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博團隊
3月31日,黃金價格再刷新高,到達歷史高點3115.85美元/盎司。
3月20日,特朗普發表演講,承諾讓美國成為“比特幣超級大國”。
從開年至今,中國科技股受Deepseek影響獲得價值重估,大城市核心資產也顯著回暖。
在全球經濟波動加劇、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者,都在尋找真正的“硬資產”。
未來十年,什么才是真正的“硬資產”?是黃金、加密貨幣,還是股票、房產?
全球最富有50人之一、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的答案是“算力”。他對AI時代做出預言:“算力即權力”。
與之相呼應的是,引領全球AI浪潮的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認為:“未來的貨幣將是算力和能源。”
這些判斷絕非空談,而是已經在資本市場得到驗證。
01
一家公司的未來押注
3月27日,一份上市公司財報引發市場關注。
山高控股(00412,HK)是近年來罕見的,率先轉型布局“綠電+算力”的上市公司,也是我們理解未來”硬資產”的鮮活案例。
解讀山高控股2024年度財報,發現有幾點值得關注:
1、公司實現營收55.8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66%,這一增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已屬不易。
2、公司毛利達26.36億元,同比上升17.92%,說明公司業務結構優化帶來了盈利能力提升。
3、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凈利潤表現,達5391.1萬元,同比增長295%,這一近三倍的增幅反映了公司戰略轉型的顯著成效,也預示著未來增長潛力。
4、公司資產結構已發生質的變化,公司總資產中新興產業投資資產占比高達78.60%,接近八成,說明公司已經從傳統投資控股轉向新興產業控股。
在面對營收、毛利雙位數增長,凈利潤同比飆升近3倍的亮眼財報表現背后,山高控股實現跨越式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是什么?
答案就是對未來“硬資產”的精準押注——算力和能源。
從宏觀政策看,今年兩會,“人工智能+”首次以獨立章節的形式寫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可見國家的高度重視。
市場層面,新一輪AI投資熱潮已然形成,頭部科技企業紛紛加碼:阿里巴巴宣布未來三年投入超過3800億元,超過公司過去十年研發投入的總和;百度新增百億投資,預計未來三年投入超1000億元;字節跳動2024年投入800億元,預計2025年翻倍至1600億元。
這種大規模資本涌入,將進一步推動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
而山高控股的核心競爭優勢在于構建了“綠電+算力”的完美閉環,圍繞電算科技產業形成了“AI算力+數據資產+場景應用”的數字經濟生態圈。
這種商業模式既滿足了算力需求的井噴,又解決了能源的可持續性問題。
同時,山高控股的成功轉型不僅驗證了“算力+能源”的投資邏輯,更預示著這一領域將成為未來財富增長的關鍵賽道。
02
國運資產的歷史性轉移
當前,中國經濟正經歷著深刻變革。
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房地產行業供需格局發生根本性轉變,不僅重塑了經濟增長模式,也重新定義了財富流向與資產價值判斷標準。
回顧中國經濟70多年的發展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0時代(1949-1978)是以工業農業為主的計劃經濟時代;
2.0時代(1978-1998)是以“低廉勞動力+代工+出口”的世界工廠時代;
3.0時代(1998-2021)是以“城鎮化+房地產+大基建”的房地產時代;
現在進入4.0時代,是以“數字經濟+科技創新+算力基建”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時代,科技創新、發明專利、上市公司成為最重要的財富生成器。
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國運資產”。
在3.0時代,山東高速集團(山高控股母公司)專注于高速公路、橋梁、鐵路、港口等建設與管理,完美契合了那個時代的發展主題。
而在4.0時代,山高控股正以敏銳的戰略眼光,果斷轉向4.0時代的核心資產、國運資產。
通過控股山高新能源(01250.HK)和戰略入股世紀互聯(VNET.US),山高控股已成功實現了“綠電+算力”產業鏈的垂直整合,“AI算力+數據資產+場景應用”的數字經濟生態圈不僅架構清晰,更在營收與利潤上實現了顯著增長,驗證了其對未來“硬資產”的前瞻性布局。
在新能源領域,山高新能源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2024年度累計獲取新能源指標超4吉瓦,包括從山東省“十四五”第二批競配中獲得的超350兆瓦風電指標和175兆瓦分布式風電項目指標。
這些指標的獲取不僅確保了綠色電力的穩定供應,更為“綠電+算力”的協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算力領域,山高控股通過深度參與世紀互聯的重大決策過程,提供資源支持,推動了被投企業的全面轉型。
世紀互聯成功擺脫了流動性壓力,重點項目上架率和預簽約率穩步攀升,國際信用評級獲得上調,財務表現實現了從虧損到盈利的華麗轉身,股價更是一路上漲。
在山高控股的協同下,山高新能源與世紀互聯聯手,與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政府簽署了大數據及新能源框架協議,探索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協同產業生態模式,實現發電側與消納側的業務閉環,形成“發電即用、用電即有、合理定價、互惠互利”的“電力+算力”生態閉環。
歷史一再證明,真正的“硬資產”從來不是固化不變的,而是隨著國家發展階段和戰略重心的轉移而不斷更迭。
在國家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時期,山高控股選擇的不僅是一條企業發展之路,更是一條與國運同頻共振的戰略之道。
03
下一個十年的財富密碼
在人類歷史的關鍵轉折點,真正的“硬資產”往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黃金或土地,而是能夠引領新興生產力發展的戰略性資源。
回顧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硬資產”是煤礦;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的“硬資產”是石油和電力設施;
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技術)的“硬資產”是計算機芯片和互聯網基礎設施;
而在今天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算力和支撐算力運行的綠色能源,無疑將成為新時代的戰略性“硬資產”。
在前幾次工業革命中,中國或缺席,或追趕。而這一次,中國正全程參與競賽,并在某些領域處于領先位置。
真正的價值投資,不是復制過去,而是洞悉未來。
當下的中國經濟正處于關鍵轉型期,誰能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誰就能在未來十年中贏得發展先機。
2021年,山高控股審時度勢,決心進行戰略轉型,其戰略布局可以追溯到以下關鍵時間節點:
2022年,斥資46.85億港元獲得山高新能源約43%的股份;
2023年,戰略入股世紀互聯,布局算力賽道;
2024年,進一步增持山高新能源至57%左右,加強對新能源資產的控制權。
山高控股的戰略轉型體現了真正的耐心資本特質。
耐心資本,本質上是一種長遠的戰略投資思維,它不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而是著眼于長期產業價值的培育與建設。這類資本愿意承擔長期的不確定性,在技術和市場尚未完全成熟時提前布局,等待產業發展到臨界點后獲得指數級回報。
山高控股近三年的戰略布局正體現了這種耐心資本的特質。其在新能源和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持續投入,不是簡單地追求短期回報,而是基于對產業發展規律和技術演進路徑的深刻理解。
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使算力成為新型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而支撐高強度算力運行的綠色能源則是算力擴張的基礎保障。兩者結合,形成了新時代的戰略性“硬資產”。
在這個意義上,山高控股的“綠電+算力”戰略,不僅是對企業自身價值的重塑,更是對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贏得戰略主動權的有力支撐,代表了未來十年真正的財富密碼。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