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
浙江日報頭版聚焦
玉環如何在傳統制造中
“長”出機器人產業
來看原文
區位條件不夠好、資源稟賦不夠佳的玉環市,培育出一個頗具規模的機器人產業集群。截至去年,當地擁有機器人產業關聯企業52家,產值達77.9億元,比上年增長6.85%。日前記者走訪時發現,新興產業的崛起得益于當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玉環傳統制造業發達,擁有精密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水暖閥門等多個產業集群,相關企業具備較強的制造能力,且生產邏輯、產品品類與機器人產業相通。這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造基礎、完整的產業鏈支撐和廣闊的市場。
產業興起離不開企業的內生動力。玉環一批傳統制造業企業因勢利導,自主轉型推動了機器人產業發展。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里,一派用機器人造機器人的火熱景象——四軸scara機器人正在進行錫焊流水作業,六軸協作機器人精準抓取、貼磁瓦,一套動作行云流水。與此同時,桁架機器人接續下線,搭載工業母機快速運轉。
深耕工業伺服系統領域20多年的琦星智能正逐漸實現從生產工業縫紉機關鍵零部件到智能機器人的產業化升級。“伺服系統是工業縫紉機的關鍵零部件,應用到工業機器人上,則是‘大腦和神經系統’。”董事長林子春介紹,企業在杭州、廣州等地成立研發中心,前后投資1億多元開展智能機器人相關產品研發。目前琦星智能的機器人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電機裝配、機床上下料、智能焊接、插件等各生產環節。
從零部件到機器人整機生產,全產業鏈支撐是玉環發展機器人產業的最大優勢,也是形成產業集群的保障。
在產業鏈上游,玉環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可以直接為機器人產業提供配套。浙江環動機器人關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國家部委的多個工業機器人攻關項目,研發的機器人高精密RV減速器實現了國產化突破。
將生產環節落地玉環,環動科技有自己的考量。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前置處理環節均可以由本地及周邊企業完成,最近的一家配套企業就在同一工業園區。”
往下游看,機器人制造各部位生產企業的完整度,讓玉環實現不出市便可組裝一臺機器人。浙江梵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機器人末端抓手,開發出300余種適配不同場景的智能抓手,企業的一個重要客戶便是琦星科技。“我們的抓手配上琦星的機器人主體,便可作為一個完整的機器人產品輸出。”董事長黃永杰介紹。
當地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浪潮,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而“自產自銷”模式則提高了產業的發展效率。浙江玉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踏入這條賽道的初衷是完成自身智能化改造,發現周邊中小企業同樣有迫切的轉型需求后,便從汽摩配零件制造商轉身成為工業機器人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當下,玉強機械將玉環中小企業作為主力市場,70%的產品實現本地銷售,近年來企業產值每年保持翻番增長。
面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良好趨勢與前景,玉環市委、市政府順勢而為,著力提供要素保障。在剛剛落成的南灣智谷數字經濟產業園,園區內的部分商住用地正通過整體規劃調整重新轉化為工業用地,旨在為機器人產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眼下,產業園既吸引了本土企業集聚,又有精航(上海)智能科技、數字華夏(深圳)科技等鏈主企業在此成立機器人項目。目前全市共有在建機器人企業項目13個,總投資69.43億元。
“玉環主攻機器人產業正當其時,由于起步早、有基礎,已初步具備從核心零部件到本體整機制造的成鏈優勢。得益于此,玉環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入選了全省中小特色產業集群。”玉環市委主要負責人列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小目標”:爭創國家級機器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到2027年,形成50種以上“機器人+”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打造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精密關節模組制造引領地、智能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輸出地、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先行區。
編輯:張婷
一審:符薇薇
二審:泮永翔
三審:黃元杰
來源:浙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