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明搶了!”
誰也沒想到,這些便捷的購票軟件,居然成為了坑人的陷阱。
就在3月29日,一名男子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他憤怒的控訴,自己花了15113買的機票,明明距離出發時間還有四個月,提前改簽不行,必須得退票改簽。
于是男子選擇了退票改簽,可萬萬沒想到,退票退款僅僅退回了850元,剩下一萬四千多打了水漂,這位男子又不是臨時退票,這樣扣錢真是有夠“黑心”的。
再有錢也禁不住這樣扣錢,男子這才憤怒的在網上要個說法,而現在平臺方終于回應了,原來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一萬四千打水漂?
2025年2月27日,他通過某購票軟件平臺訂購了8月3日從北京飛往東京、8月11日返程的4張往返機票,總價15113元。
這次旅行計劃得挺溫馨——他的孩子在日本留學,趁著暑假,全家人打算一起去探望孩子,順便旅游一番。
畢竟一家人還沒去過日本,男子早早訂票,心想提前半年準備,時間寬裕得很,就算有變化也能從容應對。
然而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到了3月底,家里人發現8月的行程沒法湊齊時間只能改簽,男子想著離出發還有4個多月,改簽應該問題不大。
于是他打開手機上的購票App,準備操作一番,誰知這一操作卻成了噩夢的開始。
他回憶說,當時頁面上顯示“先退票后改簽”,他也沒多想,順手點了“退票”,結果改簽沒成功,15113元的票款卻瞬間變成了850元退款,14263元直接沒了!
看到這個結果,男子整個人都懵了,1萬4啊,對誰來說都不是小數目,他立刻意識到事情不對,趕緊聯系平臺客服討說法。
可平臺的回應卻讓他更加火大:客服表示,這是他自己的“誤操作”,需要自行承擔后果,扣費合乎規則,拒絕退還更多款項。
更離譜的是,平臺還把責任推給了航空公司,說退票的事得問航司,可男子聯系航空公司后,對方卻說壓根沒收到他的訂票和退票信息,等于兩邊都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凈。
堅持維權,退款艱難
1萬4的損失擱誰身上都咽不下這口氣,于是從2月27日那天起,他每天打10個客服電話,鐵了心要解決這件事。
經過一番拉鋸戰,平臺終于松了口,退了4000元,加上之前的850元,總共退了5221元,可即便如此,剩下的近1萬元還是沒影兒。
男子氣不過,把這段經歷拍成視頻發到了網上,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注,也想給平臺施加點壓力。
視頻一發,網友們炸開了鍋,不少人表示,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坑”。
有人說:“我前幾天買了回老家的機票,后來有事退了,結果也被扣了一大半,只退了點零頭。”
還有人吐槽:“有次在機場都準備安檢了,航班突然取消,退票還倒扣了幾百塊手續費,道理講不通啊!”
更有網友直言:“提前半年退票還扣1萬4,這跟明搶有什么區別?”“機票難道就值1000塊?”
輿論發酵后,有記者聯系了購票平臺的客服,想了解清楚這件事。客服的回答卻很官方:“按照規則,退票是要扣手續費的。”
“我們已經把情況反映到總部,正在等待回復。”
他們還補充說,已經和境外航空公司溝通過。對方認為這是用戶的自主操作失誤,機票本身不可退,只能退稅費,能退的都退了。
可男子卻不買賬,扣500塊、1000塊他都能接受,1萬多誰受得了?頁面上寫著‘先退票后改簽’,這不明擺著誤導人嗎?
規則還是“陷阱”?
這事的核心爭議,其實就落在平臺的退改簽規則上,按常理買過機票的人都知道,購票后24小時內退票通常不收手續費。
起飛前30天退票,一般也能退80%左右,可男子這次,提前4個多月退票,卻被扣了94%,這合理嗎?
平臺堅稱是按規則辦事,可這規則到底是怎么定的?消費者又知不知道?
從男子的描述來看,平臺的操作界面似乎也存在問題,“先退票后改簽”這幾個字,聽著像是改簽的正常流程,但實際上點下去就直接退票了,連個二次確認都沒有。
這種設計很容易讓人誤操作,更何況男子本來是想改簽,不是徹底放棄機票,平臺卻直接按“全損”處理,扣費高得離譜。
網友們也紛紛質疑:如果這都不算誤導,那什么才算?另一邊,航空公司和平臺的“踢皮球”行為更讓人寒心。
平臺說是航司的問題,航司卻說沒收到信息,錢到底去哪了?
男子懷疑,這1萬多塊最終還是落進了平臺的口袋,可惜他手頭沒有直接證據,只能靠不停投訴來爭取權益。
平臺的回應
截至目前這件事還沒個最終結果,平臺表示總部還在調查,會給出后續答復,但從現在的態度看,他們并不打算全額退款。
男子則堅持認為,平臺的規則不公平,界面設計有問題,自己不該為這“誤操作”付出這么大的代價。
雙方僵持不下,輿論的壓力成了男子最后的籌碼,這件事傳開后,不少人對這類購票平臺的信任度打了折扣。
如果動不動就扣上萬塊,誰還敢放心買票?有網友感慨:“本來是為了方便,結果變成了坑錢,這生意做得也太沒良心了。”
還有人擔心,如果平臺不及時改進這種“巨額扣費”的操作,遲早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這起事件給所有想買機票的人敲了個警鐘,以后再用這類App,得多個心眼,首先買票前一定要看清退改簽政策,別嫌麻煩。
畢竟規則寫得再小也是關鍵,其次操作時要慢一點,尤其是改簽、退票這種大事,最好先問問客服,別急著點按鈕。
如果真遇到問題,別怕麻煩,打電話、投訴,能爭取一點是一點,對平臺來說,這也是個教訓,界面設計得再花哨,也不能拿用戶的錢開玩笑。
規則透明一點,提示清楚一點,用戶體驗好了,生意自然長久,像現在這樣,賺了快錢卻丟了口碑,得不償失。
像這位男子的遭遇并不是個例,就在24年1月有一個上海的龔先生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
他在東航App上花費6338元購買了一張飛往悉尼的機票,卻因日期錯誤在付款幾分鐘后退訂,結果僅退回269元,扣費高達5340元。
東航客服解釋稱,機票標明“不可退票”,只能退部分稅費,余款無法申訴,龔先生質疑規則不合理且缺乏明確提示,最終東航承諾補償差價與改簽費。
無獨有偶,網友也分享類似經歷:有人4244元的機票退款僅934元,感嘆航空公司“什么也沒做就賺了3310元”。
針對高額退費爭議,南航、東航等航司近期推出新規,降低退改費率并擴大免費退改范圍。
如票價下降可免費退票,但需滿足24小時內、同渠道等條件,特價票則可能例外。
參考資料:男子退機票被扣費1萬4 平臺回應 視經新聞
選錯日期,6000多元買的機票幾分鐘后退訂,“扣手續費”5340元!東航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