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25年3月期間,我院趙任教授團隊與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趙群教授團隊攜手,共同完成了國內首個胃腸道腫瘤領域的跨省雙向遠程機器人手術研究。本次手術利用國產高端手術機器人系統,跨越千里,在短時間內連續成功實施了15例遠程胃腸腫瘤根治性切除手術,患者均順利康復出院,為遠程國產機器人手術的推廣開辟了新的應用場景,也彰顯了我院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實力與引領作用。
瑞金醫院嘉定院區手術室(趙任教授主刀端)
此次手術跨越了上海與河北之間超過一千公里的距離。趙任教授作為主刀,在上海的手術室內通過網絡高效傳輸的高清術野和數據,遠程操控控制臺,為10位河北結直腸腫瘤患者成功完成了根治性手術。這些手術涵蓋了結直腸癌的多個部位,包括直腸癌、乙狀結腸癌、左半結腸癌、橫結腸癌和右半結腸癌。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的田園醫生和郭洪海醫生作為助手,遠程協助完成手術配合,精準、安全、高效,充分展示了國產手術機器人在高難度手術操作中的可靠性能。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手術室(患者端)
合作期間,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趙群教授作為主刀,在河北的手術室內遠程控制機械臂,為5位上海的患者成功完成了胃癌根治性手術。術式涵蓋全胃切除和遠端胃切除,所有手術均在腔鏡下完成體腔內吻合,充分展現了國產機器人在縫合方面的優勢,實現了創傷的最小化。瑞金醫院的施毅卿醫生也作為手術助手,配合完成手術操作。
瑞金醫院嘉定院區手術室(患者端)
此次研究還評估了三種不同網絡模式下遠程手術的穩定性和可行性。結果顯示,專線網絡的平均延時為39毫秒,SD-WAN網絡的平均延時為52毫秒,5G網絡的平均延時為66毫秒。在所有網絡模式下,手術均能順利且安全地進行,為遠程機器人手術未來的網絡模式選擇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趙任教授表示:“此次遠程聯合手術研究,不僅展示了國產機器人手術系統的高精度和穩定性,也為未來遠程醫療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寶貴經驗。通過遠程手術,優質醫療資源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惠及更多患者,特別是在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趙群教授感慨:“這是兩家醫院團隊緊密協作的成果,更是國產醫療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合作,推動遠程醫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
本項雙向遠程國產機器人胃腸腫瘤手術研究,彰顯了我國在醫療科技領域的創新能力,也為全球遠程醫療技術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展望未來,隨著先進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遠程手術有望在更多復雜手術中得到應用,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醫療服務。
供稿丨普外科
編輯丨溫兆琦
往期精選內容:
國家最高榮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王振義院士獲“共和國勛章”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陳竺:我眼中的王振義先生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王鴻利:我與王振義老師的師生情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沈志祥:我很佩服王振義老師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鄭捷:我記憶中的王振義院士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陳生弟:我印象中的王振義
致敬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鄭民華:我有點“怕”王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