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有機會再說說戰場形勢了。
先從別爾哥羅德說起吧,盡管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官方透露的信息很少,甚至保持完全靜默狀態,但“戰爭研究所”(ISW)等透露的信息顯示,烏克蘭軍隊已經深入別爾哥羅德3到4公里,估計動用了5個旅約3萬人的兵力,并獲得了航空兵支援。
因為不像之前“入侵”庫爾斯克時具備突然性優勢,烏軍現在在別爾哥羅德的進展并不大,但依然開辟了新戰線,在被迫退出庫爾斯克大部分控制區后,在別爾哥羅德再次吸引了大量俄軍,為其他方向的烏軍減輕了壓力并創造了戰術反攻的機會。
在庫爾斯克,俄羅斯方面的消息稱烏軍在這里控制的定居點僅剩下兩個,但截至撰文時,尚未看到任何可信證據能證實這個說法。
可以確定的是,俄烏兩軍依然在庫爾斯克激烈戰斗,在此前的文章中,介紹了烏軍人員、裝備損失略少于俄軍,但根據雙方的可承受能力看,烏軍在庫爾斯克的損失依然十分慘重,烏軍不像俄軍那樣具備更強的人員和裝備補充能力。
烏軍剛剛又在庫爾斯克俘虜了5名俄羅斯士兵,補充了戰俘交換基金。
來自俄羅斯方面的消息顯示,因為俄軍傷亡過于嚴重,庫爾斯克當地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從庫爾斯克前線送往醫院的俄軍重傷員達每小時XX人(數據涉密),當地醫院的醫護人員人均處理量比平時超過300%,包括走廊臨時床位在內,病房占用率達到了187%,麻醉劑和血漿庫存告急,一些傷員需要等待超過12個小時才能手術。
注意,上面說的都是重傷員,俄軍的輕傷員現在沒有后送的待遇。
按照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上將的說法,俄軍在庫爾斯克七個月的損失總計達5.5萬人,其中,2.22萬人陣亡,3.18萬人受傷。
烏克蘭軍隊入侵庫爾斯克和別爾哥羅德,最大的意義之一就是擺脫了之前的被動戰略防守局面,在俄羅斯境內開辟新戰場,除了在政治上重創克里姆林宮,還迫使俄軍從整條戰線上調兵,為其他方向的烏軍創造機會:俄軍同樣面臨兵力不足的困境。
烏克蘭方面的信息顯示,在此前戰斗最激烈的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因為太多俄軍被調走,很多地區幾乎甚至根本沒有俄軍防守,烏軍因此在這里發動了一系列成功的戰術反攻,俄軍耗費16個月,犧牲幾十萬人才拿下了波克羅夫斯克,如今被烏軍輕松奪回相當部分地區。
看起來形勢對烏軍很有利,不過,相比特朗普的盲目樂觀,不管是烏克蘭還是俄羅斯,都在為大戰做準備,俄羅斯總統普京剛剛簽署了春季征兵令,將征召16萬人,俄羅斯軍隊正在從100萬人擴大到150萬人。
美聯社等的報道顯示,俄羅斯軍隊正準備一次大規模攻勢,預計將持續6個月到9個月,特朗普現在做的只是在削弱烏克蘭,讓俄軍能在進攻中奪取更多烏克蘭領土。
衛星照片等顯示烏軍正在為俄軍很可能發起的大規模進攻做準備。
在剛剛奪回的波克羅夫斯克,烏軍正大力強化防御,密度至少是波克羅夫斯克此前的兩倍,而在波克羅夫斯克后方,烏軍建立了總計7道防線,打造縱深防御體系。
作為巴赫穆特-斯拉維揚斯克防線的關鍵之整點,成為俄軍主要突擊方向的托列茨克尤其得到了加強,目前,托列茨克的外層警戒圈為半徑5公里,每平方公里布設2400枚地雷,包括對付俄軍人潮攻勢極為有效的新型跳雷,還有8架小型戰術偵察無人機巡邏;而在核心防御帶,也就是城區,烏軍防御網絡包括了12座蘇聯時代修建的防核掩體,每百米配置3具反坦克導彈并獲得了無人機進行火力引導。
烏軍在托列茨克憑借“要塞化城市+機動防御”持續消耗俄軍,在過去的三月份,俄烏兩軍的裝甲車輛交換比為5.2:1,人員為5.7:1,火炮為6.3:1,一些俄軍部隊,諸如第144摩步師的傷亡已達63%。
烏軍正在使用各種手段加強托列茨克的防御,包括加固建筑物和在污水處理廠設置水下監聽設備防止俄軍滲透,“這里的每棟建筑物都是多功能殺傷裝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