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財經社 烏海
隨著2024年報披露逐漸步入尾聲,各大上市銀行也陸續發布了它們的年報。銀行業作為經濟的“供血機”,他們的經營情況也反映著微觀經濟的冷暖。
3月28日晚間,常熟銀行(601128.SH)發布2024年度報告,2024年常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09.09億元,同比增長10.53%;歸母凈利潤38.13億元,同比增長16.20%。
在目前已經發布業績快報和年報的上市農商行里,也只有常熟銀行一家能夠持續穩定的兩位數增長,所以這方面實在沒法苛求他們。
但是“忘憂必敗”的道理他們自然都懂,董事長薛文的2024年致辭中就發出自問:“當時代飛馳的列車載來新的成長煩惱,常熟農商銀行何以迎接新一輪的破局與突圍?”
2024年,整個銀行業業績繼續承壓。一方面,受宏觀經濟環境、監管政策調整等因素的影響,銀行業營收增速普遍放緩;另一方面,凈息差持續收窄、不良資產風險上升等問題也給銀行業帶來了較大的經營壓力。
從業績上看,常熟銀行延續了其“小而美”的發展路徑,盈利能力繼續保持在行業前列。我們看常熟銀行的報表,總是感覺這家銀行實在太厲害了,專治各種不服。
營收增長10.53%,凈利潤增長16.2%,這個業績數據簡直“炸裂”,雖然增速較2023年有所放緩,但放眼國內銀行業,還有幾家能夠實現雙兩位數增長的?
從收入構成來看,常熟銀行利息凈收入全年達到91.42億,同比增長7.54%,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而且較三季報增速提升1.4個百分點,得益于該行近幾年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增戶擴面,客戶基數持續提升,截至2024年末,常熟銀行總貸款戶數56.10萬戶,較年初增長3.92萬戶,增幅7.52%,其中100萬元以下貸款戶數52.77萬戶,占比94.06%;個人經營性貸款戶數31.04萬戶,占比55.33%。
有人說常熟銀行靠投資收益,但是客觀來說,他們的投資收益雖然增長顯著,但是占比并不算高,去年只有13.69%。這個比重不要說在上市農商行里算最低的,即便是跟上市城商行比也是遠遠不及。再說金融市場業務是銀行的重要業務,只要不過分偏離,對于銀行來說是重要的增收來源。
數據顯示,常熟銀行2024年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收益等非息收入項目均實現正增長,收入來源多元化有助于降低對單一業務的依賴,提升整體抗風險能力。
從近兩年上市銀行經營數據看,中小銀行的經營狀況反而較好,特別是之前大家都擔心的農商行,反而業績保持穩定,并沒有出現明顯風險。
常熟銀行是國內小微業務的標桿,他們這些年的實踐已經驗證了做小做散的商業模式是成立的。
截至2024年末,常熟銀行總資產達3665.82億元,增幅9.61%;存款余額2865.46億元,增幅15.57%;貸款余額2408.62億元,增幅8.28%。
對于扎根基層的中小銀行來說,在中收等非息收入缺乏競爭優勢情況,必須持續做大生息資產規模。
常熟銀行2024年的資產規模穩健增長,年末總資產3665.82億,較年初增幅9.61%,總貸款2408.62億元,較年初增幅8.28%,總貸款占總資產比重65.70%,這也是該行堅守主責主業的體現。
我們還注意到一組數據,常熟銀行個人貸款占總貸款之比竟然高達56.03%, 個人經營貸款占總貸款之比達到38.80%。
常熟銀行做小做散最直觀的體現就是,2024年末該行戶均貸款金額竟然只有42.93萬元,其中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10.59億元,占比將近42%,增幅8.36%;貸款戶數20.76萬戶,增幅10.28%。
常熟銀行的小微模式的精髓總結就是“做小做散、做深做實”,這八個字也是貫穿了該行這二十年轉型的全過程,無論管理層如何調整,都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做。
用常熟銀行董事長2024年度致辭中的話就是,“始于微末,成就廣大。農金人將‘做小做散’‘背包精神’刻在基因里、融入血脈中。”
但是目前的零售業務確實也遇到一些瓶頸,居民消費動力不足壓制了增長,用董事長薛文也在其致辭中也坦誠認為,“傳統金融的服務邊界不斷被打破,大零售站在了轉型的十字路口。”
從去年個人貸款和企業貸款來說,常熟銀行都在增長,其中企業貸款余額增長16.11%,個人貸款余額增長2.17%,在目前銀行業個人貸款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常熟銀行還能保持增長實屬不易,這主要得益于他們在零售業務長期積累的高滲透率。
東興證券針對該行年報分析中認為,“在行業風險階段性、周期性抬升,且需求偏弱的環境下,常熟銀行小微業務存在主動控量、平衡風險收益的傾向。”
所以常熟銀行的零售金融也必須要不斷適應新變化,比如如何平衡規模和收益?怎么才能更接近客戶?如何用AI新工具開始新一輪數字轉型,這應該他們正在研究的問題。
資產質量是銀行經營的生命線。常熟銀行在資產質量方面一直保持著優異的表現。年報顯示,2024年末常熟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77%,繼續保持在行業低位。
這一成績得益于常熟銀行嚴格的風險控制體系和有效的不良資產處置措施。
撥備覆蓋率是衡量銀行風險抵補能力的蓄水池,常熟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2024年末,該行撥備覆蓋率達到500.51%,遠高于監管要求,不僅位居所有上市農商行之首,在42家上市銀行中也穩居第二位。這些撥備能夠有效應對潛在的不良資產風險,所以我們至少對未來幾年常熟銀行的資產質量不用過多擔憂。
常熟銀行的風控能力是怎么做到的?其實其根本的原因在上文已經回答,那就是“做小做散、做深做實”,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還需要采用更多的技術手段來實現。
在風控能力方面,常熟銀行通過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常熟銀行構建了智能化的風控體系,實現了對風險的精準識別、及時預警和高效處置。
資本是銀行發展的基石。常熟銀行通過多渠道補充資本,滿足業務發展需求。年報顯示,常熟銀行在2022年以來通過發行可轉債等資本補充工具,有效提升了資本充足率水平。這有助于未來繼續擴大業務規模、提升盈利能力。
2024年末,常熟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遠高于監管要求,并且在2024年都持續提升,這顯示出常熟銀行具有良好的內源資本補充能力支撐未來的發展需求。
常熟銀行的20年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不斷挑戰自我,不斷打破各種“不可能”的歷史。就像“DeepSeek打破算力壟斷AI的邏輯,挑戰硅谷創新神話;‘純血鴻蒙’十年磨一劍,成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統。”
“競爭格局在變、市場環境在變、客戶需求在變。”薛文在致辭中也看到,市場是不斷變化的,誰都不能靠路徑依賴。“曾經的‘金箍棒’‘筋斗云’如果 難以突破現實的困局,就會倒逼我們‘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
常熟銀行通過堅持普惠金融、深耕小微金融、推進零售轉型、強化風險控制等措施,實現了營收凈利雙增、資產質量優異、風控能力增強的良好業績,更是打造出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為整個銀行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常熟農商銀行雖出身平凡,但始終不信命、不服輸,以哪吒般‘我偏要踏出一條自己的路’的無畏,走出傳統銀行、傳統業務的舒適區。始終用差異化、專業化、綜合化的服務獲得客戶、贏得市場。”優秀的企業都是相似的,常熟銀行人的自我革命、自我剖析、自我驅動的精神,才是這家銀行值得堅守的根本原因。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