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的疾病,常伴隨神經痛和皮膚皰疹。火針療法作為中醫傳統外治法之一,在帶狀皰疹的治療中,特別是預防后遺神經痛有很重要的應用價值,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緩解疼痛
- 作用機制:火針通過高溫刺激局部穴位或皰疹周圍,可瞬間破壞病毒復制環境,同時激發人體痛閾調節機制,促進內源性鎮痛物質(如內啡肽)釋放,緩解神經炎癥反應。
- 臨床效果:對急性期皰疹的灼痛或后遺神經痛(PHN)可能有即時鎮痛效果,尤其適用于對藥物不耐受的患者效果特佳。
2.促進皰疹結痂與愈合
- 局部作用:火針的高溫可加速皰疹干燥、結痂,減少滲出,降低繼發感染風險。中醫認為火針能“引邪外出”,疏通局部氣血瘀滯。
- 研究支持:部分臨床觀察顯示,火針聯合抗病毒藥物可縮短皰疹愈合時間,但需嚴格無菌操作以避免感染。
3.調節免疫與抗病毒
- 中醫理論:火針通過刺激經絡(如夾脊穴、阿是穴)調動正氣,改善氣血運行,增強局部免疫應答。
- 現代解釋:高溫可能直接破壞病毒顆粒,同時刺激皮膚免疫細胞(如朗格漢斯細胞)活性,輔助抑制病毒擴散。
4.減少后遺神經痛(PHN)風險
- 關鍵點:早期干預(發病1周內)可能通過減輕神經炎癥和纖維化,降低PHN發生率。火針結合刺絡拔罐是中醫常用方案。我在臨床中發現即使患有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多年的患者,火針使用得當,疼痛也可以立竿見影。
- 注意:需個體化評估,火針操作需要溫柔,根據病灶不同階段施針,避免過度刺激導致皮膚損傷,疼痛更加劇烈。
5.綜合治療的優勢
- 火針常與中藥(辨證使用處方:比如龍膽瀉肝湯、除濕胃苓湯、小柴胡湯、血府逐瘀湯等加減)、西藥(抗病毒藥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更昔洛韋)聯用,形成中西醫結合方案,提高療效。
- 對頑固性PHN,火針可作為針灸療法的補充整合手段。
注意事項與局限性
- 禁忌癥:出血體質、皮膚感染、糖尿病患者慎用;頭面部皰疹需謹慎操作。
- 風險:操作不當可能留疤或加重感染,需由專業中醫師執行。
- 證據等級:目前火針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研究樣本量主要在基層,大醫院用少,所以論文不多,需更多高質量RCT研究支持(參考《中國針灸》等期刊文獻)。
總結
火針不僅在帶狀皰疹急性期止痛、促進愈合及預防PHN中有價值,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有著更顯著的效果。但需要應嚴格掌握適應癥,并作為綜合治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避免盲目使用。
許柳田醫師簡介:主任醫師安徽省基層名中醫,黃山名醫,安徽省首批健康素養巡講專家。追源新安醫學理論和家傳中醫皮膚特色為基礎,以“清肺養陰、固本培元、內外結合”為治則,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法綜合診治牛皮癬(銀屑病)、白癜風、難治性痤瘡、脫發、不孕不育等各種疑難雜癥;開展了家傳中藥針對帶狀皰疹神經痛的內外方金剛虎蛇通絡丹,中藥定向透藥、火針治療、刺絡拔罐等中醫特色治療。開發出"針一罐—藥"三聯序貫療法,不但即時止痛效果顯著,更能預防減少后遺神經痛發生。他是中國中醫美容附屬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徽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火針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中國性學會中醫性學分會全國委員。每周六在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中心專家門診坐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