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廣東省總工會聯合廣東省婦聯、廣東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在廣州市工人文化宮開展“粵韻春暉,致敬環衛玫瑰”慰問全省女環衛工人活動,向廣州市3000名女環衛工人發放慰問禮包。
現場,深圳市達聆社工服務中心還帶來了一場專屬的“心聆鼓樂工作坊”體驗表演,引導環衛女工以“鼓樂”為媒,開啟一場身心放松之旅。
據悉,“粵韻春暉,致敬環衛玫瑰”慰問全省女環衛工人活動將持續到4月。期間,全省各地市工會、婦聯將在當地共同組織慰問女環衛工人活動,向女環衛工人表達感謝與敬意。
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女職委主任袁子雅, 省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曾曉佳,省住建廳二級巡視員宋健,以及廣州市各崗位女環衛工人代表近100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越秀區環衛設施養護所朱偏、徐紅燕,越秀區市容環境衛生保潔所袁其蘭、楊倩、孫治梅與大家分享了個人成長和工作故事。
逢年過節,當人們與家人團聚時,袁其蘭都堅守崗位,為城市的清潔忙碌著。她樸實地希望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用汗水擦亮城市的容顏,成為城市中一道最美風景線。作為一名工會委員,她密切關注員工的生活和工作狀態,認真傾聽每一位員工的心聲和訴求。除了努力做好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的工作,凡事身體力行,還會積極發動和參與工會組織的各項活動,為員工爭取更多的福利。
環境衛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正因為環衛工人兢兢業業的努力,我們生活的城市才會如此靚麗。徐紅燕的父母是老一輩環衛工人,2016年,她沿著父輩的足跡成為東濠涌越秀南班的一線保潔員。初次拿起大掃把的第一周,因為長時間的工作,她的手臂肌肉很酸痛,手掌都磨起了泡,但看到河涌兩岸沿線又恢復了干凈整潔的容貌,這一切都是值得的。2020年,她調整到公廁頂班保潔員。2021年5月,她因為主動幫助了一名90多歲的失禁阿婆清理身體和內衣物, 事跡被主流媒體報道。“原來舉手之勞也能上熱搜,平凡崗位自有大光芒!”徐紅燕說。
“大城市在飛速發展,環衛工作也在逐漸實現智能化。” 90后朱偏來自湖南農村,曾經是一名幼師,在廣州做環衛工5年,慢慢意識到,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時代淘汰。于是,她報考了湖南工業大學,利用碎片化時間復習,最終以高出錄取線20分的成績順利過關,如今她一邊工作,一邊上課,雖然累,但她覺得離夢想越來越近。
市民的不理解有時候給她帶來困擾。比如在非上下班高峰期清理沙井口時,由于沙井口多在較為狹窄的非機動車道上,有的市民會認為環衛工人阻擋了其道路,有時候會惡語相向,甚至投訴。面對這些委屈,楊倩始終保持耐心,“盡管工作充滿了挑戰與艱辛,但領導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予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同事間緊密的齊心協作,恰似堅固的后盾。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和發揚‘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環衛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扎實的工作態度,為城市的整潔和美麗做出更大的貢獻。”
環衛機械化作業水平的不斷提升,也在進一步減輕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為適應行業新變化,孫治梅報名考取駕駛證,以便在工作中能隨時操控機械化清掃車輛。工作之余,她參與時裝模特走秀、“古越今秀大家說”的宣講大賽、“廣州城管”視頻號垃圾分類宣導廣告小視頻拍攝等活動;休息日經常打卡廣州各處美景,用自己的自媒體宣傳美麗花城。
她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勞動者的每一滴汗水都閃耀著神圣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用心對待。作為城市清潔衛生的守護者,女環衛工人需要被看到,被尊重,被守護。
據了解,我省環衛工人的保障服務在不斷完善、社會認可度在不斷提升。近年來,全省依托近1.6萬家“工會愛心驛站”、2.6萬個“婦女之家”建立娘家人暖“新”角供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歇腳;安排專項資金提供包含心理篩查項目的免費體檢套餐;開展“智送清涼 關愛職工”活動,運用粵工惠平臺數字化服務能力,為環衛工人發放“清涼券”;開展困難環衛工人幫扶,解決環衛工人子女就學,以及贈送“工會二次醫保”、線上線下心理健康團體輔導、中醫養生主題講座和療休養。2024年,廣東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開展“關愛一線戶外勞動者”活動,為女性環衛工人發放節日慰問品,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環衛工人的良好氛圍。
來源:廣東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廣東省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