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有錢了,一家發一鍋白饅頭。”
梁希森
估計只有經歷過苦日子的人,才能懂這句話的含金量吧,而這句話,正是山東希森集團的前任董事長梁希森曾說過的。
可就在今天凌晨,梁希森先生因病醫治無效而在北京逝世,享年71歲。
從訃告中也可以看出,梁希森的追悼會將在他出生的村子里舉行,也算是“落葉歸根”了。
相信大家對梁希森這個名字并不陌生,畢竟是被稱為“土豆大王”的男人。
1995年,梁希森用自己名字創立了希森集團公司,并在第二年開啟了玫瑰園的建設。
梁希森
要知道,在那個時候,玫瑰園可是出了名了爛尾樓項目,卻被梁希森給撿了回去。
也正是他的這一決定,讓他逐步成為了一名大富豪。
不得不說,梁希森真是敢想敢做,玫瑰園別墅居然在他的手里起死回生,并陰差陽錯地成了北京最后的別墅區。
玫瑰園
大概從2000年開始,梁希森手里的玫瑰園別墅一夜之間變成了搶手貨,而他的身價也隨之不斷上漲,以至于到了2004年,梁希森成功進入了《新財富》的年度內地富豪榜,名列376名。
而同時,梁希森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在自己發達之后,他也沒有忘記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轉而回到村里,給全村蓋了136套歐式大別墅,且不收一分錢。
除了本村,他還給鄰村的村民免費蓋了一百多套,一般就是老宅有多少平米,就給蓋多少平米,如果老宅不夠抵的,他就一平米只收60塊錢,實在是令人敬佩。
事實上,梁希森雖然有如此大的成就,但他卻不怎么識字,學歷也僅僅只到一年級,但學歷并不能代表一切,即便是沒有學歷,他依然是名優秀的企業家,依然是一名令人敬佩的企業英雄。
梁希森
而梁希森之所以只上到一年級就沒再繼續上了,就是因為小時候的生活太苦了,那個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還遭受著自然災害,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他的親弟弟還餓死在了他的懷里。
從那之后,10歲梁希森就離開了家鄉,或許就是為了逆天改命,但那個時候什么都沒有的他只能靠討飯活命。
這期間,梁希森吃了太多太多的苦,他做過鐵匠、當過工人,可謂是把所有能吃得苦都吃了一遍。
梁希森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位只會寫自己名字、識字量不足200的人,居然后來成為了北京最貴別墅區的董事長。
除了玫瑰園,梁希森旗下還有一個非常完整和周密的循環產業鏈,像種地、養牛、屠宰場、加工廠等等,可謂是涵蓋了整個產業鏈,最令人敬佩的是,他把賺取的利潤都讓給了農民。
梁希森
不過要說最牛的,還得是梁希森種土豆的能力,因為意識到土豆的營養價值高,但我國種植面積小、土豆產業發展落后,于是,梁希森便重視了起來。
真別說,梁希森的商業頭腦和創新能力是真的強,幾乎是干啥啥行,8年的時間,他光是因為土豆就投資了將近22億,即便是沒有任何的回報,他也依然沒有放棄。
梁希森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8年,梁希森成功了,真是應了那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最終大大提升了土豆的產量。
一開始,或許一畝地的土豆只能產1000斤的馬鈴薯,但如果是種了希森集團研制出的“脫毒馬鈴薯后”,產量將直接翻一倍。
梁希森
不得不說,梁希森真是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真不愧為“土豆大王”。
信息來源:德州晚報
但遺憾的是,2025年4月1日0時15分,梁希森因病逝世,“一代傳奇”與世長辭。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
愿梁希森先生一路走好!不過雖然他已經離開了人世,但他對我們的影響卻是千古長存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