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
花都區在獅嶺鎮合成村舉行
新就業群體“一站式”友好商圈揭牌
暨“政銀企”紅聯共建簽約儀式
全市首創的“政銀企”
紅聯共建新就業群體幸福食堂
正式開放
廣州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 “兩新”工委、市“小個專”行業黨委、花都區委分管領導以及參與建設的各共建單位和企業家代表,共同迎接了幸福食堂正式啟用后的首批 就餐人員 。
活動按照廣州市關愛凝聚新就業群體“暖·光計劃”以及花都區暖心關愛凝新聚力“十個一”行動的部署,以“黨建引領+活動多樣+服務貼心”的嶄新模式,匯聚政府、銀行、企業等多方力量,在獅嶺鎮合成廣場,為外賣騎手、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精心打造了一個集就餐休憩、“一分錢”購水、智能充電等13項功能于一體,深度融合學習交流、金融服務、心理疏導的“一站式”友好商圈。
01
共建:
將“泉芯小屋”心理公益服務平臺升級為職業成長的孵化器,構建技能培訓、法律援助、心理咨詢三位一體的體系,為新就業群體職業發展賦能增效;
02
共治:
將“羊城紅騎手”積分激勵機制轉化為基層治理橋梁,賦予市容監督、隱患上報等治理實踐,推動新興職業群體從“治理變量”轉變為“治理力量”,共同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
03
共享
將“一站式”服務驛站打造為城市溫情補給站,集成休憩充電、應急保障等“1+13+N”功能模塊,以友好商圈示范標桿為載體,讓城市發展的紅利,轉化為新就業群體可感可觸的四季關懷和人生出彩的機遇
花都區委“兩新”工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創新“政銀企”紅聯共建模式,把關愛做到需求上、心坎上,同時聘任新就業群體為“流動網格員”,利用“隨手拍”等一線優勢,鼓勵他們參與基層治理,推動共建共治共享“雙向奔赴”。
“一站式”友好商圈在全市創新推出的幸福食堂,以自助餐形式吃喝不限量,只需9.9元,有效解決了新就業群體“熱飯難尋、歇腳無處”的現實難題,進一步增強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作為幸福食堂的承辦方,廣東艾買菜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興冬表示,自己在經營農貿市場時發現社區老人做飯難,騎手、快遞員吃飯趕,便決定用自身市場優勢承辦幸福食堂,以實惠的價格,放心的新鮮食材,解決新就業群體的吃飯問題。
在該食堂,前來用餐人員有序地排隊取餐、文明用餐,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則維持秩序、保持用餐環境衛生。正在用餐的新就業人員杜傳亞說:“這里的食材相當豐富,犖素搭配得當,只花9.9元,就可選擇十幾個菜品,加上這里干凈整潔、環境舒適,在這里用餐感覺很溫馨,像回到了家一樣,每一口都有家的味道。”
現場工作人員說,目前中國農業銀行花都分行還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充值100元送20元的優惠服務,如此算來,一餐飯只需約8.3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花都區有1萬余名新就業群體,他們每天穿梭于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為這座城市的文明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與生機。
近年來,花都區委區政府十分關心新就業群體,僅在去年,依托311個愛心驛站開展“暖·光計劃”行動28場,定向完成微心愿近3000個,發放慰問品3500余份……無數的愛心與關懷為新就業群體匯聚起溫暖的磅礴力量,感動了很多新就業群體成員。
美團外賣騎手張亞飛說:“對于每天都在大街小巷來回奔跑的外賣騎手來說,有這樣一個食堂,感覺很暖心,確實解決了騎手用餐難的問題。也有了一個歇腳的地方,特別是臨近夏天了,天氣會比較熱,有了這個既能解決吃飯問題、又能避暑的地方,自己的幸福感實在是滿滿的。”
來源:花都區融媒體中心
圖文:謝惠瑜、江紹成、姚日文 通訊員:吳潤嬋、賈飛
編輯:花無缺
“花都融媒視頻號”內容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