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全面提升農村地區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自4月起至12月,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組織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不斷凈化農村食品安全消費環境,切實守護人民群眾舌尖安全。
據介紹,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圍繞食品批發市場、農村農(集)貿市場、食品加工小作坊、農村校園周邊食品經營主體等重點場所,聚焦食用植物油、散裝白酒、米線餌塊、食鹽、飲料糖果以及虛假宣傳具有保健食品功能的減肥、降脂、壯陽等重點品類,集中整治未經許可(備案)生產食品、“兩超一非”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用農產品,嚴厲打擊銷售“三無”食品、“山寨”食品,虛假宣傳和違法宣稱功能等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假冒偽劣食品、辦理違法案件、嚴懲重處違法犯罪分子,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嚴把食品安全“四關”,全面推進整治工作。
筑牢食品安全“源頭關”。加強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審查,規范食品生產經營市場準入,充分發揮承諾達標合格證在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中的銜接作用,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優先采購附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食用農產品。
強化食品安全“銷售關”。緊盯節日市場消費量大、群眾關注度高的重點品種,加大銷售環節進貨查驗記錄不規范、不按條件儲存、銷售過期食品、違規使用標簽標識等行為的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食品銷售環節違法違規行為。
抓實食品安全“網監關”。加強對傳統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等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平臺企業是否嚴格審查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資質,公示的產品信息是否存在虛假宣傳、錯誤引導等問題。
嚴把食品安全“查處關”。充分運用“三書一函”制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嚴格落實“處罰到人”。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落實“首違不罰、輕微免罰”要求,防止“小過重罰”“類案不同罰”。
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協同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聚焦突出問題,曝光典型案例,揭露假冒偽劣食品制售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查處和取締一批違法違規生產經營主體。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不斷強化食品安全意識,提高假冒偽劣食品辨識和消費維權能力。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專項整治行動,舉報假冒偽劣食品,形成社會共治氛圍。
記者:李青蕓
編輯:李青蕓
一審:李娟娟
二審:位偉鋒
三審: 朱朝輝
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