結局”式成果,但為中美關系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未來,中美雙方仍需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繼續保持溝通與對話,妥善處理分歧,推動中美關系朝著健康、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這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將迎來更加積極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