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時都覺得張藝謀是個低調的大導演,心里眼里全是電影,悶頭搞藝術。可真要是深挖一下他的家底,好家伙,這才發現,人家不光是藝術圈的大拿,在商業這塊也是個隱藏的高手,活脫脫的人生贏家!
張藝謀能賺這么多錢,首先靠的就是他在電影上取得的輝煌成就。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他拍過的電影,那可都是經典。
像早期的《紅高粱》,充滿了濃濃的鄉土味兒,一下就把人給抓住了;后來的《英雄》,直接開啟了國產商業大片的時代,票房一下就干到了2.5億,還提名了奧斯卡金像獎和美國電影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在國內也是拿獎拿到手軟,什么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統統收入囊中。
還有這幾年的《滿江紅》《第二十條》,也是口碑票房雙豐收。就憑這些爆款電影,張藝謀的導演片酬可不低,再加上票房分成,那收入相當可觀,妥妥的“電影富豪”。
除了拍電影,張藝謀還跑去拍廣告、宣傳片。就說巴黎奧運會開幕的時候,他和蒙牛合作拍的那個奧運主題片《開幕》,把他的藝術才華和品牌宣傳結合得特別好,關注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和這些大品牌合作,錢自然也沒少賺。
張藝謀的商業眼光也特別厲害,他投資的領域可多了。他名下有18家公司,控股超過90%的就有10家,影視文化、房地產、科技投資,啥都有。2009年,他搞了個“印象”系列實景演出,把當地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藝術一結合,《印象·劉三姐》《印象西湖》這些一上線就火了,成了他賺錢的“利器”。
就說《印象麗江》,三年收入就突破1億,張藝謀能拿不少分成呢。雖然他在樂視影業投錢虧了,但這也說明他敢在新領域大膽嘗試,很有商業魄力。
張藝謀真的是把藝術和商業玩明白了,一邊用一部部經典電影奠定了自己在電影圈的地位,一邊靠著投資賺得盆滿缽滿。從陜西農村走出來的他,靠著對電影的熱愛和對商機的敏銳,活成了人人羨慕的人生贏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