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
ZJUSOM
據相關數據顯示,如今,由家族控股的專精特新企業在總體數量中的占比已超過80%。也就是說,大多數專精特新企業都是家族企業。
這在一些學者看來并不是好事,因為他們認為,相比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受家族控股影響,會更注重長期導向與社會情感財富,在創新投入和風險承擔能力上均有不足,所以經營績效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那么,家族控股或者說家族涉入對于專精特新企業的經營績效而言,到底是好還是壞?這一關乎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問題,亟待學術界開展相關研究探索“答案”。在此背景下,長期深耕在專精特新領域的學者、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鄔愛其與博士生胡敏,攜手相關領域合作者傅穎、陳磊,共同就“家族涉入對專精特新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展開深入研究,最終有了“重要發現”。
學者簡介
鄔愛其
浙大管院創新創業與戰略學系教授
胡 敏
浙大管院企業管理博士生
近日,《新華文摘》第807期對鄔愛其團隊的研究成果——《促進還是抑制:家族涉入對專精特新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進行了核心論點摘編刊載。
《新華文摘》刊載截圖
專精特新企業是促進國家科技進步和提升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力量,其發展近年來受到國家高度重視。本期【專精特新】專題將揭曉鄔愛其團隊在研究中的“重要發現”與提出的“實踐啟示”,以助力我國專精特新企業揚長避短,實現高質量發展。
01
研究分析了大量專精特新企業數據,
他們有了三大“重要發現”
為了揭示家族涉入對專精特新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機制,鄔愛其團隊不僅考察了家族與非家族專精特新企業的經營績效差異,還分別剖析了“代際傳承”和“兩職合一(董事長和總經理由同一人擔任)”對專精特新家族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為“代際傳承”與“兩職合一”是表征家族涉入的重要維度,也是家族企業實踐中需要特別關注的指標。
研究中,他們先結合理論分析與文獻梳理,進行了研究假設,再以2010—2022年中國專精特新企業中的國內上市公司為樣本開展實證研究。這些企業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同花順iFind數據庫,包括滬深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以及北交所的上市公司。
通過設定模型對研究假設加以驗證,鄔愛其團隊有了以下三大“重要發現”。
發現一
相比非家族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家族企業具有更好的經營績效。
在比較家族與非家族專精特新企業經營績效的差異時,鄔愛其團隊發現,專精特新家族企業具有更好的經營績效,這主要是因為產權性質在專精特新企業經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具體表現為:其一,家族企業通常具有更強的長期導向。長期導向意味著企業更可能采取穩健的經營策,避免短期決策和行為,從而在市場波動和競爭中更具彈性和持久力。這種長期的經營觀念與專精特新企業持續專注產業鏈某個細分領域、不斷創新和精益求精以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也就是說,家族企業的長期導向與專精特新導向不謀而合。而且,中國家族企業的長期導向能夠在市場變化中承擔一定的風險,助力企業實現經營績效持續增長。
圖片來源:新華社
其二,相比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的團隊更加穩定。家族企業的部分高管是家族成員,他們因為家族身份和對企業的情感承諾而極具忠誠度,因此離職率很低。家族企業團隊的穩定性,尤其是高管團隊的穩定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研發等資源投入的連貫性具有積極作用,進而對企業經營績效具有促進作用。
另外,相比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員工盡管薪資不高,但離職意愿更低。低離職率的員工群體往往具有更高的工作熟練度和敬業度,不僅可以確保更高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水準,還可以更好地傳承企業的相關默會知識,如工藝訣竅等,幫助企業形成其他企業難以模仿和學習的獨特核心能力,進而收獲更優的經營回報。
發現二
在專精特新家族企業中,兩職合一能夠正向影響企業經營績效。
這主要是因為兩職合一(董事長和總經理由同一人擔任)不僅有助于企業高效決策,還有利于提高企業決策的執行效率。
具體而言,在家族企業中,兩職合一有助于更好地執行企業戰略,實現戰略堅持。這種公司治理安排賦予高管獨一的領導地位,有利于降低董事長和總經理之間的代理成本,提高決策效率。這對于專精特新家族企業的聚焦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而聚焦產業鏈細分領域深耕發展有助于企業形成核心優勢,進而實現更優的經營績效。
另外,家族企業中兩職合一可以更快速地推動決策執行,避免多頭指揮,減少因職權分離所引發的組織和協調問題,進而改善決策執行效率。因此,在專精特新家族企業中,兩職合一對企業專業化和精細化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有利于專精特新發展戰略的實施。
圖片來源:新華社
發現三
二代接班后,專精特新家族企業的經營績效將會變差。
盡管相比非家族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家族企業具有更好的經營績效,但當家族企業傳承到后代時,控制權很可能會減弱,出現家族對社會情感財富的重視程度降低的局面。此時,家族企業的目標更接近非家族企業,后代可能選擇實施多元化戰略,涉足相關或無關的產業領域。
相關研究也顯示,家族企業偏離主業實施多元化戰略后,其經營績效會下降。另外,在家族企業進入代際傳承階段后,職業經理人高管的辭職率會增加,同時,代際傳承后家族企業可能從事多元化的業務,需要引進新的團隊成員。
上述兩種情形疊加,導致家族企業發生代際傳承后高管團隊的變動較大,從而對專精特新企業的研發投入和資源投入連貫性產生消極影響,最終對專精特新家族企業的經營績效產生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新華社
02
該研究給專精特新企業帶來啟示:要重視戰略、治理結構及二代培養
專精特新企業是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能級水平和韌性安全的重要力量,其持續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我國實現制造強國和創新強國的戰略目標。鄔愛其團隊的這項研究,深入研究專精特新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一方面,該研究創新性地揭示了家族涉入對專精特新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機制,填補了相應的理論研究缺口。另一方面,該研究的“重要發現”為專精特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重要啟示”。
啟示一
專精特新戰略被證明對家族企業經營績效有積極影響,家族企業可以考慮采用這種戰略,注重在產業鏈特定細分領域進行專業化經營和持續創新發展。
啟示二
專精特新家族企業應審視其治理結構,確保適當的權力集中,以實現更好的經營業績。
啟示三
專精特新家族企業應該注重為二代繼承人提供充分的培訓和指導,以確保代際傳承的順利進行和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特別是讓二代繼承人熟悉家族企業文化和專精特新發展理念,提前規劃繼任計劃,提高管理技能。
專精特新家族企業在創始人臨近退休和二代繼承人進入接班階段時,要注重引入外部經理人和專業團隊,以獲取新的思維方和管理方式,有助于企業更好地適應變化和挑戰。
專精特新企業是科技進步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排頭兵”,黨的二十大以來,國家多次提出要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身處民營經濟活躍之地,多年來在踐行高校育人使命的同時,以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己任,近年來從產學研合作共建專精特新研究中心、智庫獻策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全力助推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未來也將進一步深化對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務我國新質生產力與經濟社會發展。
編輯排版:段婷
部分信息來源:《新華文摘》《浙大社科學報》
審核:佟慶、鄔愛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