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早晨,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調配陸軍、海軍、空軍及火箭軍等四大軍種力量,在臺島周邊海域和空域實施多方向艦機抵近演練。這次行動不僅是對賴清德及其支持者的強烈警告,更是大陸向外界展示其不斷增強的軍事硬實力。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殲35隱形戰機首次參與臺海演訓。這款被視為中國空軍未來中堅力量的戰機,其亮相無疑在戰略上實現了技術威懾的突破。殲35與殲20形成的第五代隱形戰機組合,不僅提高了解放軍的空中打擊能力,也讓對手的防空系統倍感壓力。當這些先進戰機頻繁地在臺海上空巡航,無論是臺軍還是美軍,都不可避免要調整他們的戰略應對。這種技術上的領先,意味著解放軍已具備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生產并部署現代化武器的能力。
與此同時,根據臺媒報道,解放軍的山東號航母編隊已經抵近臺灣東南側海域,這可不是隨便走個過場。山東艦的出現,背后藏著重要的戰略意圖:它不僅能在區域內制造強大的“拒止效應”,還可以協同陸基和空中的打擊力量,阻止外部勢力的介入。
大陸選擇在這一時機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軍演,并非偶然。近年來,美國、日本等國的軍事力量頻繁通過臺海,并且支持島內分裂勢力,這一舉動顯然侵蝕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大陸需要通過實際行動,斬斷所謂的“外援幻想”,為實現祖國統一掃除障礙。對于臺軍來說,東部海域一直是戰略縱深的重要部分,它們期望在危機關頭依靠這里與美日等盟友進行戰略聯動。而現在,解放軍的航母編隊如虎添翼,對于“切斷”外援,甚至是完全封鎖這片海域顯得游刃有余,賴清德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這次演習,不僅規模空前,且并未給出任何演習代號。國防大學教授曾指出,這或許意味著解放軍的相關行動已成為一種常態化運作、不再需要特意標記。這一變化傳遞的信息非常明確:圍臺演習已經成為解放軍的日常科目。如果島內以及國際勢力繼續刺激局勢,今天的演習或許就是明日實戰的預演。
通過“由演轉戰”的可能性,解放軍向臺島及其幕后力量表明,其作戰準備已經達到高水平的實戰化。一旦“獨立”言行越過紅線,大陸具備迅速轉變為正式軍事行動的能力。這種看似隨時可演、隨時可戰的狀態,不只是為了嚇唬對手,而是在為可能到來的時刻做好充足準備。
此次軍演的影響絕不局限于臺海本身,它是面對國際環境復雜變化的戰略調整。在當今多邊關系中,大陸的每一次軍事動作都具備多重意義。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其它試圖介入臺海事務的國家,他們都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策略,因為解放軍已經展示出不容小覷的實力和決心。
賴清德當局應意識到,如果繼續推行激進政策,只會把臺灣地區推向更危險的境地。當和平和戰爭的天平傾斜,臺海將迎來怎樣的結局?希望的盡頭,可能是不可承受的代價。歸根結底,大陸始終堅持“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這是對兩岸人民最有益的愿景。然而,“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戰略底線,也是對和平最大的保衛。
整體來看,解放軍這次全方位的圍臺行動,發出的不僅是對“臺獨”勢力的嚴重警告,也是對國際社會的明確信號。隨著演習的常態化與高精度發展,大陸有能力也有意愿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依靠軍事力量固然重要,但穩定兩岸關系,最終靠的是智慧與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