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漢拋棄妻兒40年,先后娶了8個妻子,生了10多個兒,然而到了晚年,生活不能自理的他卻帶著小他十幾歲的媳婦,要自己大兒子贍養他們。
面對老父的荒唐要求,大兒自然不想當這個“冤大頭”,選擇了拒絕。
誰曾想,彼時老漢媳婦不樂意了,居然扭頭就找來調解員,想著調解員幫忙調解,希望大兒子好好盡孝。
那么,最后結局如何?
老父生活不能自理,兒子拒絕贍養
“喊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真的沒有辦法了,我都打算買瓶農藥喝了算了,到家里去死,不在這死。”
這名哭泣著說出以上這句話的人名叫王友國,湖南人。
年輕時他可是很“風光”,然而,到了晚年,因為生病變得很瘦弱。
2016年,他更是癱在了床上,生活無法自理,生活起居全靠他當時的老伴兒李秀美照顧。
當然,王老漢哭泣的原因自然不是因他病得很嚴重,而是因為大兒子對他的態度,實在讓他傷心。
據當年王友國告訴調解員,自從他癱了之后,和自己原本關系很好的大兒子對他的態度非常惡劣,不僅和自己斷了聯系,對他不聞不問,而且連之前承諾給的贍養費也沒有了,沒有給他一分錢。
更甚至,大兒子還“惡語相向”,說出絕對不會管父親這類決絕冷酷話語。
這不免好奇,父子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深仇大恨”,才會讓親情走到如此決裂的地步?
調解員的介入就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讓我們得以了解這個家庭四十年來的恩怨與傷痛……
原來,王友國大兒王力的童年不像其他娃娃那樣快樂,而是充滿了苦難和孤獨。
在王力印象中,王友國對包括自己在內的孩子,以及母親都不好。
從小不關心他也就罷了,關鍵是王友國還將王力的弟弟妹妹送了人,更甚至對王力母親也是動輒打罵,對其施暴,而且有很多次是王友國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媳婦。
后來,在王力上小學那年,王友國發了,事業有了很好進展,賺了不少錢,這時有錢的王友國更是離譜!
他居然飄了,漸漸開始嫌棄自己的“糟糠之妻”,似乎覺得她配不上自己的身份了。
開始整天不著家,給出的理由是“需要應酬”,但實際上呢?
卻是整日在外花天酒地,將錢花在別的女人身上。
王友國花錢也是大肆揮霍,大手大腳,不光是他自己賺的,甚至連家里的錢也被他霍霍完了。
最后,實在忍不了的王力母親選擇和他“分道揚鑣”,兩人結束了婚姻。
而離婚后,王友國也是說走就走,繼續過他自己風流的日子。
連王力也不管了,什么也沒有給兒子留,王力是母親辛辛苦苦、幾乎沒有假借與人養大的。
并且因為父親的離開,從小過著窮日子的王力不得不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學會洗衣做飯,照顧自己,獨自在冷漠的世界生存。
而他的父親在干什么?
王友國卻是一次次結婚,組建新的家庭,而且還總是“自作主張”,不和孩子商量就結婚。
據王力介紹,四十年里,王友國換了八任妻子,生了十幾個兒子。
更夸張的是,自己父親對待婚姻簡直像“玩耍”一般,只要對另一半有一丁點兒不滿意,不管有沒有娃,他都和人家“分道揚鑣”,然后,再給對方扔下2萬塊,就走了,似乎他覺得用錢就可以買斷親情。
王力實在接受不了這樣隨便的父親,他有時候甚至覺得恨不得沒有這樣的父親!
但面對兒子的指責,王友國也有話要講……
老父辯解
王友國哽咽地訴說著當年的苦衷,說把年幼的孩子送走,實在是迫不得已,并非狠心,而是實在沒有能力同時養活三個孩子。
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也不得不拼命工作。
繁重的工作讓他沒有精力照顧家庭,更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這導致了他與大兒子王力的關系疏遠。
除此之外,王友國還解釋說,自己對孩子們并非沒有感情,只是被生活壓力所迫,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
還有多次再婚的原因也并非大兒子所理解的那樣,而是因為子女不在身邊,需要有人照顧,尤其是在晚年更需要伴侶來陪伴。
他甚至表示,每次結婚都是真心的,他盡到了作為丈夫應有的責任與義務,只不過,對于大兒子,他承認自己確實對其有虧欠。
可不管怎么樣,自己也是王力的爸爸,他年齡大了,需要大兒子管他,王友國希望兒子能諒解他,讓他好好過個好晚年。
那么,對此,王力那邊又怎么說?
最后結局
其實,王力并非完全無情,雖然父親比較自私,可血脈親情總是難以了斷,他對父親還是有感情的。
他拒絕贍養,除了心里憋著多年的怨氣外,還因為非常不信任繼母李秀美。
據王力親口告訴調解員,在調解員到來之前,父親的老伴兒李秀美曾多次找上王力家門鬧過。
一次是王友國躺在床上,行動不便,她來找王力要生活費,起初要1500,后來看王力不答應,調至一千,王力考慮一番,給了,誰曾想,那一千塊李秀美居然自己花了,沒有花在照顧父親用度上。
這還沒有完,后來,李秀美又要求王力賣房子,而且還提出要把王力賣房的錢交到她手上,說是為了以后父親和她養老。
這讓王力接受不了了,親生父親找自己贍養,可以理解,也是自己需要做的,但繼母李秀美和自己沒關系,憑什么來找自己這樣要求?
還有房子是他的,李秀美憑什么拿那個錢?
說破了天,她也沒資格,沒理由這樣做!
最后,王力同意贍養父親,可他提出了條件:父親與李秀美離婚,然后,接回父親。
在王力看來,這是對父親過去不負責任的一種補償,同時也是多次算計自己的李秀美應得的。
那么,王友國對此是何說法?
離婚協議與遲來的贍養
王友國得知王力的條件后,當即要與王秀美離婚,從這兒也能看出,王友國是個利己主義者。
老漢要離婚,王秀美卻又不同意了,因為她覺得自己這些年功勞不小,照顧王友國是盡心盡力。
眼看雙方各執一詞,爭吵不休,調解員選擇將王友國幾人帶到調解室,最終,在調解員的幫助和王力的妥協下,李秀美答應了分道揚鑣。
李秀美向王力提出支付六千元作為她多年來照顧王友國的付出,王力很干脆地答應這個要求,6千塊也算對她的一種回報。
倆老人離婚后,大兒子王力也信守諾言,把父親接回家照顧。
王力甚至請了專業護理人員照料王友國的起居飲食,自己也經常抽出時間陪著父親,父子關系逐漸好轉,不再像以前那么緊張了。
王友國晚年終于有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家,盡管這個家來得晚了一些,但總歸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雖然結局不錯,王力展現了一個男人應有的擔當,但這事還是讓大家開始思考,復雜的家庭關系里,怎樣才能兼顧親情和個人需求?
面對傷害,選擇原諒是必然的嗎?
父親不慈,兒子也可以不孝嗎?
對此,你有什么見解,歡迎各抒己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