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財經社 烏海
截至3月31日,A股上市銀行已經有一半公布了2024年成績單,盡管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等因素影響,但多數銀行仍然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
今天我們特別要分析一下江陰銀行(002807),之所以要分析他們,是因為2024年江陰市實現生產總值5126.13億元,成為江蘇第二座5000億縣級市,也是全國第二個GDP破5000億元縣級市。
要知道,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信息,江陰銀行無論是存款和貸款在當地市場份額都是第一位,所以這家銀行的發展實際上已經與當地發達的民營經濟綁定在一起。
從去年年報看,江陰銀行雖然相比之下規模較小,但其在營收和凈利潤增速方面并不遜色于大型銀行,顯示出較強的競爭力和成長潛力。
從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速來看,
2024年江陰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9.62億元,同比增長2.51%;
實現歸母凈利潤20.37億元,同比增長7.88%。
這一成績在上市銀行中表現不俗。尤其是在凈利潤方面,江陰銀行實現了較高的增速,顯示出較強的盈利能力。
從收入構成來看,江陰銀行的利息凈收入雖然呈現下行態勢,但非息收入增長較為明顯,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到9667.4萬元,同比增長20.74%;投資收益為8.78億元,增長10.23%。
這一變化反映出江陰銀行在收入結構上的持續優化,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升有助于增強銀行的盈利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存貸款是銀行的基礎業務,2024年江陰銀行存貸款規模均保持穩定增長,其中貸款余額1241.3億元,同比增長7.61%;存款余額1518.26億元,同比增長9.06%。
為了對沖息差下滑影響,江陰銀行去年繼續降低高付息成本存款占比,存貸結構持續優化,2024年末存款付息率為1.85%,較上年末下降17個BP。通過區域利率調研,全年調整存款利率10次,提升資金配置效率。
而在江陰市去年GDP首破5000億的同時,通過積極的信貸投放和吸儲能力,江陰銀行去年末的總資產規模也首次突破2000億,達到2002.32億,其中生息資產平均余額也創紀錄地達到1848.71億,貸款占生息資產比重達到64.74%。
資產質量是銀行經營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關系到銀行的盈利能力和穩健性。
江陰銀行在2024年實現了不良“雙降”,即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余額均有所下降,顯示出江陰銀行在資產質量管控方面的能力。
截至2024年末,江陰銀行不良貸款率達0.86%,較上期環比減少0.0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下降5.18個百分點。
同時,該行撥備覆蓋率雖然環比減少82.84個百分點,至369.32%,但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為風險抵御提供了充足的緩沖。
資本充足率是衡量銀行資本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江陰銀行在資本充足水平方面一直較高。
2024年1月26日,江陰銀行發行的可轉債到期,累計共有13.88億元江銀轉債轉為該行A股普通股,累計轉股股數為3.32億股,增加總股本3.32億股,補充核心一級資本13.88億元。
截至2024年末,江陰銀行資本充足率達15.22%,較年初提升0.98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也保持在較高水平。
江陰銀行資產質量的提升,得益于其多管齊下的風險管控手段。該行堅持“控制風險就是減少成本”的風險理念,通過不斷完善全面、全員、全流程的風險管理體系,健全風險管理長效機制。
在內部體制管理方面,該行強化風險管理崗位職責,明確前臺營銷、中臺風控、后臺內審部門職責,加大風險管理績效考核與違規追責力度,積極普及全員風險文化意識,筑牢風險入口把關、過程控制和事后監督三道防線。
此外,數字化也為江陰銀行資產質量優化有效賦能。該行通過打造數字化風險預警平臺提升全行風控能力,促進風險管理更加智能化,提升精準風控能力。
年報顯示,江陰銀行加速構建智慧化、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聚焦“生意、生活、生命”三大領域,打造了15個銀政共建智能數字平臺,賦能智慧金融深入民生。這些平臺的建立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為銀行的風險管理提供了更加精準的數據支持。
同時,江陰銀行還持續開展各類風險排查,扎實推進風險防控“三大行動”,持續關注房地產、政府隱債等重點領域風險,動態更新排查風險臺賬,及時跟蹤風險化解進度,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這些舉措有效降低了銀行的風險敞口,提升了風險應對能力。
分紅派息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重要指標之一。江陰銀行在2024年也展現出了較強的分紅派息意愿。
年報顯示,江陰銀行2024年度分配預案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2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分紅達到4.92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24.17%,這也是該行連續三年派息率超過24%。
考慮到江陰銀行在2024年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以及銀行需要保持一定的資本充足率來應對潛在風險,這一分紅方案還是與當前行業發展態勢相適應的,畢竟在銀行業整體經營承壓的情況下,也不能盲目擴大分紅。
江陰銀行的成功也離不開江陰市良好的經濟環境和政策支持。江陰市作為全國知名的制造業強市和金融強市,為江陰銀行提供了豐富的業務機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而江陰銀行也積極服務地方經濟,持續聚焦“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發揮地方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
截至2024年末,該行信貸客戶數超9萬戶,綠色、普惠小微和民營企業貸款增速持續高于全行貸款增速。
這種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值得其他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借鑒和學習。
根據公開資料,江陰銀行的存貸款市場份額在江陰當地一直位居第一位,江陰銀行會繼續圍繞“345 產業體系”和“一灣一谷一區一港”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南征北戰、東西互搏”區域協同發展大格局,全力支持霞客灣科學城、綺山湖科創谷、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長三角江陰數字創新港四大科創高地建設,這些不光是江陰的大項目,也是江陰銀行的大機遇。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