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今年62歲,在去年的體檢中被查出血脂過高,醫生給他開了降脂藥服用,同時叮囑他飲食要注意控制。
回去后,李大叔開始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每天完全不占葷腥,只吃素。
這樣堅持了2個月時間,血脂降沒降不知道,身上倒是頻繁頭暈、心悸。去醫院一查才知道血脂水平反而上升了。
這讓他覺得很奇怪,自己都不吃肉了,怎么血脂還升了?
一、血脂高全身受累,晨起這些表現提示血脂超標了
江蘇省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正榮表示,長期高血脂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包括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腎病、肺動脈栓塞以及糖尿病并發癥等。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孫濤提醒,體內血脂過高時,或會在晨起時出現這幾個癥狀表現。
手腳發麻:手腳位于肢體末端,本身血液供應就比其他的部位要少,如若體內血脂水平還過高的話,會導致手腳供血進一步減少,從而引起手腳麻木。
困倦乏力:經過一夜的睡眠,醒來后人應該非常精神,但如果你起床后還是覺得乏力疲勞的話,很可能是體內血脂水平過高所致。血脂過高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環不暢,機體的各個臟器、組織供血供氧會隨之下降,從而讓人感覺疲勞。
胸悶氣短:大量的脂質沉積在血管壁上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讓血液循環受阻。一旦影響到心臟的冠狀動脈時,會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表現為異常的胸悶、氣短。
頭暈頭痛:早上醒來后如果感覺頭暈、腦子不清醒或伴有頭痛癥狀,很可能是血脂過高影響到腦部血液循環所致。
二、壞膽固醇有最佳數值,做好六點有效降低壞膽固醇
《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發表過一項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胡盛壽院士團隊進行的研究,該研究對380萬名國人進行了分析調查,確定了不同人群所需要維持的膽固醇指標。
①沒有三高、吸煙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低風險人群,可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控制在3.05mmol/L左右,發生心腦血管死亡的風險最低;
②罹患三高、吸煙等危險因素,但還沒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應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控制在2.75mmol/L左右,心血管死亡的風險最低。
③已經確診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應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控制在1.45mmol/L左右,心血管死亡風險最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霍勇表示,想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需要從細節上去做出改變。
飲食上要減少高脂肪的食物攝入,少吃動物油、椰子油以及油炸食品,增加果蔬、全谷物以及魚類的攝入;
每天堅持進行30分鐘左右的中高強度運動,每周至少進行5次運動;
有吸煙飲酒習慣的人要盡早戒掉煙酒;
體重不標準的要及時增重、減重;
要注意定期監測血脂水平,發現異常及時干預;
在生活方式干預無效后,可遵醫囑服用藥物來降脂。
但也有人忍不住擔心,若把壞膽固醇水平降得太低,會不會反而對身體有危害呢?
三、有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癌癥風險翻倍,是真的嗎?
《美國癌癥研究雜志》上的一項涉及13.8萬中國人的研究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100mg/dl的人群,罹患肝癌、消化道癌癥、胰腺癌以及宮頸癌的風險較其他人會明顯上升。尤其是本身罹患糖尿病的患者,風險上升更為明顯。
河北省人民醫院郭藝芳表示,的確有一些研究發現膽固醇水平低的人群患癌的比例更高。但這些學者可能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癌癥患者由于癌細胞的消耗,本身膽固醇水平就會比常人要低。除了癌癥外,一些長期被慢性疾病消耗的患者身上也多伴有膽固醇偏低的問題。
這些研究僅發現了癌癥患者膽固醇水平低的現象,但沒有具體論證二者的因果關系。簡單來說就是,癌癥導致了膽固醇水平低還是膽固醇水平低導致了癌癥,這個問題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就近30年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試驗結果來看,沒有發現使用降脂藥讓膽固醇水平下降后會增加患癌的風險。高血脂患者無需過多擔心,遵醫囑將血脂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為宜。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普遍較好,很多人都有血脂高的問題,對此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進行干預。
參考資料:
[1]《晨起有4個表現,提示「血脂」超標了》.生命時報 2024-09-02
[2]《380萬人的研究確定了國人的最佳“壞膽固醇”水平!控制在這個數,死亡風險最低!》.健康時報 2024-07-24
[3]《有人說膽固醇低了容易患癌,是真的嗎?》.郭藝芳心前沿 2025-01-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