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下縣城“婆羅門”家庭的孩子教育問題。
圖片
縣城“婆羅門”家庭有以下幾種:
①拆遷戶。因拆遷獲得第一桶金,在縣城有獨院,有大額存款。
②父母是雙職工。父母都有退休金,不僅不用小兩口照顧,還能在經濟上給予支持。
③走上領導崗位的干部。鄉鎮的書記、鎮長、人大主席,縣直單位的正職和副職,以及部分事業單位的主要領導等。
④家有產業。早年間通過承包工程、開店鋪等發家。
縣城“婆羅門”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視,愿意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教育上。
我和很多“婆羅門”家庭的干部交流過,正因為他們深諳縣城體制里的各種規則,所以普遍不相信縣城的教育質量。在他們看來,縣城教育系統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師兄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問題。
①教體局的領導班子都來自鄉鎮或者其他縣直機關。尤其是教體局的一把手,往往是從鄉鎮黨委書記提拔上來,之前從沒管過教育,屬于“門外漢”。教育工作涉及全縣千家萬戶,系統里人員多,又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鄉鎮的那一套工作方法未必適合教育系統。
②學校校長/副校長不是從一線優秀教師中選拔,而是從教體局的股長中任命。這些人長期從事機關工作,沒有一線教學經歷,卻因為靠近權力中心,而成為部分學校的主要領導,這引發了一些教師的不滿。
③教師招聘水分多。有些老師是通過統一招聘考試或者研究生人才引進政策進入學校。而有些老師屬于“天線寶寶”,是先成為特崗教師,再通過各種方法,從鄉鎮學校殺回到縣城。
④教師工資待遇沒保障。以西縣為例,縣城高中的一個政治老師年薪為7~8w,語數英主課老師工資稍微高一些,但不會超過10w。人才引進承諾的獎勵,很多也拖欠著。
近年來,送孩子去大城市讀書成了縣城“婆羅門”家庭的一種風尚。甚至,如果家境不錯,有能力送孩子去更大城市讀書,但是卻執意讓孩子在縣中上學的家長,變成了人們口中不關心孩子成長和教育的反例。
在小學階段,由于孩子還小,很多“婆羅門”家庭不舍得送孩子去其他城市讀書,于是就近入學,找關系把孩子分在好班。
但到了初中階段,早早開始謀劃。
有些把孩子送到地級市的中學讀書,有些則直接送到省會城市讀書。
在他們看來,在小學階段,即便孩子不好好學習,自己也可以輔導孩子作業。
圖片
但到了初中階段,面臨中考五五分流。把孩子放在縣城讀書,有可能跟著一些“問題少年”學壞,到時候連高中都沒得讀。
在西縣,由于離省會城市不算特別遠,于是,把孩子送去省會城市上學成了“婆羅門”家庭的標配。
很多干部在省會城市買了房,父母負責接送孩子和輔導作業,而自己則在縣城體制內工作,周末去省城和父母、孩子團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